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

我没有学区房,所以,如果不甘心就读对口,幼升小考民办几乎是我唯一的选择。

当我定下这所dream school的时候,包括我的亲戚在内的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妄作分母。

是的,谁也不看好。

他们的理由听起来非常有道理:

但我始终觉得教育有基本的公平性,也许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相对的公平一直存在。我也相信,作为教育者是有底线的。更何况,在那些或真或假的各类群里面,我从头到尾没有听到我们选定的目标学校做没底线的事。

我第一次看到这所学校面谈题目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些不就是我们生活中都会谈到和说到的内容吗?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家孩子幼升小的逆袭,始于我对教育底线的信仰。

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

关于幼升小的成功上岸故事很多,鸡娃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不一样的内容,和上文中提到的信仰一样,并不波澜壮阔,却是我觉得是孩子幼升小的准备中很重要的内容。

01

从一开始就坚定的信念

刚刚走完幼升小的我,多少有些心疼那些群里还没有上岸的战友,那些小班,中班的家长,在接下来的一年两年里面,都会因为各种比较和铺天盖地的信息而焦虑,过去曾听说考前的一个月是渡劫的一个月,其实从开始决定要考民办开始,就必须有强大的心理做支撑。

泼冷水的话上面已经列举,除此之外还会有身边小朋友提前拿到了offer以后的刺激,老母亲的失落感,焦虑感更会达到峰值,在这个时候对着队友哭一下,寻求一下支持,心里会好受一点,如果队友还能给一点鼓励与肯定,无疑更是一剂强心针。

02

鸡爸爸的参与

每次把孩子交给爸爸,都会有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老母亲有些急于求成,每次都贪心的想完成学习任务,其实保质保量,离不开慢工出细活。爸爸就不一样了,他会给孩子慢慢讲,宁可只讲一个,也要讲细讲明白。

在孩子眼里,我虽然每天给他学习,但是只有他爸爸才是他的成语大师,物理大师,无人机大师,讲故事大师。各种称号随时都从他的小脑袋里蹦出来,父亲给他的那种底气和自信,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老母亲给不了的。爸爸会慢慢地,慢慢地(当然也少不了老母亲的威逼利诱),用他特有的方式,给他讲故事,分析各种道理。每天的故事时光,爸爸都会拿起书召唤孩子,如果一这个时候一个玩手机一个玩ipad,那如果结局不令人满意,怪谁呢?言传身教这样的老话,还是十分促人进步的,至少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活成好榜样。

03

在开放日让孩子感同身受差距

多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可能是我比较特别的一点心得。因为在开放日中,你在看别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在看别的孩子,有没有礼貌、待人接物的举止是否得体,孩子自己都能感受到。你可以把这些开放日当初免费却高质量的测试,直言不讳地告诉孩子差距在哪里,这类场合下给孩子的建议,比在家里说一百遍还管用。

我曾经对孩子说,在参加不同学校开放日的时候,我们就是复活节的兔子,去不同的学校找彩蛋。后来他自己说,他不是去面试,而是去试面,让老师吃最好吃的面。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也渐渐对自己有了要求。当然这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度真的要父母时刻调整,做好把持。

04

视野,不是在电子屏和培训班里能获得的

我们家培训班上得不多(除了图近参加的家门口逻辑思维班,就还有最后的10次某机构综合班),但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出游。每年的国庆、春节,我们好像都在旅行的路上,去看博物馆、去看大海、去玩雪、去体会,因为我始终觉得,孩子的视野,不是在电子屏或者培训班能获得的。

我能感受到旅行对孩子的改变。比如,在美国,几乎每一个人见到他都和他打招呼,于是,回国以后,他在机场逢人也和别人打招呼,他在旅行中变得更开朗,更有礼貌。他会在火车上主动和别人聊天,在景点巧遇的时候还主动问别人要联系方式。在我们去的那些地方,排队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如果不排队,会被人指责,所以当排在他后面的人愿意等待我们因为带着小孩而不得不发生的磨磨蹭蹭,我会告诉他这是基本的礼貌,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秩序。行程中总有人夸奖他的帽子好看、箱子好看,于是,他也懂得了赞美。

05

志同道合的战友,求精不求多

在择校的路上,如果碰上了志同道合愿意分享的,你们就能够共同进步,互相鼓励。我很幸运地碰上了这么一个人,无私地打消了我对被统筹以后的担心,让我能够有勇气去尝试。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们互相打气与鼓励,分享信息,又不相互制造焦虑,最后,我们的孩子都进入了心仪的学校。

06

阅读和玩,比刷题更有帮助

先说阅读。我们也刷题,百花365做了八本,四五快读读了两本就因为实在太无趣而放弃,我没有统计过孩子识字量,但对于孩子的阅读量和知识量,我非常自信。

很多过来人谈经验,会推荐教辅,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闲书《小小地球人》,看似闲书,里面却非常生动地讲述了鸡兔同笼,齿轮方向,逻辑推理,七巧板这些耳熟能详的幼升小考点。而且,不仅有考点,还包含了艺术,金钱,生活,自然常识,科学实验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在这套书里面,你可以看到德加的芭蕾舞,看到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和断臂维纳斯,看到石油的开采和作用。我们家小朋友看完,会告诉爷爷奶奶少用塑料因为塑料是石油做的。另外,这本书可以有很多翻开的部分,回答问题解开谜题,对孩子来说很有趣。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去国外旅行一次只看一件展品,这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件很奢侈的事,但是阅读,我们打开书橱就可以了。

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

再来说玩。我曾经有个朋友说,孩子都不知道晚上要干什么,全都等着她的安排。我很庆幸我的孩子至今问他想做什么的时候,第一个脱口而出的项目是“玩”。因材施教的买过很多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是会被激发的,感觉会突破某种瓶颈,就像下面的这个玩具,既能培养规则意识,又能根据挑战拓展固有思维模式,喜欢车的男孩可以买车,喜欢宇宙的可以买火箭,喜欢动物的可以买小白兔,玩具在开发智力这件事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

然后下面这个玩具可以提高孩子的立体思维与平面思维的转换,同时练习手部精细动作,很多形状本身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吸收能力都是不同的,可能中班不懂的大班一下子就懂了,家长真的不能急。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孩心理的变化,要知道,这是一个无论怎样,都会用尽全力去爱的孩子。

最后,我知道很多家长都在逼着孩子学着学那。但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作为父母,你有多努力,孩子就能走多远,你推6岁的孩子上前线,更要让自己奋斗在一线。

幼升小的逆袭,从相信教育有底线开始

本文作者:愛寫字的梓軒姆媽。

热爱摄影艺术及音乐,热衷于带着狮子座男宝进行高质量旅行,在吼叫与正面管教间不断摸索的爱幻想的老母亲。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许你还喜欢

都是干货,怎能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底线   都会   闲书   学区   中班   焦虑   礼貌   爸爸   家长   大师   玩具   孩子   旅行   学校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