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戳痛人心的话,揭示一个残酷事实:我们还是太穷了

文 | 阿呆爸


1


“中国人均年收入3万,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


两会开完了,大家也记住了这句有点戳痛人心的话。许多人不信,觉得怎么可能这么低。


有什么不可能?我是信的。


无论是从生活经验,还是统计数据看,这都是一个事实,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罢了。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到我一个小姨子做过导游,一个月收入三千块。


当时就被人狠狠地嘲讽了,大意就是:你在胡编乱造,导游收入三千块,太低了,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说一个前几天的亲身经历。


前些天,我带五岁的阿呆去安徽的一个4A景区玩。


当地的景区导游,带一次团收费50,提成10块。运气好一天大概能带六七个团,运气差就一个也没有。


她的底薪是多少呢?到手一千六。


当地的房价是多少呢?回迁房三千多,碧桂园五千多,再好点的楼盘七千多。


去一些二三十万人口的县里看看。


那些的县城里,或者周边一点地方,都有一些七七八八真真假假的景点,大街的角落里窝着几个破破烂烂的旅行社,接接外地的团,组织点老年人去外地玩玩。


一年淡季旺季拉下来,一个月也就三千多吧。这还算相当不错的了。


在我们老家,一个超市招募收银员,一个月一千五,会有N多人去托门路,抢着干。


一句戳痛人心的话,揭示一个残酷事实:我们还是太穷了

2


中国实在太大了,两千多个县,情况千差万别。


人口基数这么大,起步走上正路又这么晚。


我们常说,最大的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它的意思,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还是太穷了。


在农村、小城镇,一般家庭四五口人,挣钱的主力只有一个。上有老下有小,老婆打点零工,老公下点死力,一个月挣六七千算不错了。


摊到每一个人头上,也就一千多吧。这和两会上说的,跟我经验是相符的。


有好几个例子,我和朋友聊过几次。


在南京,最便宜的旅馆,一晚上多少钱?五十块。


这种旅馆前两年我还住过一次。好歹是个单间,有点脏,有点乱,但也不至于睡不下。


其实我知道,这很可能不是最便宜的。我听一个朋友说过,他前几年在南京还住过十五块的旅馆。


而据说在北上广,还有租床位的,上下架子床,拉个帘子,一晚上十来块,甚至几块钱的呢。


这可能就跟我们看小说里提到的大车店是一回事吧。


据说现在做一些特殊行业,一晚上就是三五千,好像挺挣钱的。


其实大部分挣不到这么多。


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在很多城市都一些特殊场所,不知名的小公园、拆迁、工地小区,悠悠荡荡一些人,五十块,甚至二十块就可以了。


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自己生活在城市里,月薪过万,同事都是大学毕业,就会觉得中国人都这样。


真不是。


以前网上说,你只要月薪超过五千块,就差不多打败了八成中国人了。有一大半人一个月可支配收入也就在三千块以下,一百个人里只有四五个本科生。


现在看,你只要月收入超过一千,很可能就打败了四成的中国人。


走出去,走到生活的深处,会看到那些为了一两百块就会搏命的人,颠覆你的认知。


一句戳痛人心的话,揭示一个残酷事实:我们还是太穷了

3


上面说的这些事,其实我以前也聊到过。


今天想起,又写一遍,是因为今天上午我去考了驾照科目一,注意到一个事情,触动了我。


上午九点多,在大厅里候考的时候,我看到车管所的工作人员突然大声问:有没有不会电脑的?


我听了心里还纳闷:我们是来考驾照的,干嘛要问会不会电脑啊?


随后我明白了,科目一是机考,一定是有人不会操作鼠标之类,所以无法考试,车管所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提醒一下。


当时,真的就有三四个人站起来了。年纪有大有小,大点的五十来岁,头发有点花白了,小的也就三四十的样子。


他们是不会电脑的,车管所的工作人员把这三四个人带到其他房间去了。


把他们叫到其他房间去,是单独安排纸考,还是有工作人员陪考,再或者是培训一下,让他们自己考?


我有点好奇,回家以后,还特别上网搜索了一下“不会电脑怎么考科目一”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结果就发现,我真是少见多怪了。因为识字少,或者不会操作电脑,而考不过科目一的人,大有人在。


最后可能也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急急忙忙学一学硬上吧。


还意外刷到一条这样的新闻。


黑龙江哈尔滨交警在高速查车,发现一台车开得慌慌张张。


于是上去盘查,驾驶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在交警的一再催促下,他拿出了驾照,假的!


明明会开车,为什么还办了假驾照呢?


原因有些“啼笑皆非”。不是他不想办真驾照,而是因为只有小学文化,认字不多,每次参加科目一考试都挂,只好偷偷去办了个假的。


一句戳痛人心的话,揭示一个残酷事实:我们还是太穷了

4


这样的事情很多。


如果换我妈去考驾照,她也考不过,因为她是文盲。如果换我爸去考驾照,他也考不过,因为他不会电脑。


我曾经很好奇,像我妈这样的文盲,在中国还有多少呢?


答案是,大约还有七千万。也就是说,大约二十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是文盲。


而且其中,有大约两千万还是十五岁到五十岁的青壮年文盲。即使是在首善之区的北京,也还有差不多六十万的文盲。


今年疫情,不会智能手机,不会搞什么注册的,就挺麻烦。


出门要戴口罩,有健康码,刷各种二维码,以备查询旅程信息。


这些对我们年轻人不算什么,但是对很多像我妈这样的老年人,就挺棘手的了。


前天我在蚌埠高铁站,就亲眼看到一个老人拿着手机不知道怎么摆弄二维码,急得一头汗。


最后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才搞定。


一句戳痛人心的话,揭示一个残酷事实:我们还是太穷了

5


认字、打王者、上知乎、刷抖音、二维码、微信支付、装宽带……


对我们来说,这都是很平常的事,和呼吸空气一样吧。即使偶尔出点新科技,稍微琢磨,找个教程,也就会了。


对我们来说是这样,但对很多人来说,不是这样。


有太多的时候,我们不会注意到他们的生活,也有太多的时候,他们不会进入我们的世界。


许多事,我们没见过、不知道,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有局限的,在生活经验之外,还有无边的未知。


曾经也是一个呆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刷了几天微博,翻了几本书,就觉得了解生活,懂得中国了。


现在真不敢了。


对生活敬畏之心,走到生活的深处,会发现很多以前忽视的角落。


微信朋友圈里,有个朋友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


年纪越大,越来越不敢说话,不是胆子小了,而是知道到世界太大了。很多话开口,不得不加上“据我所知”。


今日互动


你觉得月入一万,就能超过八成中国人,月入一千多,就可能超过四成,靠谱吗?你身边月入两三千的多吗?欢迎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人月   人心   南京   景区   文盲   驾照   中国   科目   国人   旅馆   导游   残酷   工作人员   事实   晚上   发现   朋友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