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千字文》有记载: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说的是战国时期的四位将领,即赵国的廉颇、李牧、秦国的白起、王翦。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故而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然而可惜的是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四大名将除去王翦,其余三个都没有得好结局,尤其是白起与李牧。廉颇虽然晚年不得志,但好歹得到了楚王的礼遇,在楚国寿终正寝。再观李牧和白起,两个人都死得冤,那么他们谁死得更冤呢?白起好歹有自知之明,李牧却是死不瞑目,读来令人叹息。

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白起

白起生于秦国白氏,他出生时,秦国已然完成商鞅变法。在位的秦昭王与他的父亲、祖父一般,是个雄心勃勃的霸者,继位之后彻底贯彻商鞅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恰好跟宣太后、魏冉都交好,秦昭王前期掌权的便是这两人。

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于是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白起便当上了主将,击溃韩魏联军一战成名。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根据后世从史书上整理的数据来看,白起平生大小战役七十余没有败绩。梁启超考证认为,整个战国时期战死两百万人,白起一人应当占据二分之一。最著名的有二次战役,一次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扫平秦国东进之路,长平之战打得赵国再无还手之力。

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李牧

李牧虽然比起白起的战绩,要稍微逊色一点儿,毕竟白起这战神的地位不可撼动。但他绝不失为一位优秀的名将,同样生平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他早期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转向秦国,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为此也得了武安君的封号,武安君,国之能安邦胜敌者。战国末期,他更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李牧死赵国亡。

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二人之死

很遗憾的是,这两位优秀的将领没死在战场上,都死在了自己人手里。白起对自己的死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自刎前曾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另一句是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

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他本来是没有罪过的,可长平之战杀降卒几十万人,便有罪过了。因为这一战之后他已然功高震主,不巧的是,白起最开始是宣太后、魏冉的人。如此一个大功之人,与秦昭王不在一个派系,那么他便该死。长平之战中,白起又居功自傲称病不起,秦王自然无法再容下他。相较白起,李牧的死便有些冤枉了,可谓是死不瞑目。

王翦明白,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便不能速胜。于是乎用了一套反间计,重金收买那个诬陷过廉颇的郭开,让郭开散播李牧勾结秦军的谣言。赵王迁素来昏聩,也不是很相信李牧,听了这个谣言不加证实。便暗中布置圈套逮捕李牧并将其斩杀,李牧死后三个月,王翦在平定东阳地区大败赵军。

白起李牧都是冤死,谁更冤?白起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牧是死不瞑目

邯郸被攻下后,赵王迁被俘,公子嘉逃代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灭代,赵国彻底灭亡。李牧比白起还死得冤,明明他才是那个可以救赵国的人,却因为谣言与赵王的不信任丧了命。如果一定要说李牧有错,那么他的错,大概就是生在赵国。如此将才许给赵王迁这样昏聩的亡国之君实在可惜,倘若李牧生在秦国,说不准能如王翦一般立下万世功业。

参考资料:《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死不瞑目   自知之明   宣威   秦国   秦王   楚国   昏聩   联军   太后   将领   名将   罪过   谣言   战国   战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