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我是小哥,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你的喜欢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文章末尾可免费领取一份《教育宝典》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知识、情感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家长开始担心紧紧锁在抽屉里的小小的日记本,他们渴望能从里面听到孩子的心声,但更多的是想从里面读到孩子的“秘密”

您刺探过孩子的隐私吗?

[微风]

先来听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和儿子班上一个孩子闲聊。男孩问我:“阿姨,我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对吗?”我问他:“你怎么知道妈妈偷看你的日记了?”男孩说:“我就感觉我妈老看我日记,可我一直没有证据。”


​​[微风]

后来,这个男孩为了找到“证据”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有一天,他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您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当天晚上,妈妈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读到这一篇非常感动。等看到最后一句“我把您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时,她找了半天也没看到白头发,就以为是自己弄丢了,赶紧拔了一根白头发,夹在了儿子的日记本里。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微风]

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妈,你又偷看我日记了!”妈妈赶紧狡辩:“我没有啊,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地在日记里夹着吗?”儿子得意地笑了:“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我根本就没夹白头发,这根是你自己夹进去的。”

​​​ [微风]

听了男孩的故事,觉得这男孩很可爱,他的妈妈更可爱。妈妈的可爱背后是对孩子成长的担心,担心孩子出现了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而担心背后,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这么可爱的妈妈,等到孩子上了中学进入青春期,可能就变成“可恨”的妈妈了。

[微风]

很多孩子在“隐私”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和“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微风]

所以,父母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心灵的大门就会从此对父母紧闭。父母应该平视孩子,走近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烦恼,给他们一片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对于孩子隐私,家长要注意一下几点

家长要允许孩子有秘密

​[微风]

进入少年时期的孩子,也开始进入人生的“心理断乳期”。在这期间,孩子的社会经历大大增加了,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内心世界也变得丰富起来,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得到增强,不再总是依赖父母,而是努力寻求和展示自己的小天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对未来的向往,也就有了自己的隐私。

​[微风]

对于孩子的隐私,有的父母如临大敌,千方百计地侦察,比如翻抽屉、看日记、私拆信件等等,甚至有的父母还打骂训斥,逼迫孩子坦白,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也会使孩子产生敌意,变得开始反抗和对抗父母。孩子会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导致父母与子女关系恶化。

​[微风]

理智的做法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也为孩子能深藏一份隐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父母如果采取比较理智的做法之后,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反而愿意倾吐自己心中的秘密。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微风]

尊重孩子的隐私,并不意味着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心理断乳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脆弱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主、自尊意识增强了,但正确的观念还没有建立,想要独立却又不知道如何独立,想自由也不知道怎样才是自由,心理意识复杂又充满矛盾,还不是一个理性的人,所以对于孩子的隐私,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微风]

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以平等的态度多与孩子交流。父母可以谈谈自己年少时代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挫折经历,也可以和孩子谈谈自己小时候的隐私,达到和孩子在情感上的沟通,要在家庭中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把父母当作可信赖的朋友。

​[微风]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自勉能力。即使发现孩子有不良倾向和越轨的思想行为,也不要大惊失色,甚至有的父母太过急躁,会殴打辱骂,这个时候要冷静下来,应该多和孩子交谈沟通,与孩子一起探讨理想、事业、人生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很多道理来,也给孩子时间,让他慢慢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保护孩子的隐私就是保护孩子

​[微风]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可能产生侵犯孩子隐私的行为,所以孩子的隐私更加需要得到特殊保护。父母首先要知道,侵犯一个人的隐私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即使现在尊重孩子隐私是如此公开和普遍,但很多父母仍然无视孩子的隐私保护,这是需要家长思考和反省的。

​[微风]

据一项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中的调查表明:有超过30%的家长经常检查自己孩子的日记和通信,并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一些家长认为他们偷看孩子的日记,才能够了解孩子最真实的状态,然后才能因势利导,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同时不让孩子知道日记被人看过。

​[微风]

这些家长似乎犯了两个错误:第一,采用“侦探”的手段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用欺骗的手段隐瞒自己的做法,无论家长的动机是如何为孩子好,但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是违法的。第二,无论家长做得多么隐秘,孩子肯定会知道的,而且大人们也不知道甚至无法想象,孩子因为隐私被偷看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孩子在被父母偷看隐私之后,也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离家出走甚至更为严重的情况。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和孩子建立信任感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把自己培养成‘间谍’。比如平时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让孩子明白你是值得信任的,值得孩子把秘密告诉你,愿意和你分享。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重新审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细心观察孩子思想动态的同时,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教导孩子。时刻提醒自己,父母永远不是审判官,而是引路人。如何让孩子愿意跟着家长的指引前行,需要在耐心观察、充分尊重、多多沟通理解孩子的基础上,用心去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希望天下的父母们都可以给孩子一点呼吸的自由,那虽然是你的孩子,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需要有自己的隐私,而作为父母,自然应该是第一个尊重他们的人。

动什么也别动孩子的“隐私”,父母谨记


小哥将会不断为你奉献成为优秀父母最精彩最实干最重要的成长课程,为你揭开孩子学习进步与成长动力不足的谜底,让你找到激发孩子潜能,增强自己的根源,掌握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PS:小哥整理了一份非常全面的育儿电子版资料《教育宝典》针对家长教育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常见问题,已经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方法,

如果你想学习可以点击我头像,关注我发私信数字(9)就可以免费领取。

#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大家说##畅谈家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小哥   断乳期   隐私   父母   孩子   日记本   微风   做法   儿子   家长   男孩   秘密   妈妈   自由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