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在所有学学科的辅导之中,数学应该是大部分家长都认可的在短时间内提分最快的学科,不可否认,如果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归类总结能力,数学提分的速度确实比其他学科相对来说要快一点。

但前提是掌握到数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会学才是本质,如果数学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想通过课下辅导提高成绩,那也是枉然。

数学学习一定要避免“就题论题”的思维,比如很多孩子在做某个题型的时候,偶然间做对了一道题,就认为这类题型都会做了,其实不然。

就像演员做了10遍动作,只有3遍接近完美,这不能代表演员对此类动作熟记于心,而上台表演问题的时候,更不能说紧张、粗心大意了,道理都是一样的,偶然间的小成功,不代表真正的完美。

就算有再多的时间,也不可能把所有数学题都做完,题是无限的,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我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像学习“点、线、面”一样,知识点也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把某些知识点“串联”理解,也就更能发现数学的乐趣。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不懂就要问,学习不丢人。

在学习之中,很多孩子对于疑难问题不好意思向老师询问,也很少和同学交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也许认为向老师询问讲过的知识点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向同学请教的话,也许更加的显得“不聪明”。

任何人学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及时的请教他人,以求得到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习,有什么可丢人的呢?不懂装懂,不好意思去请教才是丢人的,这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也许针对某个题型,我们只会一种解题思路,如果课下时间充足,完全可以和同学交流,看看其他人对此类题型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或者方法,就算别人没有更好的解题步骤,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无异于又复习了一遍,对我们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肯定是有帮助的。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学习数学一定要有“刨根问题”的精神,当老师讲解步骤的时候,不能仅做“追随者”,要针对做题方式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来龙去脉和考点内容,在考试中做题才会更加顺畅,如履平地。

数学如何更好的归纳总结?

以二次函数学习为例:

二次函数为载体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其图形复杂,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对这类题,常规解法是先画出平行四边形,再依据“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来解决.由于先要画出草图,若考虑不周,很容易漏解.但借助探究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公式来解决这一类题,会简单明了许多。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一、两个结论,解题的切入点

数学课标,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没有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也没有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公式,我们可帮助学生来探究,这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

线段中点坐标公式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x1,y1),点B坐标为(x2,y2),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二、两类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例析与反思

三个定点、一个动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例1 已知抛物线y=x2-2x+a(a<0)与y轴相交于点A,顶点为M.直线y=x-a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B、C两点,并且与直线AM相交于点N.

(1)填空:使用含a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点M与N的坐标,则M( ), N( );

(2)如图4,将△NAC沿y轴翻折,若点N的对应点N′恰好落在抛物线上,AN′与x轴交于点D,连接CD,求a的值和四边形ADCN的面积;

(3)在抛物线y=x2-2x+a(a<0)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P、A、C、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反思: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可设出抛物线上第四个顶点的坐标,运用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公式列方程(组)求解.这种题型由于三个定点构成的三条线段中哪条为对角线不清楚,往往要以这三条线段分别为对角线分类,分三种情况讨论.

两个定点、两个动点,探究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例2 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A(-1,0),B(3,0),C(0,-1)三点.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Q在y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要使以点Q、P、A、B为

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点P的坐标.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反思:这种题型往往特殊,一个动点在抛物线上,另一个动点在x轴(y轴)或对称轴或某一定直线上.设出抛物线上的动点坐标,另一个动点若在x轴上,纵坐标为0,则用平行四边形顶点纵坐标公式;若在y轴上,横坐标为0,则用平行四边形顶点横坐标公式.

该动点哪个坐标已知就用与该坐标有关的公式.本例中点Q的纵坐标t没有用上,可以不设.另外,把在定直线上的动点看成一个定点,这样就转化为三定一动了,分别以三个定点构成的三条线段为对角线分类,分三种情况讨论。

数学成绩想有所突破,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有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二次函数在考试中占分比重较大,如果把二次函数的考点和解题思路做好归类总结,只要碰到二次函数和平行四边形交叉的综合题,我们都可以从这几个思路来入手,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高途课堂的名师培训班,里面的授课老师很多都是清北毕业的高材生,会分享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数学如果掌握到一定的学习方法,相对来说要比其他学科提高成绩更容易一些。

高途课堂小初高名师特训班 ¥9 购买


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多交流,必须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掌握到了学习方法和技巧,那么数学成绩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如果孩子们对数学学习处于迷茫期的话,家长可以点击以上链接进行了解。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纵坐标   数学   方法   对角线   线段   中点   抛物线   知识点   题型   学习方法   顶点   坐标   归纳   公式   函数   思路   成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