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泛读迈向精读,还有几道坎?

1

最近,有位朋友和我聊天时直呼现在的孩子们太牛了,在她所在的牛娃群里,大班娃直接开始读莎翁、乔叟和中古英语。

我一时语塞,想想惭愧,我虽然也爱读英语原版作品,但我对莎士比亚的了解,仅限于看过的电影和话剧。

后来,我忍不住问了身边两位从美国文理学院毕业的朋友,他们和我一样“大惊小怪”:“天呀,我们大二时才看的,而且很多没看懂!”。我受打击的心灵顿时被抚慰了,但我开始想,如果大班的小朋友看莎士比亚原著,家长和他们闲聊时,会讨论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的语境,还是和他们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呢?

现在大家都焦虑,比谁家的娃看的书多,比哪个同学PET、KET考得分高,孩子们阅读了很多原版书籍,甚至于骨灰级的原著,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多的输入之后,小读者们究竟理解故事的文本了吗?故事的情节结构如何?能不能提问,进行自我反思?

这些问题,正是精读中绕不过去的问题。

从英语泛读迈向精读,还有几道坎?

2

最近,我看了一本儿童英文小说Great-Grandpa’s in the litter box,作者是Dan Greenburg。

从英语泛读迈向精读,还有几道坎?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Zack去市场买猫,一只他看不上眼的老猫竟开口说话了,老猫告诉Zack,自己是他的外曾祖父,究竟是咋回事儿?原来这只猫是Great Granpa的兄弟转世而来,并成功地从银行取出很久以前的存款,还清了以前的欠款,快乐地过上了晚年生活。

我请教了专业的英语老师,请他以Great-Grandpa’s in the litter box这本书为例,结合精读课程的练习分析,帮我们梳理阅读者在完成精读时需要迈过的三道坎。

第一道坎:生词需要刻意练习

在书的第4页有个单词“ ventriloquism”, 出现在一只笼子里的猫和Zack 对话的场景。如果从语境猜词的方法来看,这个单词还是容易被理解的。“Maybe this was just a trick-somebody doing ventriloquism.”

Ventriloquism可以能是一种trick(把戏)。那确实,这个单词的本意是腹语,所以大家还是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但如果单独罗列出来,孩子很大程度上不认识这个非高频词。这时,如果选择这本书来精读,我们需要问小读者,你能用英文解释吗? 如果是泛读,能读下去不觉得困难,就不需要小读者会听、会读、会拼、会用这个单词,俗称“四会”。

但语言交流是双向的,听力、阅读是输入,写作、口语是输出。不经意地听和读,不会在孩子的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小朋友们提笔写文章时,就发现自己的词汇不够用,找不着合适、会拼写的单词,然后抓瞎了。这时候怎么办?光是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大概意思好像不解决问题。所以精读既然遇见了这么个生僻词,就不要轻易地放过,利用语境和联系好好地“刻意练习”一下。

写下大致意思,这是精读起码的“基本功”。

从英语泛读迈向精读,还有几道坎?

这本书题材独特,而且会冒出点有意思的东西。

在书本第8页上,有个单词引起了我的注意,叫“ reincarnation”。这个单词我以前从来没有学过,但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单词。因此,我去查了维基百科。

Reincarnation

is the philosophical or religious concept that the non-physical essence of a living being starts a new life in a different physical form or body after biological death.

中文可以理解为:转世从哲学或宗教上是指一个人在生理上死亡后,进入另外一种生物或者身体内开始精神上的新生活。

连中文理解都如此奥妙,我们一定要借题发挥一下!所以老师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可以用英语和孩子们聊一聊,如果你转世重生了,你会想成为什么?

第二道坎:“淘气”三千问

读完一本书并不难,难的是考察孩子理解了多少?以及有没有进行自我反省,深入思考?我比较喜欢有互动的讨论,和孩子们一起来探讨简单的问题,比如: 你喜欢这只会说话的猫吗?或者是深奥的问题:你认为人会转世吗?这些问题都能够帮助孩子去理解文章含义,而且最终能够引发孩子深入地思考。

再比如说:要求分析和解释划线单词的意义。那小读者就得回到第一章,像侦探一样去发现证据去帮助他们完成这道习题。

从英语泛读迈向精读,还有几道坎?

为了回答老师或者父母看似“奇葩”问题,孩子们就会反复不断地去阅读这个章节,从而发现各种有趣的“梗”。比如说这只会说话的猫是很大佬作风并且很不诚实。当孩子们回答完这些问题,对于这一章节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

第三道坎:特殊题材需要“深加工”

我觉得这本书很妙,在蜿蜒起伏的情节后面,还隐藏着生命教育。我是清明节晚上看的这本书,正在心中思念已乘鹤先去的爷爷和外公,冥冥之中,希望他们能像这只汤姆猫一样,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

我们在精读时,也可以和孩子们来讨论一下死亡、重生,对前世今生的理解,体会生命的奇妙。在这个英文单词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是需要和孩子们探讨才能得出的结论。

我们可以让小读者阐述:“你相信这只说话的猫就是Zack的曾曾祖父吗?”

从英语泛读迈向精读,还有几道坎?

3

如果只是泛读,上面这些问题可以就会存储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慢慢地被遗忘。遗忘的不仅仅是这个单词,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思考、讨论、表达的最好时机。

再对以上提到的精读三道坎做一个总结,建议家长们在陪伴孩子做精读的时候,要认真做好以下三点:

生僻词汇要刻意练习:查字典和专题写作;

多问问题,帮助孩子自我反思,吃透文章;

利用文章体裁,深入阅读,展开讨论。

事实上,精读这件事就是让孩子发现书本精妙的的过程,学会回答问题,引导思考的方向。从最简单的5W的方法进行提问,到更深层次的人生探究,这不仅仅是阅读,而是孩子们开始自我创造作品的开端。

如果你家恰好也有这本书,并希望获得虫妈和她的朋友为这本书做的配套精读练习(难度适合小学生~),也可以向“金融辣妈”的微信号发送“虫妈微信”四个字(不是文末留言,是向“金融辣妈”这个微信号发送),后台会自动回复她的个人微信号,届时大家可以向虫妈索要配套精读练习。

本文作者曾写过的其他稿件:

希望陪你走好育儿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泛读   英语   莎士比亚   曾祖父   生僻   语境   英文   大班   原版   单词   信号   深刻   读者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