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辩题「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你会怎么选?

不富裕怎么定义?

多不富裕算不富裕?

这个题根本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家长该告诉孩子家里真实客观的经济情况。

但是不该贴一个不富裕的标签。


“不富裕”是一个带有金钱焦虑的主观判断,是一种负面的思维。

很多自以为不富裕的人,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还不错的人。

就像不漂亮、不聪明、不可爱、不优秀……

都是很主观的。


一旦给了孩子家里不富裕的印象,就会给孩子打上一辈子金钱焦虑的烙印。

孩子的印象中就会是对“不够”“不富裕”“没有”的恐惧,而不是对已经拥有的珍惜和满足,和会更好的相信。


我跟我弟从小就觉得我们家是穷人。

我弟从毕业以后就月薪过万,但是到现在都在为我们是穷人而深深的恐惧和焦虑。背负了很沉重的心理包袱,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对不起家人,改变不了家人贫困的生活状况。

我当初辞掉了月薪过万的工作,觉得远远不够照顾家庭,于是带着对金钱的焦虑和恐惧去创业,辛苦得一塌糊涂,也失败得一塌糊涂。

因为觉得我们是穷人,所以即使我们一直都月薪过万,但是前几年房价还不像现在的时候,也从来没考虑过买房,也没有理财的意识。因为觉得穷人不配,觉得害怕。

我会报复性消费,月薪6000的时候,会在一天之内花光买衣服包包鞋子香水,大部分后来都用不上,因为觉得打折,觉得要拥有那些轻奢才不算是穷人。月薪10000的时候,会在一天之内花光买化妆品,后来过期了一大半,因为觉得打折。

批发式购物,不是买自己需要的,而是买害怕不够的。


事实上呢?

我们家一点都不穷,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而已。虽然算不上中产,但是比平均线应该是超过了的。

父母一直都是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家里有房有车,从小我们需要的都会尽量满足,从来没有在金钱物质上亏待过我们。我们很早就拥有了小霸王学习机、电脑、随身听、MP3。小时候的零花钱,上大学以后的生活费,都是够的。尤其对女孩子的我,更是富养的。

可笑吗?

但是我跟我弟说我们家不穷,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我弟到现在都是不信的。


这些主要归功于我妈。当然我爸也功不可没。但是这一篇主角留给我妈。

我妈从小到大,都在不遗余力的用言行给我们灌输,“我们是穷人”“我们很惨”“我们不配”这样的价值观。


小的时候,我妈带着我们在楼下玩,我吃的零食掉了一根在马路上。公共场合,我妈让我捡起来吃掉。我不想捡,我害怕被人看到,但是我妈还是逼着我捡起来了。那一刻被羞耻吞没的感觉,我一直记到现在。

那时候我大概六七岁,可是已经丢了尊严。


因为大人总是说家里穷、没有钱,所以我格外懂事格外乖,整个幼儿园和小学,我几乎没有吃过零食,我只有馋到不行的时候,才会小心翼翼的要一包一毛钱的玫瑰丝,哪怕我更喜欢吃的是两毛钱的海带丝。在学校的时候会很自卑,因为我从来不去学校的小卖部shopping,完全不知道当时流行的零食是什么,跟小朋友们社交都没有共同语言。

过年的压岁钱也从来不花,想留着改变家庭生活。我舅有一次给了我五块钱,我放了半年,跟我妈说拿去给家里买肉。

现在想想才知道,大人根本不是缺一点零花钱给我,大人只是以为我只是乖只是懂事而已。

他们不知道我是不健康的压抑和控制,也不知道在未来会有更严重的反噬。


初中的时候,我妈过生日,中午放学,我特别开心得骑着自行车去城中心的礼品店,用我攒的零花钱,精心挑选了一个很漂亮的胸针,然后满心欢喜得赶回了家。我以为我妈会很开心,可是我妈黑着脸骂了我。她以为我把自行车弄丢了,所以迟迟不到家。

那时候我大概十一二岁,可是我知道了,我的感情没有钱重要。


有一次我妈出去旅游,走的时候忘记带钱了,旅游回来以后跟我们说,她什么都没买,什么都不敢买,因为没有钱,只买了一点最便宜的纪念品,其他人都嘲笑她。

我听完觉得好难过啊,我要赚很多钱保护妈妈,永远都不让她被人嘲笑。这种难过深深得烙在了潜意识里。

可是后来长大以后又跟我妈聊起了这件事,她说她自己没觉得这件事有多难过,她就只是单纯忘记带钱了而已,其他人也没有很严重嘲笑她,她只是随便说一说而已。


我们从小到大会经常吃变质的食物,用的东西永远都是过期的。讽刺的是,不是我们买不起,而是因为买得太多。因为我妈有囤积癖,所以我们就只能吃在冰箱里面放了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食物。因为我妈害怕涨价,害怕以后不打折。

做饭也是一次性会做几天的饭,因为害怕不够,害怕吃不饱,然后永远都吃的是剩饭剩菜。而且剩饭剩菜是不放冰箱的,因为冰箱太满了。满到又买了个冰柜,也还是不够放。

扔是不可能扔的,因为生命和生活质量没有这些物质重要。

所以我们一边要吃变质的东西,一边要为了将来他们得消化系统癌症或者食物中毒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买东西,不论大小,我妈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花了多少钱?永远都会问。

所以原本就有金钱焦虑的我们,会时时刻刻被提醒,我们缺钱,我们买不起,我们钱不够。

不管我们的实际收入如何,我们总是会觉得,我们不配对钱有安全感,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我们不责怪父母,我们可以理解他们,除了他们自身的经历,还有年代烙印。

只是我们太累了,我们想保护好你们。


推荐大家一本书。

《奇葩说》辩题「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你会怎么选?

物质的匮乏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匮乏感。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见多了拼命工作,即使年薪几十万,也摆脱不了焦虑的中年人。


不论家里的经济状况如何,诚实客观的告诉孩子,不带情绪不带偏见。

如果真的状况不好,就告诉孩子原因和对未来的规划。

孩子的理解力要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


如果父母焦虑,就先治好自己的焦虑。


不要抱怨,不要给孩子倾倒情绪的垃圾。

孩子的共情能力也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


富裕是一种心态。

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可以选择感激已经拥有的。

都值得拥有满足感,都值得从容的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富裕   花光   家里   孩子   都会   剩菜   剩饭   奇葩   零花钱   月薪   焦虑   零食   穷人   冰箱   害怕   金钱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