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1年,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无外乎这3大原因

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说宝宝现在3岁半,正式英语启蒙半年多了,小时候给他听儿歌,后来加入了绘本,目前在读大猫分级,现在简单的日常生活对话基本能听得懂,为什么就是不爱开口说呢?

还有妈妈说,娃8岁,牛津树分级阅读可以自主阅读到K级,但是就是不爱输出,不爱表达。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Jennifer老师给大家梳理了一些原因,以及给到大家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处于语言沉默期(Silent/receptive)

语言沉默期,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在儿童语言研究中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总是经历一个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句话。

二语习得过程同样存在语言沉默期,因人而异,一般4~6个月,慢的则需要半年以上或更久。沉默期—开口期—表达期—流畅期—近母语期,这是孩子必经的二语习得之路。孩子处于沉默期的大量输入非常重要,千万别自以为是,认为这个时候做什么都是徒劳,其实这段时期的积累为开口期默默地做准备,将来脱口而出的语文是否优美、词藻是否丰富,完全取决于未开口前的积累。

英语启蒙1年,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无外乎这3大原因

Krashen

第二,客观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分为两点。首先孩子是否有自然开口的英语环境,其次是小朋友的输入量太少不足以达到质变的程度。

Jennifer老师将这两小点分开来逐一剖析。

什么是自然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在非母语国家,我们常听到“类母语“环境,就是这个意思。举个例子。上周一个陪伴营来了一位混血,孩子五岁中美混,我们的小学员中有个5岁和另一个6岁半的小孩子陪着她玩耍,过程中这两个小孩子基本都能跟混血交流的不错,而且还很乐意模仿混血妹妹说话。这就是孩子在自然语言环境下最真实的反应。

再给大家举个反例,妈妈莫名其妙或者突然一时兴起问娃,这个用英语怎么说?白天英语课老师教了什么呀?你给妈妈复述一遍。诸如此类的场景都叫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99%的可能得到的是沉默,最终以孩子被训一顿告终。

如果妈妈做到了,长期坚持“鸡娃”,童谣儿歌、动画、点读、分级、绘本等各种手段,一直有不间断地语言输入,那么您不必焦虑,对于这种有积累量的孩子而言,距离开口说英文,差的就只是一个自然场景。也许一次线上外教体验课、一次国外旅行,这道闸门也就打开了。


英语启蒙1年,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无外乎这3大原因

体验线下英语课

如您自检发现,自家孩子并不符合上述两种情况,那么您选择继续往下看到这里,真是明智之举。语言的本质在于积累。幼儿英语启蒙在没有进入sight words之前,重点强调大量的“听“和有意识地”开口说“。当娃开始识字迈进自然拼读轨道后,则需要强调全方位、多轨道的立体输入。

不仅需要大量听,还得增加大量的阅读,扩充词汇量,强化语音语感意识,建立纯正的英语思维。如果您家娃输入量少了,妈妈重点抓住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一是“可理解”,二是“大量”。同时,还应注意语言材料的重复性。通过重复加深孩子对词语、对句子、对语境的感知和认识,从而为将来英语流利说打下扎实的根基。

英语启蒙1年,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无外乎这3大原因

重视阅读

第三:主观因素

如果您家的娃,都不属于以上三种原因,那么您需要慎重考虑一下孩子的情感因素了。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在《二语习得的原则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提到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这个假说的意思是情感因素起着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情感因素的影响因人而异。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掌握。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实现真正的习得。

最佳情感条件有三种:

第一,孩子有强烈的学语言动机。

第二,充满信心和心情舒畅。

第三,没有过高或过低焦虑感。

当语言学习者处于不自信,焦虑,或者毫无兴趣的状态,情感过滤器就会阻断或者减少可理解性输入。此时,输入量再大,内容再好,也无法有效进入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机制,提高其语言能力。

情感过滤假说进一步强调,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减少这种阻碍:比如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兴趣,创造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以减少焦虑,悉心呵护语言学习者的自尊等。

廖彩杏老师在她的书中曾经提到过,传统的英语教学,总是纳入音标学习、单词背诵、语法记忆,加上不断地考试与订正,容易让孩子养成“怕犯错”的心态。孩子一会儿担心发音是否标准,一会儿害怕用词是否正确,越怕就越不敢讲。当英语与功课、处罚等画上等号时,“怕犯错”的潜在压力,使得孩子迟迟开不了口说英文。

英语启蒙1年,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无外乎这3大原因

廖彩杏

看到这里,作为孩子英语学习生涯道路上第一位启蒙师的你,回顾下在您教授这门外语的期间,是否过分在意孩子发音标准问题?是否总是强迫孩子背诵枯燥乏味的生词?是否无数次批评孩子的语法错误?这些负面的评价或许早就在孩子脆弱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打击他的自信心,这一主观因素也是导致他迟迟不敢开口说的重要原因。

总结一下jennifer老师的观点:小朋友无法开口说英文多半原因在于输入量太少、其次是情感损害,导致其丧失自信心怕出错被批评不敢说,如果以上两者均不是,考虑下娃是否处于语言沉默期或者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自然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英语   孩子   自然语言   假说   无外乎   英文   学习者   母语   焦虑   沉默   因素   原因   语言   妈妈   老师   环境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