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追溯历史,感念佛恩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粥》清•道光帝


腊月初八,汉地传统的腊八节。按照习俗,人们大多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出炉了。当我们在享用腊八粥的同时,是否知道这碗粥还有着深远的意义?


追溯历史,感念佛恩


南宋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其实,腊八粥也叫“佛粥”,这个名称的由来还要从佛教的历史说起。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不忍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想要寻求究竟地离苦得乐之道,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经过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释迦牟尼虽然得到了甚深禅定等世间成就,但他意识到一味苦行并不是修行究竟解脱之道的最佳方式,即放弃苦行,接受一位牧女用牛奶煮的稀粥的供养,慢慢恢复了体力。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随后,他在一颗菩提树下,铺上茅草,结跏趺坐,经过七天甚深禅定的修持,于初八的凌晨,夜睹明星,悟道成佛。出定后,佛陀感叹:“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

后来,佛陀悲悯众生,随其根器,方便说法,大智者为说大法,小智者为说小法,广开八万四千法门,使普天下众生皆能享用佛法的甘露,渐渐趣向解脱之路。正是因为在这一天,释迦牟尼证悟成佛,世间才有了佛法,一切迷惑的众生,才知道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造,达到人格圆满、究竟离苦得乐,成就佛果的目标。

佛教传至中国后,汉地于阴历十二月初八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以米与果物等煮粥供佛,感念佛的恩德,称“腊八粥”,后演变成民间习俗。


腊八施粥蕴含的“布施”哲理

腊八节,除了以粥供佛或自己享用以外,还有赐粥和施粥的传统。

自元代起,腊月初八食粥的习俗开始进入宫廷,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把腊八粥作为赏赐大臣的节令佳食,因而在民间更加盛行。到了清代,朝廷腊八赐粥风俗更盛,规模也越加庞大。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每逢腊八日,煮腊八粥并请僧众诵经,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僧众的。从开篇道光皇帝的诗词中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盛况。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杭州的灵隐寺在腊八节施粥的历史也有上千年。2017年灵隐腊八粥习俗被列为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此时,来灵隐寺喝粥的香客,络绎不绝。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在这寒冷的冬天,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对需要的人是一种享受,对施者也是一种功德。

《二规教言论》云:“布施虽小果极大,受用虽多获利少,往昔布施今富足,今若未施来世穷。”布施的财物即便微小,但其所获果报却很大。自身受用虽然很多,但获利却极其乏少,因为往昔曾经布施过,故而今生才可享受富足之果报;如今若不布施,来世肯定会一贫如洗。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小小腊八粥竟蕴含如此美德和哲理。古人如此,今人如何?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你布施了吗?


腊八粥蕴含的佛家素食观


过去,据说杭州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或“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现在,腊八粥的食材也越发丰富,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质,在白米中掺入多种食材,全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争奇竞巧,正因为食材丰富,营养价值是一般主食无法媲美的。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从一碗小小的腊八粥,也可以看出养生并不一定需要食肉。有些人认为吃素会营养不良,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作为肉类的替代品,素食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营养学权威——哈佛大学佛德烈史博士曾说:“硬壳果、谷类、豆类、蔬菜等,营养丰富并不少于肉类,有此素食何复他求!”孙中山也说过:“唯豆腐一物,当与肉类同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十种垃圾食品中,肉类其实占主导地位。在古代,人们对素食的成分没有能力研究,所以觉得肉食、骨头汤对身体很好。但现在科学发达以后,大家才发现了肉类的恐怖,比如在显微镜下可看到鱼肉里有许多长长的、细细的小虫,你要是吃鱼的话,这些虫就顺便在你肚子里安家落户,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和传染病。而且,动物身上基本都带有寄生虫、病原体,倘若吃了动物肉,它的疾病也会间接传染给你。

其实素食观不仅是一种佛教观点,也是和谐社会的体现,不论对环境的净化抑或人体的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如果你的习气比较重,实在是不能长年吃素,那也应尽量在佛教节日、特殊日子里发愿吃素,慢慢戒掉自己的恶习。实际上,哪怕你一个月能吃素几天,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利益。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结 语

小小的一碗腊八粥,原来还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希望每一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吃上一碗腊八粥。若您还能从中品味出佛法的甚深智慧和慈悲,并亲自践行,定能在这样一个殊胜的日子里,于自他有所饶益。

腊八粥 做法

1、50g糯米、50g黑米、30g红豆、20g花生、20g莲子、30g薏仁、20g桂圆干、20g核桃和1朵银耳洗净备用。

*莲子、红豆、薏仁、花生可提前浸泡3小时,口感会更软烂。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2、除银耳以外的食材放入电饭锅,倒入1500ml开水,按下电饭锅的煮粥键(如果没有煮粥功能可选择煮饭,完成后再次选择煮饭,一共煮两次,共煮60分钟左右)。

3、煮粥模式30分钟后(或两次煮饭的中途),开盖放入撕碎的银耳、去核的5个大枣、1小把枸杞和30g冰糖,继续煮至完成。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除了美味,竟还有如此深远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灵隐寺   释迦牟尼   僧众   佛教   果报   沙门   苦行   银耳   腊月   佛法   素食   肉类   习俗   深远   众生   美味   意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