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孩子能自己学会“精读”

我好像是有了孩子之后,才认识到“精读”这个词的。

这并不奇怪,在我所经历的学习生涯中,阅读远没有当下来得重要,相应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待阅读时,也是相对粗糙的。

现在大家都说,陪孩子做好泛读的同时、还要做好精读。可是,精读怎么做?

我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家里的小朋友有上英语精读写作课(主要是walawalaonline个思课堂),我有时也跟着看老师的讲义,觉得有几个方法非常有意思。

别指望孩子能自己学会“精读”

首先要明晰精读的目的,我的理解是,目的至少有三,一是针对性地掌握文本中的关键词;二是对本文逻辑、情节和延展内容有认知;三是为写作做准备。

1

先看目的一,也就是掌握关键词,也就是词汇拓展。很有意思的是,胖宝参加过的两家机构的精读写作课,都在这个环节提出了2个目标:英英释义和造句。

英英释义自然直指理解意思这个环节。这一步骤中,根据不同孩子的基础,难度可调整。比如对于英语能力比较好的孩子,会要求书写完整的句子;如果语言能力不济,那么画出来也无妨,再在画面上标注上几个关键词,也能告诉大家,这个词语啥意思。

造句考察的是,在知悉意思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运用词汇。这一步同样可以根据能力自选难度。

希望不太难的,那么就对照着文中的例句,依葫芦画瓢造一句。但我一般要求胖宝必须造“属于自己”的句子——从意思到结构都和文中例句差别较大的,然后篇幅不能太短。

后来我发现他现在的老师还有提高难度的新法,就是给定一个词语外、再要求学生自己从某一页中去随便找个词语,完成一个包含这两个词语的长句或者2-3句的段落。

2

再看文本理解这个目的,这个环节上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画思维导图等等,但是胖宝老师最近的一个做法很有意思,就是“强制”孩子们提问

这些提问,被进一步细分为阅读前的问题(就是粗看第一眼的问题)、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完成阅读后的问题,在每一次小组讨论前,孩子们针对特定的文本,必须要在上面的范畴内提出各2个以上问题。

而在课程的讨论环节,这些问题(5-6个孩子的问题)会背放在一起,问题和问题之间有相互启发的作用,帮助孩子们对于文本逻辑、情节有更好的理解。同时提问本身也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阅读理解要求。此外,孩童的思维本就发散,基于这些问题,也给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拓展起点。

3

最后是第三个目的,也就是开始为写作做准备

很有意思的是,无论是walawalaonline还是个思,精读课的最后环节,一定少不了段落写作。

当然写作可以有很多种写法。

比如,根据此前文本分析中的思维导读概括的核心要点,自己组一篇文章。这类练习可以理解为“扩写”。这种练习的关键词是明晰的,以关键词为骨架,组织成文,整体难度不高。

又比如,仿写。模仿文章的主要句式,换一个主题,来写一个段落。这种可能考察的是对句式的运用。特别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句式学习,就可以使用这种写作练习。

此外,我们还遇到过“像作者一样来书写”这种要求,比如,在一个故事中,有些情节、结论被很简单地呈现,那么,这个情节、结论究竟怎么到了这一步,参考前文中的线索,你来补上一段小故事或者推理。这个环节要求孩子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延展,对阅读的要求就更高。

以上,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此外,上述所有的训练,不仅限于英文文本,同样适用于中文文本的精读。

好啦,回到本文的标题,“别指望孩子能自己学会精读”,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大多数的人都有惰性,而精读恰恰烧脑又繁琐,因此,不是被“逼着”或者置身于某些特定场景(比如课堂),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做精读。

但精读又是一件既需要策略(方法)、又需要时间去习惯的学习能力,希望更多的家长能找到好的方法或者机构,帮助孩子摸到精读的门路。

别指望孩子能自己学会“精读”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或许你也会喜欢这些陪伴感悟:

英语

语文

数学

艺术类

和胖宝妈一起升级打怪

金融女民工,家有二男宝

自鸡与鸡娃,一直都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孩子   目的   句式   英语   文中   词语   环节   难度   情节   文本   关键词   家长   能力   老师   数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