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当我们一直赞美优秀,那么一个孩子就需要掩藏自己的不优秀。当我们鼓励勤奋,一个孩子就需要隐藏自己的懒惰。当我们说听话是好的,一个孩子就需要隐藏真实的自己。很多父母觉得我没有干涉孩子,孩子为什么这样要求完美?孩子现在成绩特别好,可是不愿意上学,我都说了考什么样都行,孩子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普通呢?

没有几个父母会接受自己的孩子普通,怎么塑造一个孩子永远是最畅销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厌学,可是家长还是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而不是探究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曾经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都成向家长求助过,也都跟父母说过,我想做心理咨询。可是多数父母会觉得矫情,你什么都挺好,为什么要做这个咨询?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真正等到孩子发病了,甚至是辍学了,再想给孩子做心理咨询,多数孩子已经拒绝了。因为孩子的心中说,我曾经一次一次的求助于你们,可是你们从来没有关心我的心里。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内心已经变成无力无助,没有谁能解决了我的问题,包括咨询师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

因为很多孩子此刻已经患上了各种神经症,有的甚至出现抑郁症、甚至各种精神问题。所以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出现问题,总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想解决问题背后的原因。

有的孩子一直选择吃好吃的,每天吃几顿饭?原来不挑剔,现在变得非常挑食。有的孩子会疯狂的购物,有的孩子会吸烟,有的会喝酒,有的孩子会选择谈恋爱,可以和不同的异性交往。有的网贷,有的赌博。表面上不一样,可是背后隐藏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自己太焦虑,另一方面儿自己需要被看到。我做不了最优秀的,我也要做最邪恶的,总之我要让别人看到我是和别人不同的。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长期的遭遇压力和痛苦,一个人就会选择逃离和逃避。

一个过度控制的家长,或者说一个过度保护的家长,就不会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孩子小时候没问题,小学没问题,很多到初一、初二就开始出现心理问题了,有的开始辍学,有的开始激烈的反抗。

为什么听话孩子会做出完全相反的行为?因为孩子认为自己一直被家长绑架,所以别人玩游戏的时候我要学习,别人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我也要学习。而且别的孩子有选择,自己是没有选择的,自己即使选择某样东西,如果父母明确的反对,几次之后自己也就不要求了。

然后父母会有一个错觉,我的孩子是听话的,我的孩子是懂事儿的。所以越是懂事的孩子,越容易出问题。即使现在不出问题,高中、大学、甚至结婚之后,也是会出问题的。

这种情况就像夫妻双方刚谈恋爱结婚的时候,一方选择强势,另一方选择忍让,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两三年开始,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不要认为这只是孩子的问题,大人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这时候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孩子这样恨父母,婚姻中的双方为什么那么怨恨对方?每个人都是以爱着的名义去做事,如果我们不允许别人有独立的思想,那就是扼杀,无论你对他多么好,他都会怨恨。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二、不接受此刻的自己,不接受此刻自己看到的世界,才需要幻想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一个原来那么优秀的人,学习总是前几名。甚至自己都没有多么努力,自己就非常优秀。这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可是随着学业的加重,只有聪明是不行的,一定要加上努力。可是对于聪明的孩子来说,努力是自己欠缺的。

因为在聪明的孩子眼里面,努力的孩子都是笨蛋,他们取得的成绩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是一直靠死学硬背得到的成绩。这种成绩我认可不要,我一定要用聪明来展示我的成绩,展示我的与众不同。所以当自己拼命努力成绩上不去的时候,或者拼命努力成绩上去了,自己又害怕下一次落下来。

一个人只接受自己聪明,不接受自己是一个笨蛋。一个人只接受自己的优秀,不接受自己的普通。当现实中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是接受不了的,这时候才需要逃避。有很多学习好而且厌学的孩子,他们一面说自己爱学习,一面自己走不进教室,拿不起来书本,实际上自己是讨厌学习。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三、一个大人需要谎言,同样情况一个孩子也需要谎言,因为谎言让我们选择不看现实。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撒谎?因为他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他需要撒谎。当撒谎习惯了,大事儿小事儿都会撒谎。我咨询中遇到一个40多岁的女领导,说她和我说她无论什么事情总会习惯性撒谎,自己也知道自己用不着撒谎,可是自己的无意识已经形成习惯了。

咨询中遇到一个有钟情幻想的女孩子,她的妈妈来到我这里咨询。说自己的女儿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在日记中大姐特写一个男人是多么的爱自己。两个角色反复对话,而作为男人的角色,会更炙热的追求她,给她种种承诺。实际情况是女孩追求男孩,可是男孩子不同意,女孩子很优秀,她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才需要妄想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痛苦,填补那个匮乏的没有价值感的自己。

女孩子一面上大学,一面上夜店陪酒,以此展示自己是了不起的,别人做这些事情会隐藏起来。可是这个女孩子会把自己吸烟喝酒,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来张扬,以此展示我是了不起的。给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价值感,或者说高自尊,追求自己的优越感,她总会需要让别人看到。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所以对于有妄想的精神疾病的患者,幻想也疗愈自己的良药。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对于那些疯狂购物,甚至追求吃喝玩乐的患者,他们内心都隐藏了太多的焦虑和恐惧,或者说太多的无能为力。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才会消失。否则外在行为都是焦虑的良药,当他焦虑的时候他就吃饭,有的焦虑的时候就吸烟,有的就喝酒,有的就会网购。

我们因为了解我们才能帮助到他们,否则我们只是批评,我们只是认为他是错的,父母是完全对的。我们总要去改变孩子,而不是要改变自己。我们只看到他有病了,而看不到自己有病。因为可能我们是教授,我们是领导,就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固守着自己的绝对,也是一种固执。

我咨询中的经验,一个妈妈咨询,不但孩子会改变,婚姻关系也会改变,甚至是同事关系都会改变。因为一个方法变了,我们会把这种方法推广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跟孩子出现问题,说明我们婚姻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在和同事和社会交往中也会有问题。这个不是特例,而是具有普遍性,只需要你有勇气,面对不能允许错的自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你的世界才会由荒芜变成美丽的花园。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父母的批判是无效的,越纠正越逆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父母   孩子   都会   厌学   优越感   偏差   焦虑   听话   谎言   女孩子   聪明   家长   成绩   努力   优秀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