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产到破产只要一个暑假:上再多的兴趣班,也治不了家长的焦虑

文 | 阿呆爸


01一个热帖,看完有点炸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钢琴排最后的新闻,看完了,脑子有点炸。太真实,太残酷了。


看了一下后面的跟帖,许多人像我一样,也觉得这太吓人了。


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现身说法,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多得是。


在教育这条路上,有数不清的宝妈宝爸,在烧大钱、花精力,为孩子的未来死拼。


人人都在拼命中,又人人都在焦虑。


从中产到破产只要一个暑假:上再多的兴趣班,也治不了家长的焦虑


02 你不学,你完蛋


我还把帖子发给了一个朋友看。


她回答我说:我的生活每天不就是如此吗?


这位朋友是一家上市公司高管,今年四十出头,生了二胎。


她的大女儿,刚上五年级,每个周末都是安排的满满的。


周六上午英语,下午画画,周日上午打羽毛球,下午学数学。


另外,每周还有2个晚上要去学钢琴。


她向我算了一笔账,仅仅是上这些课外班的学费,一年就要十万。她家孩子,花在英语班上的钱没有四万,也有三万了。


如果算上父母的陪送,付出的精力,那就更不得了了。


她的原话是:看到这个帖子,一点都不夸张,很现实,也很无奈。


我说:这样培养孩子,孩子没累垮,大人就要先崩溃了。你真有勇气,还敢生二胎!


她说:没办法!大女儿已经落后不少了,小女儿我一定要让她跟上。


她还向我传授了一点经验:要早点给你家孩子做准备,数学课外辅导班,四年级就要开始学,英语最迟三年级就要上辅导班。


我有点懵,说:可以不学吗?


她回答说:当然可以不学。


然后,她又补充了几句:别人都在超纲学,你不学,你就考不上重点中学。我们这样的家庭,除了上学找出路,也没有能力安排其他的路子。那就有点完蛋了。


我想也是,虽然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哪个爹妈,不想多努力一点,自己的儿孙过得好一点?


大家都在学,你不学行吗?


03 我想,他们可能疯了


其实,我自己也真的没有想到,上兴趣班这回事,从两三岁就开始了。我自己也在卷入这个漩涡中。


阿呆的班上有30个小朋友。


我了解了一圈,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兴趣班。


有四五个没报班的家长,也不是不报,而是考虑到孩子刚入园,先适应适应,下学期肯定要报。


舞蹈、画画、跆拳道、主持人、唱歌,是最常见的。


个别家长,深谋远虑一点的,从孩子两岁多起,就已经在布局升重点、出国留学了,早早的开始学围棋、蒙氏数学、击剑、钢琴了。


在幼儿园开家长会,大家聊起小孩的教育来,一个个都在焦虑中,做着种种谋划。


他们可能是有点疯,有点魔怔了。


舞蹈画画这些兴趣班还算马马虎虎,最大众的,也最便宜,一年几千块就能打发。


击剑、钢琴这种,就有点上流了,一般一节课都在200块左右,一年下来花掉上万块,太常见了。


这样的花销,家长们都做好了长年抗战的准备。


他们的心理都是:只要孩子愿意学,只要孩子学得有用,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他报!


十几年烧下来,烧到孩子考到钢琴十级,围棋业余五段,十几二十多万都是少得了!


从中产到破产只要一个暑假:上再多的兴趣班,也治不了家长的焦虑


04从中产到破产,只需要一个暑假


有时候想想阿呆这一代,我就觉得,他们的学习压力真的有点大。


他们的童年可能真的没有我们那时候简单快乐了。


想想我当年,上初中一年级,都十三岁了,才开始认识ABC。


启蒙的太迟,自己又不够努力,磕磕碰碰英语学了十几年,单词量也才三四千。


现在呢?我家楼上的邻居,孩子才上六年级,在电梯里碰到聊了几句,雅思都考7分了!


上面提到的朋友的2岁半小女儿,已经可以背诵十来首唐诗了。


我家阿呆呢?我基本是放养,到现在还只会“奥特曼奥特曼”,一首“危楼高百尺”背了一年还磕磕碰碰。


被逼得没办法,我也有点慌,上一周也开始四处打听美术、围棋班了,到底给孩子学什么兴趣、特长,还是要早点谋划,长期坚持。


有人说:因为兴趣班,有的家庭从中产到破产,只需要一个暑假。


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一点都不过分。


我这样的普通家庭,如果不努力,一路烧下去,那将不是一点点吃力。


我估计也有点疯了。


05拼孩子的教育,有时候就是拼爹


拼孩子的教育,有时候就是拼爹。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大家舍得在教育上花大钱了。


当年你是高中毕业,那你就是知识分子。


现在,你还是高中毕业,那就和文盲没什么大区别了。


没办法,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家对孩子的投入,都在水涨船高。


如果再想想,其实还应该感到一些郁闷。


上面说的这些兴趣班,只能算是一些普通家庭、中产家庭的兴趣班,早就是大路货了。


限于财力、见识、资源,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学特长,最后往往都是啥都学过,啥也没学精。


那些富裕阶层,他们的兴趣班根本不在这个范围内。


我了解到的情况,在北上广的一线城市,很多家长至少在孩子上小学时,就开始为十年以后的留学做准备了。


何时学英语,何时参加竞赛,何时夏令营,何时考级。


每一步都有时间表,绝对不是临时抱佛脚。


为了提高申请名校的几率,他们学的兴趣要更小众才行:骑马、射击、冰球、曲棍球、花样滑冰……


这些小众里的小众,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即使家长有这个心,


愿意花这个钱,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老师教。


从中产到破产只要一个暑假:上再多的兴趣班,也治不了家长的焦虑


06一代人是另一代人的桥,加油


当然,退一万步说,有焦虑比没焦虑要强。


有焦虑意味着你看到了困境,有了改变、努力的源动力。


还能想着自己节衣缩食,不买LV,改走优衣库了,这就意味着你的家庭还有一口兴旺发达的气,想着往上走。


爹妈有多大能耐,愿意付出多少,就可以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机会。


就像有人打的比方:


父母的财富、学力、地位、为孩子选择的学校等等,像一只碗,有的昂贵有的便宜。父母的修养、学识、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及细节等,像碗中的饭,有的营养好有的营养差。决定孩子健康与否,是取决于碗还是饭,大家都清楚。同理,把养儿育女的力量应该用在哪,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父母要是做的不好,那么给孩子烧再多的钱,也根治不了心里的焦虑,迟早毁了娃,也毁了自己。


爹妈是家庭的核心,养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爹妈撑起的天空有多大,孩子才可以飞得尽量高。


所以,在教育上,我们要做的事,千言万语说到最后,目标很纯粹,就是千方百计铺好路,把这片天,撑得大点,大点,再大点。


一代人是另一代人的桥,加油!


从中产到破产只要一个暑假:上再多的兴趣班,也治不了家长的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产   焦虑   家长   兴趣   小众   击剑   爹妈   儿孙   英语   围棋   阿呆   钢琴   暑假   父母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