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我(一)

转眼已是人过半百,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首,感概万千。

70年代的我们,小时候是真穷啊。记得那时候的我们,教室里坐了两个年级,老师给一个年级的孩子上完课,再给另一个年级上。老师是住在办公室后面的小房子里。教室里的玻璃窗是破的,夏天,雷雨来临时,我们要躲到另一边去,雨水会撒进教室。冬天,我们需要带一个火炉放在脚下,否则教室里跟冰窖一样。天气好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到墙根晒太阳早读,我们用诸暨话大声朗读课文,现在想想觉得挺搞笑的,但是那时候我们异常认真。

我们也举行比赛,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去区里参加数学比赛,好几个同学得了奖,只有我没有,老师自己给我发了奖品,说到了三年级,她就是班里最优秀的孩子。我这一句话记了一辈子。四年级,我们去区里参加快板比赛,但是比赛前一天,我打摆子,盖了被子,直发抖,错过了。

我们的老师,每个星期要检查我们的指甲,牙齿,和个人卫生,太脏的会被“领”出去,也会帮助我们剪指甲。

小时候,也常常听大人笑话我们的老师,老师们多数也是村里的村民,因为去参军回来,当了老师,所以文化不高,也就小学毕业。乡里每一年好像也要组织老师们进行考试,而老师们常常是三个人才考了一百分,成为村民们谈笑的笑资。

但是老师们工作异常认真,我们每天的朗读声一样清脆响亮,我们的基础知识也一样的扎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摆子   诸暨   半百   冰窖   墙根   快板   乡里   火炉   玻璃窗   小时候   异常   年级   老师   组织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