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经济学不是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佛学——自己一生大多数时间用在这上面了。但以佛教的眼光来审视经济学很有意思,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更有必要。

可能很多同学都会疑惑:佛教要求看破红尘,而红尘中的人讲求发展和进步,难道这二者不相违吗?如果认为相违,是对佛教缺乏了解。

受电影、电视以及媒体的影响,现在一提出家人,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抛家舍业、到寺院独修苦行的僧人形象。

这是不是佛教?是佛教,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佛教要宽泛得多,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行为,当然,也有对经济的分析。


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把你的财富分作四份

佛经里有一种教导,它让我们把所得的财富分作四份:一份自己用;一份投资或经营企业用;一份存起来;还有一份要作慈善用,救济贫困的人。

如果有人想参考这种分配方式,那你赚了100万,可以取出25万用于生活和饮食;25万投资运营企业;25万存起来,以备经济危机等不时之需;此外,你还应拿出25万为社会做贡献。当然,这只是大概的分法。

今天的社会有不少富翁,他们有财富,但理念很陈旧,挣钱、挣钱、为自己挣钱,结果到死的那天,也没做一丁点慈善或扶贫事业。这种现象很多。而我认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样度过一生是可悲的,赚钱是辛苦,但你从社会里赚到钱,却不想着回馈社会,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慈善理念不可或缺。


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中国的慈善事业比较落后。据2007年中华慈善总会一份报告称:“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中国以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中国的企业捐款少得可怜,“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2003年中国的人均捐款是0.92元,而据另外一份资料说,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每年的慈善捐赠,占其可支配收入的4.7%。

开头就讲慈善,是因为在佛教的认识里,即使是讲经济,也不是纯粹在说外在财富,而更多会强调内在财富。


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内在财富更重要

1955年,缅甸总理的经济顾问舒马赫先生提出了“佛教经济学”一词,他的同名文章发表在1966年的《亚洲:一本手册》中。他在很多文章里都告诉人们:经济活动,应该追求简单和量入为出,并懂得用财富饶益社会。他的作品主要依据南传佛教巴利三藏的教义,现在在国际上很有影响。

这种经济观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真正教导我们如何运用经济为人类带来快乐,而不是一味地积累财富。

我去过一些财经大学,也知道老师同学们研究最多的是外在财富,比如,宏观经济讲国民经济总值、总供给和总需求,微观经济探讨个体的经济活动,这些我常常听到。但我很少听到有人关注内在财富。

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每个人都拥有相当的内在财富,但你不认识它,就意识不到它的价值,只要你认识了,即使外在上不富裕,也可以快乐。


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我们追求金钱,无非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但有了钱,是不是就真的快乐和幸福了呢?不一定。

很多同学认为,有钱可以玩,很快乐,想什么做什么,很幸福,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你挣钱的手段不好,消费的心态不对,钱带给你的只是一时快乐,更多的是痛苦和伤害。诚如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所说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

金钱的确是一根魔棒,可以轻易改变人的模样。看看那些腐败分子,丧失道德的商人,他们变坏的原因,无非是因为钱。有了钱,便不顾良知的提醒,肆意妄为,不仅毁了自己,毁了身边的人,也毁了很多人的价值观念。

所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很重要。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里,认识不到内在财富的重要性,钱多钱少都不一定快乐,相反,深重的执著,还会给人带来极度的痛苦。


初五,迎财神!其实,内在财富更重要

为什么修黄财神却没有发财?

如今很多人的因果观念比较差,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贫穷。

其实就如同一个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好好读书,成长之后有智慧;一个不愿意读书,长大后就找不到工作,二者命运有天壤之别。同样,我们即生中若勤于布施,来世就会有财富,但如果特别吝啬,理所应当变得贫穷。

所以,我们希求“因”比希求“果”更重要。

有一个人总抱着黄财神像说:“黄财神,我很想发财,你快给我财富!快给我财富!”听说她在佛堂里天天磕头,一直把头贴在黄财神身上。其实就算黄财神的威力不可思议,但你若没有种布施之因,也不能得到财富之果。

所以,布施对今生来世的功德非常大。

我们要认识到,有漏财物如同水泡一样,现而不实、刹那毁灭,无有可信赖的实质。有些人无论多么富足,仍然贪得无厌,其实世间财物虚幻不实,今天你是亿万富翁,明天也许会一贫如洗。

因此,当你拥有财富时,理应“知财动摇无实质”,广作布施、造福众生。

——敬摘录《亲友书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财神   财富   佛教   财物   外在   中国   来世   年中   慈善   经济学   幸福   社会   快乐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