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文/浮世绘t


图/网络


0—3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我发现许多人成年后患上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是:


其3岁以前被照料的方式以及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存在问题。


——胡慎之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小时候,我常常听家里的老人念叨:三岁看大,三岁定八十。当时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老人会这样说?这个疑问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有一天我看完了一本书,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初为父母,难免有许多困惑,正如有人所说: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请多多包涵。


自从母亲怀上孩子的那一刻起,到孩子呱呱坠地,这期间,新手父母经历了太多的惊喜和料想不到,直至孩子安全降生,又开始新一轮的抚养与教育的义务。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养育一个孩子,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和简单:


“小孩子吗,让他吃饱睡好,不哭不闹就好了。”



“哪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真是太麻烦了!”



“以前,我们养育四五个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这么多讲究,还不都一个个长大成人了?!”


以上这些观点并不是个例,特别是上一辈的人都会对下一辈的人这样念叨。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的育儿观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一辈的育儿观念已经落伍,现在都讲求“以人为本,科学育儿。”


实际上,婴幼儿在其0—3岁时,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这个阶段恰恰是被很多家长忽略的,认为它无足轻重。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知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与爱人通过养育儿子小豆子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娓娓道来,讲述了孩子从婴幼儿开始,与家长之间有种不同于寻常亲子关系的心理,叫作“安全性依恋”,而且这种心理将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交、工作、择偶等。


在其著作《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0—3岁):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这本书中,他说:“在传统的理念中,养孩子似乎更多是母亲的责任。这样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也正因为如此,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了。”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事实确实如此,3岁前,孩子与妈妈的接触更紧密些,妈妈带给孩子的影响最大。


妈妈拥有良好的情绪和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当我们在给孩子提供爱的同时,先要使我们的妈妈内心丰盈,被爱包裹着,让她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才会把爱无私地分享给孩子。


所以,父母在养育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激发出父母在其幼年时期的体验,也许有爱有创伤,实际上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的一次再成长,再次获取美好的爱的能力,不是吗?!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丢弃掉幼年时不好的创伤和不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地成熟,成为好爸爸和好妈妈。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养育0—3岁的宝宝呢?


资深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老师在《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中,他从母亲、孩子和心理分析三个角度探讨幼儿的心理发展,从妻子、儿子小豆子和心理师的角度,分析了小豆子的心理发育和发展,深刻地阐述了婴儿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他与爱人把养育儿子小豆子(0-3岁)的点点滴滴都详细记录下来,加上自己作为心理师的精准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方位的育儿图谱,值得新手妈妈、宝妈和养育者们学习借鉴。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这本书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也是一读再读,收获颇多,下面我把自己对于这本书中印象深刻的几点与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勉:


01 婴儿期建立的安全感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宝宝来到人世间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分离的感受。


出生是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这时的宝宝需要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是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婴儿需要的妈妈,这对于1岁前的宝宝很重要。


而宝宝的“哭”就是信号,饿了、冷了、拉臭臭了而产生的生理需要都要被及时满足。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一般来说,足够好的妈妈要扮演三个角色:


一是主要养育者


主要养育者需要保护孩子,因为孩子太小,需要主要养育者保护的时候有很多。


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养育者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最直接、最深。


二是陪伴者


在陪伴过程中,陪伴者要分清楚谁是主角。有入侵行为的妈妈就不是好的陪伴者。


三是倾听者


当孩子想表达一下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或情绪,以及当时的感受时,如果妈妈不能很好地倾听,就感受不到孩子话语背后的情绪,孩子释放不出情绪,就会慢慢变成躯体上的症状。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新手妈妈如何快速从分离情绪中抽离出来,变成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呢?


传统的坐月子就是一个好办法:


坐月子给母亲与婴儿提供足够多的相处时间,给女性一个充分感受被尊重和爱的机会;


在坐月子的过程中,女性可以继续受到怀孕时的特殊照顾,她们的焦虑和恐惧得到充分缓解;


妈妈在情绪和身体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照料婴儿。


这很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只有妈妈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才能有精力和能力做“足够好的妈妈”。


“足够好的妈妈”从一开始就要为宝宝建立“核心价值感”


核心价值感高的人,总是自信、快乐,从不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价值;反之,核心价值观低的人,总害怕被人否定、抛弃,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会深感焦虑。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感与他生命之初的体验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细心呵护、充满爱的注视、被发自内心地欣赏包围,他一般就不会怀疑自己的价值。相反,如果她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的就是忽视、冷漠、嫌弃,甚至责骂,他就觉得自己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


作为父母,要从宝宝出生起,就开始为宝宝建立安全感。因为宝宝在其潜意识里是可以感受到一切的,父母的平和情绪、和谐关系等都将起到关键作用。


一家人欢天喜地迎接宝宝的到来,宝宝是会感受到的。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我们要为宝宝创造具有安全感的条件。


如果妈妈的安全感高,那么宝宝的安全感也会高。


胎宝宝的安全体验来自孕妈妈的心理满足和生理满足,要做好这两点,其大部分来自家庭成员的照顾、对爱的体验以及对自我情绪的调节,妈妈的心理调适对胎宝宝很重要。


孕期,爸爸的陪伴对妈妈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丈夫的陪伴,妈妈可能会产生很多情绪反应,就会有不被满足的感受,这种不满足会转化为愤怒或者抑郁的情绪。


妈妈产后抑郁直接伤害宝宝的安全感,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调适,慢慢走出产后抑郁的阴影。


家人也要尽可能周到地照顾新手妈妈,让她们少做家务活,帮她们一起照顾孩子,多用笑脸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新妈妈感觉到温暖和爱。


其实,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一家人,才会给宝宝安全的爱。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02 0-3岁婴幼儿要经历6个阶段的心理成长期,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阶段:0-1个月:心理自闭期,宝宝婴儿期建立的安全感,关系到一生的幸福;


第二阶段:2-5个月:心理共生期,陪伴宝宝形成充满信


第三阶段:6-10个月:心理分化期开始,让宝宝有自我满足的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


第四阶段:11个月-1岁4个月:心理分化进行中,培养宝宝自我满足和沟通的能力;


第五阶段:1岁5个月-2岁半:心理分化矛盾期,让宝宝在支持的环境中建立自我;


第六阶段:2岁半-3岁:心理走向独立,培养人格独立、稳定的孩子。


在六个成长阶段,胡慎之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其儿子小豆子的成长案例和心理指导方案。比如:第一次对妈妈笑、用嘴巴探索世界、不要随意评价宝宝的外貌、不要随意给宝宝贴标签、如何断奶、宝宝哭了怎么办、让宝宝在照料中体会爱等等,很多都是在养育宝宝过程中的常见情况和类似的场景。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我们通过这一个个场景,就会比较容易地了解到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成长情况和发育特点,清晰地知晓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作为父母该如何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同时更加明白了:只有让孩子真切地体会到爱才是有意义的。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在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进步的一个过程。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03 和孩子共同成长:做父母让我们再一次获得成长的机会


在养育与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妈妈都是充满焦虑的: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的压力,会产生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困惑,甚至自己幼年时的创伤体验也可能被激发出来,等等,不一而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妈妈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孩子:


比如:有的妈妈希望孩子听话,有的妈妈希望孩子待在自己的身边,还有的妈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等等。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妈妈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感,可以帮助她们抵消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很显然,这些妈妈都是很自私的,不是好妈妈。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那么,怎样成为一个好妈妈呢?


我们要知道,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他们需要的东西都是不同的,妈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否则,只能拖了孩子前进的脚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爱,而爱的前提是真诚。


真诚的爱会通过我们的内心、身体、态度传达出去,自然地流露。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爱是一种能力,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情绪稳定,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探索,懂得分享自己的感受,有成为自己的意愿,在人际关系中与人进行良好地互动,与他人合作共赢。


孙俪的育儿经,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每次翻看孙俪的微博,几乎都是和孩子、生活相关的内容。虽然她在工作上很拼,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孙俪都会尽力陪在孩子身边,就算去别的城市做宣传也要当天飞回来。她身体力行,常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经历,也让她悟出了自己的带娃经验。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比如有一条是:带着孩子多认知周遭世界。


大儿子等等10个月时,邓超在美国拍戏,孙俪要带孩子去探班。家里的长辈怕孩子会生病,都反对这种奔波。


但孙俪坚持认为,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性格的养成。


女儿小花,更是被她养成了“霸王花”。她不想把女儿扮成一个粉嫩嫩的小公主,更愿意锤炼她的勇气和毅力。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孙俪的微博画风,几乎是既日常而又琐碎的:带孩子去海边挖沙,陪孩子画画、写毛笔字或是在家里做做甜品、插插花。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她得到了当妈后一个女人最大的奢侈:保有充足的时间和清净的空间陪伴孩子,感知生活的各种美好。


她的一双儿女在她精心呵护与陪伴下,在各方面表现很优秀,是两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孩子,孙俪当之无愧是一位非常出彩的妈妈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爱是一种能力,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情绪稳定,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探索,懂得分享自己的感受,有成为自己的意愿,在人际关系中与人进行良好地互动,与他人合作共赢。


如果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棒,那就说明他的妈妈和他的关系是良好的、健康的,他的妈妈是好妈妈。


孩子就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妈妈,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04 结束语:建立安全感的核心是发展依恋关系


0-3岁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三年,正如老话所说:三岁看大。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用病态的照料方式照顾孩子,殊不知,健康关系中的孩子才能有健康的人格。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如果说健康人格是一座坚固的大厦,那么它的根基就是安全感。而建立安全感的核心是发展依恋关系。


孩子得到亲人的悉心照料,身心都获得满足时,就会体验到舒适、安全,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逐渐形成稳定、独立的人格。


在这一过程中,贴心的母爱非常重要。


在胡慎之老师所著的《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0-3岁)》这本书中,妈妈以活泼、感性的笔触记录儿子的成长,爸爸以专业、理性的视角对儿子的心理进行分析。

孩子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


通过阅读本书,家长不仅能够了解0-3岁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同时也和年轻父母们一起面对育儿路上的问题,建立健康、成熟、科学的亲子关系,带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END-


作者介绍:@浮世绘t,情感领域创作者,热爱生活,专注读书,每天分享情感故事,读书感悟等,愿为您分忧解难,让您感受人世间的温暖与美好……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严禁抄袭,违者必究!欢迎点赞、评论、留言、转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妈妈   孩子   豆子   安全感   人格   一面镜子   情绪   儿子   父母   母亲   阶段   能力   价值   关系   宝宝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