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1946年6月底,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解放军历经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后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经此三战基本消灭了国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同年10月1日,新中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总算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在解放战争中,国军将领的选择也大多不同,有的看清了政治黑暗、官吏腐败、丧失民心的真面目。最终选择弃暗投明,比如说傅作义、程潜、龙云、陈明仁等等,战后他们便也都留了下来。还有一些则秉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坚决不肯投降以至战死沙场。比如说黄百韬,今天便来说说三位宁死不降被厚葬的国军将领,他们都是谁?

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刘戡

刘戡,1906年出生的湖南桃源人,黄埔一期生。少有壮志,虽然是一介书生,却渴望报效国家。正是带着这种情怀转身进了黄埔,他也是从血雨腥风的战场一路走过来的,参加过北伐战争、长城抗战、七七事变、忻口会战、豫湘桂会战等等战役。在忻口会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嚣张气焰,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于大义无可指摘。

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但他是典型的旧知识分子出身,从一而终的思想,依然顽强地主宰着他的心灵。抗战结束后,升任第29军军长的刘戡,驻防洛川、泾阳、潼关、耀县、天水等地,作为进攻延安的第一线。1948年2月下旬,宜川突然被解放军的重兵包围,胡宗南遂令刘戡前往。

结果途中遇埋伏被包围,但后期他亲自督战也不能挽回败局,当解放军逼近刘戡仅100米时。他选择了拉响手榴弹自炸身亡,终年42岁,我军将其厚葬。老蒋并没有忘记这个一期生,两个月后追晋其为陆军上将,1953年再次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

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邱清泉

邱清泉,1902年出生的浙江永嘉人,黄埔二期生。青年时代曾写下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的诗句,随后决定投笔从戎。在校期间开始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以及第一次东征,毕业后参加中原大战,说起来邱清泉的经历比刘戡更为坎坷。他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期便投入了战斗,即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南京城沦陷时没来得及出去。

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在城里经历了那惨绝人寰的事件,直至次年二月才得以逃出,后随杜聿明作战。参加桂南战役,血战昆仑关,歼灭日军五千余人。龙陵之战表现尤为出色,抗战结束后,他却将枪口对准了同胞。

邱清泉算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型,因为老蒋的赏识,便愿意为其卖命。1948年12月6日,解放军将杜聿明所率30万大军包围在陈官庄地区,邱清泉也在其中。不过关于他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即被击毙说与自杀说,时隔多年也说不清究竟是哪一种。

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杨干才

杨干才,1900年出生的四川广安人,他并非老蒋嫡系。杨干才跟杨森是亲戚,故而从初中毕业后便前往杨森开办的泸县讲武堂第一期入学,随后被分配去杨森部。跟着他一路战斗,战败出川、回川参战,折腾到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杨森率军徒步出川,杨干才自然也在里面,编属薛岳的第十九兵团。

抗战期间表现不错,后转战湖南,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战役。抗战结束后,杨干才投入解放战争中,他这个人也有点顽固。打仗时顽固,思想也顽固,或许还是因为士为知己者死的原因吧。

解放战争中,有3位国军高级将领死战不降,选择自杀,分别是谁?

1949年2月,杨干才负责芜湖、鲁港、三山等地防守任务,不料4月20日晚解放军从芜湖上游繁昌渡江。对芜湖形成包围之势,等接到撤退命令时,已经来不及了。杨干才带着几辆汽车、几个侍从官兵跑到芜湖附近的湾沚时,见突围无力选择拔枪自杀,后被追赠为上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北伐战争   国军   宜川   洛川   干才   芜湖   士为知己者死   死战   湖南   南京   将领   上将   顽固   战役   解放军   包围   高级将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