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毁掉“内向”孩子的,是“自卑情结”


前几年去参加女儿班里的开放日活动,班里另一位妈妈忽然找到我问:“你就是甜甜的妈妈吧?”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想着莫不是女儿欺负人啦?那位妈妈接着说:“总听西西在家说起你们,你女儿真不错,那么大方。”

我听完,松了口气,但紧接着我就在她的脸上读出了担忧的神色,浅聊了几句,才发现她的女儿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一直让她颇为担心。

班里才艺展示,她女儿不喜欢;

带到亲戚朋友家里,也不主动叫人;

院子里小朋友一起玩,女儿也总是先在旁边默默地看,等人家都要回家了,才好不容易跟一两个同伴说了几句话。

“唉,再这样下去,上学可怎么办……”

我听着那位家长的描述,又看着座位上正聚精会神听老师讲故事的小女孩,感觉母女两人就像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1.

内向,让家长陷入“滑坡谬论”的焦虑


在央视纪录片《零零后》里,有个叫锡坤的孩子,他的妈妈因为觉得内向不好,为了让他变得外向,不停地强迫他去表演。

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几个这样“内向”的小孩,站在人群之中不怎么说话,稍有不慎,就会被遗忘甚至遗漏。

一个班级里,当人人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在老师面前多一点存在感以“受到重视”,这样内向的孩子,似乎就成了“空气型”学生。

不爱主动举手,不能大声讲话,不主动跟同伴玩耍,感觉做事永远不积极……

上学的时候就不被重视,有问题老师也不会发现,上班了在工作单位没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更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

家长们为此焦急不已,强迫报班、强迫“合群”,美其名曰:“不这样做,以后孩子得因‘内向’吃多大的亏!“

你有没有发现,在一个明明未来还有很多可能的六岁孩子面前,父母竟然一眼就看到了头,孩子还没怎样,父母就把自己的孩子“写”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这种“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思维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滑坡谬误”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使用连串的因果推论,却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长们常说的: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扫大街!你难道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我遇到过一个小学老师,她因担心孩子过分内向而受欺负,所以从小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小主持人、小模特班、英语班……可是孩子还是不喜欢开口说话。

作为老师的她十分焦虑,每每看见孩子出门连叫人都不会,就只能一边指责孩子没礼貌,一边尴尬地冲别人赔笑,每每看见孩子站在台上一言不发的样子,就掩盖不住满眼的失望,字里行间都是与别人的比较。

她问我孩子再这么内向可怎么办的时候,那个孩子就在旁边瞪着小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可是我后来私底下跟她说,父母这样的焦虑,本身就是一种“贴标签”式错误,孩子明明很好,在父母眼中却是各种“不行”。


2.

“内向”不会毁掉孩子,但“自卑”会


我发现在向我咨询孩子问题的家长里面,讨论“孩子内向怎么办”的家长远远大于“孩子调皮话多怎么办”,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源于社会认知的错误导向。

不得不承认,现在对于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人有一种更便捷的“偏袒”,最典型的例子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理论”。

有的家长似乎吃过不善言辞的亏,所以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而有的家长很自信,就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唯唯诺诺”。

但是,当巧舌如簧的人多了,许多人好像更喜欢与那些不善言辞但勤恳踏实的人交朋友,领导更喜欢选择这样的人做员工,员工更喜欢与这样的人做搭档,并不是他们“好欺负”,而是这样的人似乎工作效率更高,待人也更加诚恳。

因为我们都过了用耳朵听的年纪,我们更青睐于眼睛看到的事实,员工是这样,领导也是这样,我们不会选择一个只会画大饼的单位,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造成一个人获利的原因有很多,短时间内也许听得是“漂亮话”,但论长久发展,还是得靠一个人最根本的品质,例如好学,例如坚持,再或者,是善良等等。

而这些品质,跟你外不外向,一点关系都没有。

父母长期的焦虑,会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导致孩子自责、自卑、自我怀疑……

就像那个向我咨询时满眼失望的家长,那个自己妈妈看自己就像看待心理不正常孩子一样的小女孩,她将来对自己评判,会因父母的否定而自我否定。

上学的时候,我的同桌就曾是个学习好家庭条件好,但从骨子里透出一种自卑的人,因为从小内向,面对家里人的强势,导致她成为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女孩。

所以内向不会毁了一个孩子,但自卑是真的会。


3.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特点,不分好坏


面对“内向”的孩子,我们其实更需要辨别的是孩子究竟是“身体因素”所致,还是单纯的性格问题。

我曾见过一个6岁的男生,他有中度的感统失调,具体表现为经常漏听东西、记不住别人说的话、怕生、怯懦、注意力不集中等。

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来说,尽管他们已经很努力去控制自己,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这时父母的担忧是没有用的。

家长只有抓住感统训练的弥补期(6-12岁),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多沟通、多运动、多放手,才会让孩子渐渐得到提升,而且这个恢复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

但如果只是性格上的内向,那我想说,性格不分好坏。

在第五季的奇葩说里,颜如晶有过这样一句话:“好多人都不相信,有人是真心不想合群的。”

她曾不止一次为“内向者”发声,希望这个世界能更多更快地去接受内向的人,我觉得,这个世界的包容性已经越来越强。

我们发现内向的孩子通常更加细腻沉稳,更具有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如历史上很多名人:爱因斯坦、亚伯拉罕.林肯、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等等。

我们开始明白性格内向,无关乎胆大胆小,无关乎有没有礼貌,它只是一种性格特点,而且是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并不该成为一个贬义词。

这世界上有相对外向的人,就肯定会有相对内向的人,就像在一条产业链上,有的人负责销售,有的人负责研发,大家各自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既然社会都认可这样的人,父母为什么不能去肯定一下自己的孩子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曼德拉   自卑   孩子   谬误   这个世界   班里   焦虑   情结   滑坡   主动   性格   家长   父母   女儿   妈妈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