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后,“我不学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

最近各年级的月考成绩陆续出来,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竟然有“我不想学了,反正再怎么努力也考不好”的自卑想法。

为人父母,很理解当家长听到孩子说“想放弃学业”时的感受,说句实话,父母们努力工作,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和前途。

在就业竞争日趋严峻的时候,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不管孩子以后从事哪方面工作,一定的学历、学识和能力都是在本行业晋升的一块敲门砖。

如果在考试之后,孩子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月考后,“我不学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家长绝不能贸然的批评孩子,因为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找不到自己成绩的突破口,如果家长再火上浇油的话,只能把孩子的厌学情绪搞得更糟糕。

处于青春期且毫无人生经验的孩子来说,由于考试受到挫折,而且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点,孩子们就会轻言放弃,在这个年龄段来说其实也很正常,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自己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或者成绩逐渐下降的根本原因。

学习态度的转变: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成功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无完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取长补短,快速成长。

不能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优异而骄傲自满、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挫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必须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在考试中汲取经验,以防再犯同等类型的错误。

拥有乐观豁达的态度,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迷茫和瓶颈期,但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学习方向,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发光点,谁敢说我们的人生不精彩?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上课时间,为什么我们的成绩上不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扪心自问,我真的努力了吗?上课效率真的高吗?平时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学习算作满分100分的话,那么给自己目前的状态能打多少分呢?

找到自己的问题症结点,看到自己与别人不足的地方,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短板,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加以调整、改变。

月考后,“我不学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

考后的试卷分析:

不要把心思都用在试卷的分数上,分数固然重要,但都是过去的事情,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试卷分析上。

清楚自己的得分点和失分点,找到自己失分的具体原因,我认为失分的原因不外乎这五点:

【1】基础

基础两个字说的很简单,但是里面包含所有学科的众多知识点,到底哪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或者对某个解题环节出现疑问,必须找到病因,才能手到病除。

【2】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不管考多少分,孩子肯定是有一定基础的,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不懂,但对于懂的知识点,有没有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或者某个题型稍微一拐弯,解题思路立马处于发懵的状态呢?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肯定是对某类题型的归纳总结能力不足,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运用并不是很熟练。

其次就是做题量,不是说把某个知识点的概念背的滚瓜烂熟就能做对题,特别是数理化学科,理解知识点之外,要把某种题型做到归类对比,通过做题数量提高自己对题型的解题整体把控能力。

月考后,“我不学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

【3】审题失误

题目读到一半,自认为应该是这种题意,但其实自己掉入了题目的陷阱中,遗憾失分。

就算遇到再熟悉的某种题型,也要认真读题,理清思路,慎重下笔。

【4】粗心大意

审题无误,理清思路之后,对于解题步骤要步步为营,千万不能出现“”这道题我会做,但是正负号、加减号、小数点抄错”等低级错误。

选择题是选A,但是涂答题卡的时候竟然涂成了B,或者涂卡串行,导致失分,这是最低级的失分情况。

【5】试卷把控能力

理想的考试成绩,无非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整张试卷的所有题型达到最高分的状态。

切忌因为一道选择题而耽误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的大题时间紧张,错误百出。

说句最实在的话,不会的选择题我们还可以蒙一个,正确率是在25%左右,但是大题的的题目字数多,分数占比重,且思路更加缜密、答题步骤繁琐,需要的时间更多,如果因为某道选择题耽误太多时间,导致自己会做的大题都没有时间去做的情况下,最后连蒙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发下试卷之后不要着急做题,利用3到5分钟的时间看遍整张试卷,根据自己知识点的储备情况,统筹全局,因为考试不是看你某个题做的多精彩,而是看的整张试卷的总分。

月考后,“我不学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

学习方法的总结: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如果连最基本的预习、复习、错题本积累、每周的学习总结、试卷分析都做不好的话,又谈何学习方法?如何会有提高成绩的捷径呢?

课堂效率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预习复习等课下下工作都是为了更好的辅助课堂学习,听课要学会记重点,不是说重点光写下来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思考,思考,思考。

老师说这么做的时候,要想到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如何把这类题型做好归纳总结?如果遇到这类的题型,一共有哪几种解题思路?

也就是说把某类题型涉及的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绝不能就题论题,因为这样的结果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同类型的题目稍微一转换,可能又错了。

不要光看题的表面,更应该看到每道题背后的知识点,或者每道题背后所涉及的几个知识面,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及出题方向,才能从“会做题”到“会出题”的完美蜕变。

月考后,“我不学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办?

慢慢的就会总结出每个知识点的出题方向,从做题人到出题人角度的转变,某个知识点应该从哪几种方向出题?能怎么出题?应该考察学生们什么样的做题能力?

从知识点的学习,到重点的归纳总结,再到出题方向以及考纲、考点的深入了解,想不拿高分都很困难。

在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的时候,偶然间在网上看到高途课堂的名师特训班,里面的很多老师都是清北毕业的高材生,甚至各省的学习状元,里面会分享很多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对于没有学习方向的孩子或者成绩处于瓶颈期的学生,特别实用。

高途课堂小初高名师特训班 ¥9 购买

平时的考试只是对最近一段学习的总结,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代表我们的最终的学习成果,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长处,才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如果目前孩子对学习感到迷茫和无助,建议家长点击以上链接,了解一下高途课堂的名师特训班,肯定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大有学问#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欢迎您的评论、关注和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家长   知识点   题型   选择题   学习方法   归纳   试卷   月考   课堂   思路   不好   方向   成绩   努力   能力   孩子   时间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