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不是孩子的错,实验告诉你,遗传也是孩子懒惰的原因之一

#育儿指南针#

人的一生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而这其中自然也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除了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影响之外,孩子的习惯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懒惰"。

朋友冲我抱怨,自己家的小朋友太懒了。放学到家就是往沙发上一躺,让他写作业救赎自己太累了,想要好好歇一歇,但是自己允许他等会写作业之后,立马满血复活,玩得不亦乐乎。不仅写作业困难,早上喊起床才是真的费劲。

刚开始,自己也想着让他多睡一会儿,早餐做好之后才叫他起床,谁知道儿子根本起不来,磨磨蹭蹭的,最后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还差点迟到。知道了儿子的臭毛病之后,朋友每天提前10分钟叫他,但是每次还只是踩着上课铃进校门。因为这件事情,朋友已经被老师"约谈"好几次了。

朋友说其实自己也不是嫌弃小朋友麻烦,只是害怕孩子懒惰成习惯,长大之后就不仅是身体懒惰了,如果孩子因为自己没能给他培养好良好的习惯而变得思想懒惰,做事情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可怎么办?

我想,朋友的顾虑也是不少人的担心,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勤快,懂事,偏偏孩子就不想爸妈"得逞",懒得不得了,家长一味地责怪小朋友,却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弗兰克教授用一则实验证明:懒惰和遗传有着很大的关系。

"懒鼠实验"

费兰克教授将一定数量的小白鼠放在笼子中,每日观察他们主动奔跑的情况,一段时间之后,将主动奔跑的小老鼠进行繁衍后代,不愿奔跑的则放在一起。小老鼠出生之后继续观察,实验一直观察到10代之后,最后发现,不愿运动的小白鼠生出的后代一样不爱运动,这就是他们的懒惰特征。

又因为人和老鼠都是哺乳动物,人体中同样含有多巴胺分泌器,由此可得,孩子的懒惰一定和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为了防止孩子变得懒惰,家长要注意这几点:


大包大揽

现在的父母习惯了帮助孩子解决任何事情,即使孩子表现出想要自己尝试,也会被家长以"你还小"、"你不会"、"等你长大的"等各种理由拒绝。长时间下来,孩子就会习惯这种方式,对家中的任何事情都不上心,认为这些和自己都没有关系,也就是懒惰。

所以,家长从小就要养成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不要总是觉得他们小、做不好。就拿吃饭来举例子,有的孩子已经3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家长的想法是:给他自己吃肯定会吃的到处都是,自己还得专门打扫,还不如自己安安静静的喂完就算了。要知道,刚开始吃饭的孩子会撒饭是再正常不过的,家长是愿意让他"脏"几天,之后轻松,还是一直追在他屁股后面。

缺乏耐心

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但是家长却会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一味地斥责或是打骂却不告诉他们具体应该怎么做。以至于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只会否定自己,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从而不愿表现自己,甚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所以,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孩子表现好的地方,适时地提出表扬,表扬是鼓励孩子进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时,也不要急着责骂、训斥他们。温和的指出他们的错误,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解决的方法。

除了以上两个方法之外,最重要的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有规律有计划的生活,这样孩子们自己才能够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想要孩子改掉懒惰并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只要敢于放手并相信他们,孩子就一定会回馈惊喜给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懒惰   大包大揽   孩子   后代   小朋友   老鼠   耐心   主动   家长   事情   父母   习惯   关系   方法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