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1524~1548年(明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在舟山群岛的双屿港建立了全球贸易中心。1545年,西班牙商人迪斯(Pero Diez)从文莱乘中国式帆船到中国东南沿海,首先游历了漳州、双屿和南京,然后到日本经商。他的朋友阿尔瓦拉多(G.D. Alvarado)在里斯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这个迪斯在中国海岸见到一个小岛。上面有一个寺庙,内有30个教士。他们身着宽大的黑服,戴开口的帽子;寺庙的房子很好,教士的起居、饮食有规矩,不进血腥,仅食蔬果;禁止女子入庙。祭坛上供奉着一个他们称为佛(Varella=马来语Barhala)的女子的漂亮画像,她的脚下画了一些面目狰狞的魔鬼;属于什么修会、什么宗教不得而知。 ”
中葡关系史专家金国平认为,这座岛上的佛寺或许是普陀山铁瓦殿,这是西方人首次考察普陀山。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清末法国出版的多宝塔明信片 普陀山


1793年,英国女王派特使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一行前往中国,企图与清王朝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对华贸易。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在访华期间对中国各地风光进行了素描,英国铜版画艺术家阿罗姆(Thomas Allom)后来借用他的素描稿重新绘制了19世纪中国风情铜版画,于1843年出版《中国:古代帝国的景观、建筑与社会习俗》一书。书中有一幅普陀山佛寺的铜版画,描绘了依山而筑的普济寺:“气势恢宏,诸多清宫廷官员正在进寺拜佛,寺右还有一尊雕刻精美的大十字架。普陀山上曾有基督教痕迹这是罕见的,在现有的文史资料中,也找不到普陀山普济寺曾经有过基督教十字架的记载,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

普陀山

1876-1895年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 1875年的普陀山

▼ 1875年的普陀山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马戛尔尼使团到过普陀山,具体行程现在已无从查考。当时,普陀山声名远播至南洋,英国人早就知道了,使团 副 使 乔 治·斯 当 东(George Staunton)在其所写的官方报告《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说:“群岛之中有些引人入胜的地方,尤其是其中的普陀,被形容为人间天堂。这个地方是一个风景区,以后一些宗教信徒又去加以修饰。大约有3000个信徒在那里过着独身的生活。那里有400座庙宇,每座都附有住房和花园。和尚就住在这些房子里,寺庙的布施非常多。这个地方是全国闻名的胜地。 ”

1887年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1906-1909年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1929年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陀山 1930年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陀山 1930年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法雨寺玉佛殿


1838年6月,法国天主教遣使会传教士加略利(Joseph-Marie Callery)搭乘英国的商船到达浙江沿海地区,并在普陀山停留,企图北上进京,后被迫返回澳门。10月26日,加略利在澳门给巴黎外方传教会神学院院长写信,详细介绍了他这次在中国海岸旅行的情况,这封信后来发表在他所著的《1838年中国海岸旅行记》一书中。


到达普陀山之后,秀丽的风景和佛教的盛况深深吸引了加略利。“……随着我们在森林迷宫中前进,又有一大堆东西吸引了人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美景展示在面前,诸多石刻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唐、宋、元时代。那里有巨大的山崖、孤立岩石和堆得奇形怪状的峰岩,上面用打字写着本处之主神的名字。还有些地方建有供奉低级神的亭子。全部建筑都按最多种多样的形状而落成,可以透过树叶或面对昏暗山道而遥望。再远一些是许多自然形成的山洞、沟壑,这一切都可以使人联想到阿尔卑斯山的风景。最后是其水清澈见底的溪流,这说明我们已接近主寺中僧侣们的居住处了……”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摄于1908年3月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摄于1923年10月

宝塔也叫太子塔,位于海印池东南端,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多是“普陀四宝”之一。多宝塔始建于元朝,据说当时普陀观音寺(即今普济禅寺)的住持孚中建此塔时,曾得到元朝皇太子宣让王的资助,故此塔也称太子塔。数百年来,经历过多次修缮添补。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海会桥在普陀山的法雨寺前,与普济寺的永寿桥一样,

它也是建在放生池上


另外,福布斯( F .E .Forbes)的《旅华五年记》、都伯斯(H.C.Dubose)的《龙、偶像与恶魔》、福琼 (Robert Fortune)的《两访中国茶乡》等西方游记汉学著作中,都指出:中国佛教圣地除西藏外,普陀山该是最著名的了。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上面六张照片来自《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作者是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1907年12月至1908年1月,作者在普陀山考察20多天,采集了大量照片及文字资料、精确测绘了大量建筑图纸,回国后完成了这部著作。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短姑道头的海岸牌坊,清雍正九年(1731)建,原为简陋石坊


普陀山的码头,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位于东海之上的舟山群岛,唐朝时期初创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后经过历代兴建,成为海天佛国,片中山门为海岸牌坊,雍正年间始建,1919年由皖人陈性良捐资重建,三门四柱,高约9米,宽8米。坊上题额为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人所书。其身后的建筑为回澜亭,建于光绪年间,楼亭前一排排的竹竿轿依次排开,正待香客的到来。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海岸牌坊后的回澜亭,1894年本地人王克明建。1930年,陈性良重修。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千步沙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济寺永寿桥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路旁一位僧人,打坐在椅上,敲着木鱼,潜心修行,而此刻正是春日时光,草木生长,远处一舟,风帆扬起,人在景中,人已成景。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坐在竹藤轿上的香客,被轿夫们抬着上山拜佛,沿途的僧人站立,脚下放有竹筐,应是供轿中人随时喜舍功德。片中的轿舆,据说最高峰时有千余乘,轿夫两千余人,有时因中途加价导致纷争,每遇此事,往往就会通过寺院知客僧调解。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陀山的山道,石阶一路从山脚蜿蜒而来,一行香客,大多年纪偏大,或拄拐,或直登,甚为虔诚,转角处一位僧人正盘坐而对。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济寺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正在大圆通殿中唱名合掌的法悦法师。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短姑古迹处,此处为一天然码头,相传为观音大士显迹处,据说曾有姑嫂二人,历经一年,前来拜佛,刚在此处下船,小姑临月事,因不洁未能上山,嫂嫂很是埋怨一番,只能独自进香,后涨潮小姑被困,饥肠辘辘,忽遇一老妪投石水上,送饭而来,待嫂嫂礼毕送食来,小姑说已有人送过,嫂嫂猛然回忆起拜佛之时,观音莲座处的衣裙有水迹,因此感悟是菩萨显灵,再返殿而视,水迹仍在,因此后人将此处名为:短姑圣迹。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济寺,古树参天,香炉中烟雾缭绕,寺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后梁时期的公元916年,经历了历代的毁建,于康熙年间的1689年,重建为普济寺,今日大殿已非片中之景,后经历动乱于1979年重修。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一处摩崖石刻,刻有“万众共仰”四个大字,下方的岩石,端坐一位苦行僧,手执摇铃,念着佛经。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济寺门口售卖佛珠的地摊,一位摊主,头戴瓜皮帽,身着短袄,仿佛老僧入定般,静待善良信女前来选购。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晨光中的舟山列岛,位于东海之上,岛如群山,在海面上山峦起伏,霞光从云层中透过,海天一色。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渔港中,晓雾朦胧,几艘渔舟,静静地停泊,根根桅杆,远处的山岛,如浮在空中,山形如舟,也许这就是舟山得名之缘由。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当时的舟山定海县风光,唐朝始设翁山县,清康熙年间的公元1688年设为定海县,图中建筑沿岛而建,大多是深宅大院,码头上停泊着汽轮和大小民船,迎面的墙上是整幅的英美烟草公司所产的“红锡包”香烟广告。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定海码头旁,岸边停靠着几艘船,一人正在上岸,水边的房屋大多是客栈,墙上绘有台温饭店的字样,远处的街巷,商铺有粮店杂货果品等字样的招牌,商贸氛围浓厚。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舟山渔民的渔获贮藏窖,地下挖空,冬季结冰时,将冰块埋在窖中,天气温度高时,用于保存渔获。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陀山码头,来往上香的信众便是由此坐船上岛。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坐在竹轿上的香客,被轿夫们抬着上山拜佛,沿途的僧人站立,脚下放有竹筐,应是供轿中人随时喜舍功德。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陀山的轿夫,正抬着客人上山。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建于普陀山峭壁上的寺院。北宋黄庭坚写过《观世音赞六首》,其中一首为:

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普济寺中,一位身材矮小的僧人,正在售卖草药。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1921年,拿着照相机的普陀山僧侣


百年前的普陀山罕见老照片

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夫人谢葆真、秘书米暂沉的合影

1927——1928年之交,杨虎城到普陀住了月余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永寿   牌坊   舟山   铜版画   普陀   轿夫   香客   嫂嫂   小姑   僧人   中国   码头   罕见   年间   海岸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