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如何看别人,如何达到理性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如何看别人,如何达到理性自我状态

如何看自己是个深刻话题,要系统梳理并非容易事,需要直视自己,回顾童年,串起人生,看到过去,尤其要承认不足。

声明一句,不必担心承认不足会导致自卑,反倒可增强勇敢。

昨天梳理自我小时候发生故事,得出儿童自我状态结论,弱势特点:反应慢,弱小害怕。但是继续梳理父母自我状态,会得出典型的强势特点:品道理,急脾气,攻击性强。

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怎么看别人源自怎么看自己,看自己与看别人本质一回事儿,不过表现不同罢了。

越是表现不同甚至差异过大,越是本质相同,这就是哲学“对立统一矛盾律”。

比如弱势儿童自我特点是“胆怯、压抑、讨好”,随着长大为强势父母自我状态,就会表现为“反抗、愤怒、攻击”。这就如同钟摆一样,一个极端弱势自我摆向另一个极端强势自我,或者说外强中干、弱可克强,都是剧烈情绪的表达。

因此,处理好情绪才是成人理性自我的工作核心。人际关系核心看情绪反应,我们如何看别人通过如何对待别人展示,我们可以掩饰自我内心看法,但情绪反应让这些暴露无遗。

故事里的蛤蟆成长标志,在第10次咨询结尾,他突然向苍鹭发火,质问一直把他作为孩子看待,老是不住的问“蛤蟆你怎么看”“蛤蟆你感觉如何”,从来不说出苍鹭是如何看蛤蟆的。这个发火很理性,因为蛤蟆只是说出看法感受却没有攻击性,即情绪不失控,话语不指责,而且声明不道歉,最后同意苍鹭再次咨询的建议,以便回顾合作正式结束咨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如何看别人,如何达到理性自我状态


的确,理性成人自我状态,就是综合弱势情绪和强势情绪,标志是示弱情绪,很多人不用学习或者稍微努力就做到,还有很多人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可稍微觉察,这既是个体差异,也是生活意义,因为任何学习都无止境。

看看自我是如何看待别人的,也就是人际关系处理。

小时候与人吵架处于弱势,这是认可别人强大;通过抗议父母吵架扔了筷子,这是证明自己强大;于是情绪表达出现压抑和攻击矛盾体,表现为一般时候彬彬有礼,不合心意则勃然大怒,有兴奋和抑郁,有焦虑和反思。

可以认为情绪压抑更多是儿童弱势自我,情绪攻击更多是父母强势自我,而情绪理性更多是成人示弱自我。示弱是主动展示柔软和弱势,骨子里则是心理强势和强大。

最感慨《三体》中三体文明的最强大力量,就是三体人情绪的冷静和麻木,这种理性控制情绪的能力是可怕的!

不得不说,示弱情绪的理性自我差距太大,举例说明。

一个是家人争论某个事情,不合心意立即被激怒,无脑反驳,表现太情绪化,脾气急,太感性处事了。

一个是偶然遇到同事,当时坐在大厅等人,没有站起来,就这样与人说了几句话,缺情感,太没礼貌了。


至于应对方式,基于示弱情绪理性自我的理念,大致这几点:

1、怎么看自己——“我是软弱的”,认可我是好的,这是平等。

2、怎么看别人——“你怎么看这个事”,认可他是好的,这是尊重。

3、换个视角看——“为何我们看法截然相反”,认可多视角都是合理的,这是理解。

4、积极视角看——“我是这样看的”“还有其他建议吗”,畅所欲言不强迫,这是表达。

理性自我看——沟通就是传递信息,示弱情绪下不强迫别人认可,但可以认可别人,求同存异,减少执着和分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如何看别人,如何达到理性自我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蛤蟆   苍鹭   理性   状态   自我   攻击性   心理医生   弱势   视角   强势   成人   情绪   强大   看法   父母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