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记不记得前段时间有个女孩考上了北大,老师们走了几十里山路去给她庆祝,结果她报考了北大的考古系,引发了一系列网友争论的新闻?


有些网友说孩子太理想化了,这种家庭情况应该去学金融啥的,学个考古毕业能干嘛?现实分分钟教会她做人。


结果被无数人抨击,各大博物馆和考古单位更是纷纷给女孩寄送礼物,鼓励她为梦想加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团宠小师妹”。


当时的新闻看过就算了,除了感慨一下现代人的现实与浮躁之外并没有细想太多,结果没想到一场类似选择的争论居然在自己家上演了。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我最喜欢的小侄女考上了复旦。


全家都无比开心,我打开大哥的微信对话框,第一句话就是:“来来,出来喝酒!!必须好好庆祝一下。”


侄女是我看着长大的,听到她考上的心情真的就跟自己家娃考上了是一样的,特别特别兴奋,平时滴酒不沾的我也跟着大哥嫂子开了一瓶红酒慢慢喝起来。

我对大哥说:“值得纪念啊,这个绝对是你最开心的一天了,以后就算你闺女结婚你都不会像今天这种纯粹的开心的!”

大哥也点头:“是啊是啊,特别特别开心!”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酒过三巡,说起侄女的专业选择了,大哥说:“她那个分数应该是可以上北大的,当时我建议她去北大,结果没有她喜欢的专业,她非得报复旦,但是现在复旦这个专业也有三个选择方向,我希望她选A,但是她选B。”

我说B也挺好的啊,现在都挺热门的。

大哥叹气:“得考虑就业啊,得考虑以后的发展方向啊,得吃饭啊……”

我也是喝的多了点,当时就反驳:“她都考上复旦了,她要考虑什么就业啊???这种大学出来的,只要专业素质没问题,毕业哪里不抢着要?”

大哥说:“那不也有好坏的分别么?稳不稳定,累不累,赚的多赚的少……”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我太不乐意听这个了:“大哥,咱们往大了说,清北复交出来的孩子,算不算中国顶尖的人才了?就这批孩子,毕业出来,不考虑国,不考虑民,不考虑人类未来,不考虑个人梦想,不考虑专业发展,不考虑突破自我,就考虑赚多少钱,稳不稳定,有没有五险一金,像话么?这个国家还有希望么?只要专业素质过硬,谋生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啊,他们应该去追求更远的目标更大的理想,应该去考虑个人价值如何实现给社会做什么贡献吧!”

“咱再往小了说,咱家这个条件,你和嫂子都是稳定单位有保险有退休金,咱需要孩子毕业赚多少钱回来养家么?不需要吧!那我们干嘛要剥夺孩子追求梦想的权利呢?她就算以后赚的少一点,以后两袖清风,那是她喜欢的专业喜欢做的事情,总比满身铜臭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好吧。”

大哥笑:“你都快40了,你是咋能这么理想化的呢?”

我说:“就因为我快40了,所以我才羡慕年轻人,才尊重年轻人,我不觉得我的年龄积累的这些经验能给他们指什么路,他们以后面对的世界和我们也许完全不一样,我更不想代替他们做选择,因为他们有做选择的权利!”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说到这里,我忽然有点鼻酸,我说:“大哥,你说咱家孩子努力学习,考的这么好,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不就是给了自己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做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么?我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如果是轩辕,他们未来学习好的可能性很小,也许是职业技术学校,也许更好一些,上个三本,那个时候,我去和他们一起考虑,以后怎么谋生怎么赚钱怎么稳定是应该的,可是复旦啊……孩子考到这个程度基本是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咱们为啥还要去限制她呢?哪怕你心里认定了孩子走的路会撞南墙,那她也应该拥有撞南墙的权利,也许撞破之后是更精彩的世界,是完全超出你想象的空间!”

大哥沉思良久,点了点头。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大哥走后,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有为侄女开心的兴奋,也有想到自家孩子成绩的心酸,更有很多五味杂陈的思绪在脑海里纠缠。

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孩子经常会问,我们也经常回答:“好好学习长大能赚很多钱啊,可以住大房子,可以去旅游,可以买你最喜欢的各种玩具……”

在我们这些普通阶层,拼不了权利拼不了阶层的父母心里,孩子学习的价值更多的也基本是找好工作、赚钱谋生、突破阶层、最好是稳定企业、五险一金、无失业风险,通常情况下,老师医生公务员是首选。

对于物质的焦虑,成为我们督促孩子学习的主要动力。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但在这种焦虑之下,传递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他们是否能真的理解知识的价值?探索的乐趣?他们是会勇于挑战还是会胆小谨慎?他们的视野,他们的见地会不会因为我们的狭隘而受限?

我们经常会讨论“穷养”还是“富养”,其实穷富不在于金钱上的差距,更多在于眼界和胸襟,当我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处处担心处处限制,总担心他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总想帮助和控制孩子,这份焦虑就会慢慢的传染给孩子,让他对自己也丧失信心,让他也失去了挑战的勇气和试错的激情,那才是将孩子逼到了穷途。

如果一个孩子从北大毕业出来,依旧坚持想找一份朝九晚五坐办公室一眼能看到退休的工作,那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孩子考上了复旦,我却和她爸吵了一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复旦   孩子   侄女   多少钱   阶层   焦虑   北大   大哥   权利   事情   现实   稳定   价值   喜欢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