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很生气为被激怒:不能帮助不要紧,千万别帮了倒忙还不自知


变很生气为被激怒:不能帮助不要紧,千万别帮了倒忙还不自知

情绪是自我的核心,强调关注情绪怎么都不为过,做好情绪管理是一辈子的功课。

对于自我情绪管理,我曾经提出个公式“停稳慢说”,类似开车遇到熟人打招呼,要慢下来再说话,具体意思就是“停止发怒,深呼吸稳住情绪,慢慢思考情感需要,说出来想法”。

这里我认为涉及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内容,情绪是表面行为,情感是深藏于内。

也就是说,我们情绪出现问题,关键还是内在情感需要没被看见,没有被满足。“停”止情绪言行表现,深呼吸“稳”定情绪,一旦看见“慢”了,也就表现为“说”了,这就是由感性变成了理性。

我们离不开感性的情绪,又不得不通过理性来展示情感。

举例,老母亲曾经备受左侧中风的痛苦,身体突然变糟糕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我记得常问这样一句话,“过去那么苦的日子,您老人家是怎么走过来的” 。于是,老妈开始回忆说道过去的艰难岁月,带着深度情感,情绪转化为情感的效果非常好。

情绪是感性反应,情感表达需要理性反应,用李克富教授举的例子说,就是把“很生气”变成“被激怒”,前者是被动情绪表现,是本能感受,后者是主动情感展露,是逆本能体验。

用自我来理解,感性属于体验自我,理性属于观察自我,也就是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变很生气为被激怒:不能帮助不要紧,千万别帮了倒忙还不自知

这里关键还有,先判断对方是感性还是理性,假如真生气了就要理性引导,假如是故意生气处于理性中,就要感性引导。

举例。曾经与爱人因为小事争论,说了一些话伤着了她。我真的没有感觉到,最后人家直言不讳说,“我很生气,你知道不知道!”这让我颇为诧异,心理毫无感受,依然争论一会,这是心理主观诧异性的体现。

直到后来,慢慢意识到爱人不是开玩笑,不是和我闹着玩,那就赶紧收敛起来,说明、道歉与解释呗。

现在我想,假如当时爱人换个说法,不仅仅是表达她自己感受“我很生气”,换成直接指向我“你把我激怒了,你让我很愤怒”,也许我会更加清楚些。

毕竟,如我思维慢半拍的人,还是信息传递清楚更好。反过来,我也想,和人家反馈信息时候,还是足够清楚明确的好,最好直接把对方扯进来,不仅仅是说情绪,还有说情感。

非暴力沟通法就是如此,表达感受就是说出情绪,接下来的是说出需要,这个需要就是深藏不露的情感表达。

前几天加了朋友推荐的一个医生微信,人家很会说话,上来问“需要我帮什么吗”。这是常规说话,却是非常有效话语。

这个理性表达方式,就是“帮助别人表达愿望宣泄情绪”的技术,这是需要刻意训练的。

之所以安慰别人效果不好,在于止步于肤浅的情绪宣泄,想要看见对方情感需要的缺失,那就“走进去感受,再走出来表达”,最简洁的问句就是“我能帮你点什么呢”。

不能帮助不要紧,千万别帮了倒忙还不自知!

变很生气为被激怒:不能帮助不要紧,千万别帮了倒忙还不自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非暴力   晓之以理   不要紧   诧异   感性   本能   理性   生气   情绪   爱人   说话   自我   效果   关键   心理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