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上玩游戏,我第一次有了如临大敌之感

1

记得五六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在全家看到两个初中男生占着位子忘我地玩手游。

桌子上堆着两大包薯片和一大瓶可乐。不久,零食和可乐就吃完了,两个孩子却丝毫没有想要回家的意思。

我当时就在想,这又是哪家的熊孩子,放学不回家,却躲在全家打游戏。将来可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千万别在关键的初中阶段玩物丧志。

然而,时过境迁,一转眼,大儿子已经上了四年级。我惊讶地发现,游戏的威胁其实早就已经兵临城下,到了不得不“正面刚”的地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一地鸡血,经作者授权后发布。

2 三个被活捉的尴尬现场

01

关门做作业的秘密

从某一天开始,发现儿子做作业开始关门了。起初我以为只是为了不让弟弟打扰他,可后来有些不对了。弟弟明明在安静地看书,为啥也要关门呢?

于是,我轻声轻脚地走到门口,然后猛地开门……

捧着ipad激战正酣的儿子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这是第一次被抓现场,我狠狠地批评了他。

但是,从孩子不甘的眼神里,我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02

关不掉的浏览器

那天是在线奥数课,可是在客厅的我发现老师讲课的声音怎么听不见了。就算是休息,那也该有眼保健操的音乐才对。

不用说,必然有诈!

我又一次冲进了儿子的房间……

又是一阵意料之中的惊慌失措,我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奋力地点鼠标,试图关掉不断弹出的窗口……

终于,“哗”地一下,他哭了起来,用泪水来掩盖这一切的尴尬。

他解释说刚才是课间休息,于是他打开浏览器搜索了同班同学在玩的“我的世界”,边看视频边扫盲。可是不知道怎么地,跟着弹出的广告窗口却怎么也关不掉……

看着眼前这个傻孩子,我只能强忍着笑。

我告诉他之所以关不掉只是因为他没有按准位置。帮他关掉所有窗口后,我对他说:“继续上课吧,记得把声音开出来,不许戴耳机!另外,别再有下次了!”

03

可恶的蓝牙耳机

这无疑是最离奇的一次拆穿。

那天弟弟要看英语视频,为了不打扰到睡午觉的队友,我去哥哥那里拿了蓝牙耳机。

可没多久,弟弟就来找我:“爸爸,耳机里放的怎么不是英语啊?”

我拿过来一听,瞬间懂了。

几秒后,隔壁房间正在看游戏视频的哥哥又一次呆在那里。

哎,蓝牙耳机的自动连接真的挺方便的,可偶尔却让人露了馅。

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已经从电脑端挪到了手机/iPad端,甚至变身成微信小程序。真正做到了随叫随到,随到随玩。

就算玩输了,也只要看30秒广告视频就能满血复活。

作为孩子,他们太容易爱上游戏了!对于游戏的诱惑,孩子们完全没法抵抗。区别只是今天玩的时间短了一些,因为我爹在家或者我妈把ipad锁在了柜子里。

相比现实中学习的艰苦和竞争的残酷,孩子在游戏世界里更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是个新手,因为游戏设计者早就给你准备了无数次重来的机会。

另外,你以为在学校里孩子们会聊些什么?一道难题,还是一本有趣的书籍?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中高年级的孩子在课间讨论游戏的绝不是个案。

然而,游戏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01

虚拟的成就感

论快感,那些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努力才能获得的成绩和进步也许都比不上眼前游戏里一次“伟大的”胜利。

而现实中的挫败感又会进一步把孩子往虚拟世界里推,形成恶性循环,万劫不复。

你要说浅尝辄止,那前提就是你能实时盯着孩子,孩子那点脆弱的自律根本抵御不了游戏的诱惑。

连中学生和大学生都难逃网瘾,你能对一个小学生有多大的期待呢?

02

防不胜防的暴力色情

有杀戮就有血腥,不然何来真实的效果?

而即便是卡通,依然可以展示那些无处不在的色情。

这便是超越了游戏上瘾本身对孩子造成的二次伤害。

03

一路走低的视力

即便是在学习的间歇,在午休时间,也不应该用手机游戏去填补。

如今的孩子根本无法避免接触电子产品,所以我们才要尽可能地把剩下的休息时间留给户外,以减少持续用眼对视力造成的伤害。

4

从未有过的挑战

游戏,第一次让我如临大敌。软硬兼施之后,我第一次在育儿上感受到如此严峻的挑战。

从源头上看,学业日益紧张的孩子确实有这个需求,而获得这个娱乐方式又确实轻而易举。加上周边同伴的影响和孩子本身较为脆弱的定力,使得把游戏斩草除根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我不禁回想自己当年瞒着爹妈偷看电视的事情。

记得最深的就是我不但用电风扇解决了电视机自身发热的问题,还细心地发现了电视机布艺罩子上不寻常的褶皱和似乎刻意放置的细小棉线。

所以,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有时候,孩子不单是在寻求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在通过这件事表现自己的能力,同时挑战爹妈的智商和权威。

面对这样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粗暴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挑战权威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换个角度,我们甚至该为孩子流露出的机智和勇气暗自点赞!(只不过双商用错了地方)

当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回到正道上,并用正确的方式看待游戏。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那样,这件事“宜疏不宜堵”。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让孩子认识到游戏的潜在危害,把孩子引导到别的能接受的娱乐方式上(比如棋类,比如运动类等等),分散他对于游戏的注意力。

同时加强对孩子各方面的关心,耐心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碰到的瓶颈,在生活上碰到的困惑(比如缺少朋友,或者师生关系紧张)。让孩子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成为成就感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去游戏中宣泄不满,寻找慰藉。

这件事情也给中高年级的家长敲响了警钟:不但不能放手,而且还要更多地关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出手干预。同时,也要改变以往简单粗暴或者一味迁就的处理方法。多管齐下,共御“强敌”。

这是一场持久战,考验,会一个接着一个!

最后想说的是,在游戏这件事情上,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你的坏榜样就等于是在不断诱惑孩子做类似的事情。

近期热文:

和胖宝妈一起升级打怪

金融女民工,家有二男宝

自鸡与鸡娃,一直都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在线   孩子   如临大敌   爹妈   课间   英语   关门   弟弟   儿子   事情   窗口   方式   发现   时间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