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潮为何那么庞大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在人们心中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家里在外务工人员都陆陆续续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家家户户欢聚一堂。春节也叫过年,过了大年三十就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过了一个四季轮回来到了一个新的开始。在冗长的发展历史中,好像过年团圆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在外务工的人们经历了一年风吹雨打后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在中国人眼里,家是可以躲避风雨的港湾,可以让自己的身心放松,是一种归属。一个人如果在外漂泊不定那他一定急切渴望归属感和安全感,而家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很多离乡务工人员在外面拼搏一年为的就是能回家过个好年。由于现在各地经济发展各不一致贫富差距渐渐拉开,有些经济较为落后或发展速度较慢的地方的人就朝经济发达的地方涌去,还有一些由于地方条件限制于是他们选择去北上广这些条件好的地方去谋出路,所以这几年在外务工人员逐渐增多。春节返乡已经变成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了。再者,一年中只有春节的法定假日是最长的,其他节日的假期相较而言有点短,在路上来回奔波已经耗费许多时间,相对而言,春节的时间就足够。

但在特殊时期为了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还是要做好防护,谨慎选择回不回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节庆   岁首   春节   归属感   在外   祭祀   团圆   农历   民俗   月初   务工人员   新春   庞大   新年   地方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