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家长表示早该如此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放学时间最晚不会超过4:45。无论是小学一年的学生还是初中三年备考中考的学生,都会有统一的放学时间。但一直以来,这个放学时间会让很多家长产生担忧。

在很多城市中,学生的放学时间和家长的下班时间不吻合,很多家长根本无法做到接孩子放学,如果家里有老人可以帮忙照看就还好,对于那些没有人帮忙的家庭来说,孩子的放学会充满非常多的安全隐患。

其实,之所以会把家长的下班时间和学生的放学时间错开,就是出于对交通问题的考虑,如果所有职工和学生同时放学通勤回家的话,那么即使所有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也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无论哪个城市的道路都不能支持如此庞大的交通人流的。

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家长表示早该如此


中小学放学时间却成为家长最犯愁的事情

课后看管班应势而生,虽然用处不大但家长不得不选择

就是因为考虑到众多家长没有时间接孩子放学,也不能让学生自行回家,毕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会充满诸多意外,哪怕是最小的意外一旦出现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市面上就应势而生很多所谓的课后看管班,学生来到看管班之后,有相应的老师看管学生们自觉完成作业。

但问题就是出在了要求学生自觉完成作业上面,课后看管班就只提供一个写作业的环境,而不能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方面提供帮助。因此会让很多家长抱怨,每天就是帮忙把学生接到看管班,然后就放任不管了,经常会出现在看管班不写作业的情况,真不知道这个看管班的意义到底在哪!

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家长表示早该如此


中小学生没有时间的紧张意识,放学后时间被白白浪费

一般情况下,中小学生的作业最长不会超过1.5个小时就能够完成,所以对于放学之后的时间会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往往中小学生会觉得一天的学习就已经足够劳累了,写作业是自己最后的底线,作业完成之后,自己就有足够的理由放松享受了。

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等到三年级之后,这样的想法就不太应该了,毕竟在三年级之后,小学就要加设英语科目,虽然难度不大,但为了将来的英语发展还是非常关键的,不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岂不是要落后于人了?

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家长表示早该如此

如今,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

针对家长群体的种种担忧,教育部下发了相关通知,通知中提及了中小学延时放学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个全新的名词叫做“延时服务”。简单地说,中小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偿看管服务,在此期间,家长凭意愿为学生报名,但只提供看管服务,不提供补习及辅导服务。

这样一来,很多家长来不及接孩子放学的情况就可以得到适当地缓解,毕竟学生对于学校和老师会有天生的畏惧感,要比课外看护班的效果要好。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进入到试验阶段,成为“第一次吃螃蟹的人”,为学生们提供切实的福利。

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家长表示早该如此

对此“延时服务”,家长们的态度仍有分歧

支持的家长拍手叫好,觉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浪费时间的问题

其实在中小学阶段,只要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的话,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完全掌握,所以只要是解决了学生们浪费时间的情况,学习成绩就可以相应地得到改变。而学校提供的延时服务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

反对的家长:延时服务的时间有限,还是不能和下班时间完美衔接

在已经提供延时服务的中小学中,最晚的放学时间不会超过5点半,这对于朝九晚六的家长们还是无法接孩子放学,所以在他们眼里,学生5点半放学和4点半放学几乎没有差别,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弊病。

教育部“新通知”,中小学放学时间或将延后,家长表示早该如此


中立的家长:延时服务的收费标准差异很大,是不是应该有所界限?

正是因为延时服务这项活动没有统一要求,所以部分学校是任凭自愿参与活动的,所以对于延时服务的收费标准和放学时间都无法做出一个界限,并且这样效仿社会机构的行为也算是首次尝试,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今日小结:

你所在的城市中的中小学有没有提供延时服务呢?如果提供了的话,效果怎么样呢?如果没有提供,你觉得有没有提供的必要呢?这项服务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欢迎分享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中小学   家长   通知   时间   教育部   作业   英语   课后   中小学生   老师   情况   孩子   小学   交通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