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这也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大家在骄傲之余也比较好奇和担忧,3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待上3个月,在太空失重的状态下,航天员们会遇到哪些健康问题吗?他们能克服不?

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有哪些?

在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够脚踏实地走路,同地球不同,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失重状态,就像掌握了某种“神功”,可以漂浮在空中。或许在很多小朋友看来,能够漂浮是一件特别神奇且令人向往的事情,但正是由于失重,如果待的时间比较长,会给航天员们带来各种健康问题。

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首先,容易出现肌肉萎缩。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年人或病人由于经常不活动,最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由于太空是失重环境,在活动的时候基本不需要肌肉发力。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你天天走路都是飘着的,压根不需要发力,长时间不用肌肉发力,久而久之自然肌肉也就会退化、萎缩。

据了解,长期进行太空活动,肌肉丢失的质量将达到50%,短期则会丢失10%-20%。

其次,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如果说失重状态导致肌肉萎缩还能理解,但为何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呢?还是跟失重状态有关,在重力丢失的情况下,成骨细胞所受的刺激降低或者消失不见,而破骨细胞依旧如此如常。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被打破,慢慢地,骨骼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从而出现骨质疏松。

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另外,航天员还将面临心血管等问题。在失重的状态下,人的血液将涌向大脑和上身,血液的粘稠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出现头部发胀、嗅觉和味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头疼、血压异常等情况。

都说航天员是经过千挑万选才脱颖而出的,太空环境如此艰险,还真真是一般人无法胜任的,3位航天员不仅要克服重重困难,还要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足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异于常人。

但即便身体素质过硬,但是在太空失重的状态下,也依然会遇到上述所说的问题,那么在太空中,航天员们都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呢?

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坚持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法宝”

运动使人健康,在太空中也不例外。在没有进入太空之前,航天员们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以便能够适应太空的环境,比如一对一训练、低压舱训练、水槽训练等,对于航天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的考验都较为艰巨。

进入空间站后,还有专门的区域让航天员们锻炼身体,据了解,航天员可能会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锻炼。

只有进行积极的力量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才能让他们将失重状态下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

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很多人比较好奇,走路都漂浮,那又该如何运动呢?从传回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宇航员们的运动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

在拉力器、企鹅服、套带、自行车功量计、隔振跑台等设备的帮助下,宇航员们就能开开心心地锻炼啦。这些设备都是经过特殊设计,能够将他们套在上面,以防飘起来。

通过锻炼上肢、肩部、下肢等部位的肌肉,就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宇航员们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对抗失重的环境。

失重状态下,看了航天员面临的健康挑战,才知道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多好

总而言之,“飞天”不仅是一种骄傲,更是国家强盛的象征,在这些繁荣背后,是无数人在为之努力,生命不止,探索宇宙的奥秘的脚步就永不休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航天员   量计   身体素质   飞天   拉力器   多好   健康   宇航员   空间站   太空   肌肉   细胞   血液   好奇   状态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