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作者:艾陌

前两天,陪快满三岁的儿子尿尿,一个动作惹了“圣怒”。

当时他从外面玩回来,有些憋不住。我刚帮他把裤子脱下来,他就尿了出来,直接尿在了卫生间的地砖上。

“哈哈,妈妈看,我都尿在了地上!”说时迟,那时快,我随手给他拨了一下小鸡,后半段的尿顺利的进了马桶。

然后完了,他的世界塌了。“我不要尿在马桶里,我就要尿在地上,你把马桶里的尿给我拿回来……”就这样,他的哭声穿过整幢楼,大冬天的裤子也不让我给他提上去。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直到我拿了一个杯子,假装从马桶里舀了一杯“尿”倒在了卫生间的地上。这才算把他“应该”尿在地上的尿给拿了回来,平息了一场鬼哭狼嚎的灾难。

都说,三岁左右是狗见了都摇头的年纪。一点都不假,这不我们正在经历着……

周末带他出去玩,吃饭时要他的餐具。没带?那不行,你得回去给我拿,现在就去拿。

进电梯时谁手一快按了楼层,那不行,得出去再进来,重新来一次。


走不动了要抱,那爸爸抱?肯定不行,就要妈妈抱,对了,东西也得妈妈拿。


正在房间里玩玩具,奶奶过去看了一眼。你出去,出去,你把眼睛闭上!


……

这种磨人的场景最近几乎天天发生,搞得我们一家人说话做事都得小心翼翼的。不然,他必将一顿歇斯底里,很难收场。

若问我恼火不恼火,那肯定有时候是恼火的。可是没办法啊,谁让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了呢?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孩子的秩序感是意大利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提出的。她通过对几千名儿童观察研究发现,2-4岁是儿童的秩序敏感期,这个时期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孩子眼里的 "秩序"不仅是指物品放在适当的地方,还包括遵守生活规律,理解事物间的时间、空间关系,以及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通俗一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就是他们觉得事情都应该按照他们的认为的一种规则进行。至于这个规则对不对,孩子自然不会去判断。

中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一共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螺旋上升: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这就是为什么家里门铃一响,就只能他去开,因为别人一开就破坏了他认为的一种秩序。维护秩序未果,对孩子来说是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于是他们用哭闹、打滚等方式反抗,直到大人重来一次。

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为了维护自己认为的秩序常会“油盐不进”,甚至会让父母觉得有些不可理喻。所以专家们认为这个时期和执拗敏感期是穿插在一起的。

别怪自己娃太固执,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秩序敏感期有多重要

秩序敏感的孩子开始尝试对周围的事情进行把控,这是他们人生中首次体验“主人翁”的地位,体验感好,就能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体验感不好,他就会对很多尝试失去信心。

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曾描述这样一个案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孩子众目睽睽之下“藏”到桌子底下,其他人过来找。在发现桌子底下的同伴时他们很是兴奋愉悦。

于是继续有人藏在桌子底下,继续有人找,一遍遍的重复这个大人看起来有点枯燥的游戏。

这就是秩序感带给孩子的安全和愉悦:哪怕我现在并没有看到,我也能知道真相。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 包括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最终源泉,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

保护好孩子的秩序感,对于孩子自律能力、人格健全、专注力发展、安全感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它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敏感期也不用那么敏感

因为有了敏感期这个词,孩子的很多行为就都可以被解释,这使得很多父母不再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处女座”或者“强迫症”。

但是面对这么重要的秩序敏感期,也有一些妈妈变得焦虑了。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比如我的同事,前段时间参加了女儿的幼儿园家长会后就忧心忡忡。因为她发现自己犯了个巨大的错误:错过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于是她开始对号入座:女儿东西喜欢乱放——秩序感没建立,睡到半夜会哭醒——安全感缺失,听故事时喜欢扭来扭去——专注力差……

她的反应代表了很多焦虑的妈妈,一旦发现自己没做好,立马就能从孩子身上找到后果。面对这么重要的秩序敏感期,当然更加焦虑。

其实,敏感期,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敏感”。秩序敏感期是重要,但也不用谈“秩序”色变,它也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不管是家有正处在敏感期的孩子,还是小儿已经初长成,父母都不应该对敏感期过于敏感。只有家长从容应对,孩子才能正常度过。

敏感期,没必要太敏感。

如何轻松应对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不用太过敏感也并不是撒手不管。即使父母们真的想不管,恐怕也很难做到,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难搞啊。

父母们能做的不是在这个时期如履薄冰,而是平和从容的对待,只要家长能做到遇到事情不发火不上头,孩子们就能轻松度过这个敏感期。

面对敏感期,父母完全不必把自己搞得太紧张,放松一点,这主要是为了自己少生点气,其次才是为了孩子的敏感期。

比如孩子发作时,满地打滚。而你有没办法哄下来时,不妨心里默念一百个数,情绪放松一来再处理孩子的问题。父母放下紧张的情绪,才能积极的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秩序,否则,将是两败俱伤。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秩序敏感期,“惯”他一下又何妨?有原则的“惯”都是因为爱。

就如一位网友讲自己的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非要开着灯戴墨镜。想想多么难以理解,可是那又如何,戴呗,开呗。孩子不会因为你这样的惯而养成什么恶习。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孩子在敏感期时并不是不讲道理,他需要的是被尊重和重视

如果有人顺手拿了他的玩具,他会哭闹、会吼叫并要求对方原样放回去。但如果这个人事先多问一句:我可以看一下吗?孩子就会变得柔和许多,就会避免很多棘手的问题。

多问孩子一句话,既是对孩子秩序感的维护,也是尊重了他的物权和自主权。

孩子秩序敏感期里表现出的歇斯底里真的是防不胜防,有时候家长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有引爆炸弹的力量。怎么办呢?再来一次!按照孩子的意愿重复刚才的动作,这是应对孩子秩序敏感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儿子让我把马桶的尿给弄回来……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记得有次我的快递到了,奶奶顺手开了门,惹的孩子崩溃大哭,甚至对奶奶特别不满。最后我只得就近点了一份外卖送到家里,才平息了战乱。

所以,面对孩子的秩序敏感,不用觉得那么头疼,孩子想咋样就咋样呗。

当孩子的敏感期到来时,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多做一点,多观察一点,多细心一点。只要能理解和包容孩子,就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构建内心的秩序感,快乐地度过敏感期。

孩子不管是表现的固执也好,不可理喻也罢,读懂他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可能都是孩子一生的宝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秩序   敏感   不可理喻   恼火   马桶   焦虑   安全感   奶奶   桌子   儿子   时期   家长   事情   父母   妈妈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