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这几天,大家都被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刷屏了吧?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还不了解的妞儿,强烈建议点击大图看)


这篇致谢,并没有什么抒情,只是一段一段平淡叙述,愣是看得7亿网友热泪盈眶。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求学路,彻夜无眠。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很多妈妈把它打印下来,读给孩子听,小孩子也听得掉眼泪啊!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网友说:他的世界没有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黄博士的业务能力,是目前领域内的中坚力量,是一说起这个研究领域一定绕不开的一位。腾讯高级研究员的收入也是年薪百万级的。


一个没有靠山的孩子,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一个没有背景的孩子,活成了自己的风景;


一个没有伞的孩子,活成了自己的大树。


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因苦难而自怨自艾,是朋友眼中非常开朗幽默、乐于分享的学长,提到自己的领域会自信而发光的人。真正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在很多人质疑“读书有什么用”的时代,他让我们看到,就算老天给了最烂的牌,坚持把书读下去,也有逆天改命的可能。


今天正好是世界读书日,就借着这个故事,跟娃们聊一聊:


为什么妈妈总跟你说“读书吧!孩子!”



1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阶梯



亲爱的孩子,也许你正在抱怨上学辛苦,写作业很累。


你可知道,对有些孩子来说:


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我们带来的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礼物 )

(2018年元旦,拍摄于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玉龙博爱幼儿园)


当你为今天穿什么跟妈妈撒娇,你可知道有些孩子一套衣服穿四季。


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有泥。


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


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走道领作业本。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当你因为饭菜不合口不想吃饭的时候,可知道有一些孩子,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就要为自己的学费忧心,为生活奔波。


上课的时候,经常因为拖欠学费而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


高中时候重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


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过节了,带孩子们吃顿好的 )

(2018年元旦,拍摄于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玉龙博爱幼儿园)


一些网友(非杠精),看到黄博士的故事,觉得不可思议:真的会没有鞋穿?真的有这么苦么?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网友现身说法,看哭了)


孩子,我想你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无法想象吧。


因公益结缘,包妈有机会去过一些大山里的学校,我可以证明:致谢里所说的,就是一个山区孩子的日常。


就说上学吧,每天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大山里的孩子,已经摸着黑起床了。袋子里揣上干粮,六七岁的大孩子领着三五岁的小娃娃,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学校出发了。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2016年拍摄于云南省茶花村)


为什么要这么早呢?因为山路又远又难走,一走就是1、2个小时。晴天还好,雨天泥泞打滑,雪天更是无法想象。山路旁边就是悬崖,脚一滑就可能掉下去。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因一头风霜而走红网络的“冰花男孩”)


我说这些,并不是歌颂苦难,而是希望你懂得“珍惜”。


上学读书,看似稀松平常的事儿,对很多孩子却是“耗尽心力去争取”才能企及的。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这么难也要把书读下去,因为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希望。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张桂梅校长,用读书带1600多名女生走出大山)


读书,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依然是改变命运最直最近的路,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投入补贴。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每到一个公益学校,除了带给孩子们一些小床、寝具这些生活用品,我都想办法多带一些书,尽量给孩子们办一个图书室。


书是了解世界的眼睛,是人生的一束光。我不敢说它具体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少改变,但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认识自己和世界,获得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2018年,在山东公益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2019年,在山东公益学校建起绘爱图书角)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2019年,在宜宾市南溪区罗龙柏木小学建起绘爱图书角)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2019年,柏木小学的孩子们在阅读)


就像黄国平所说,那些艰难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不是考试后常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


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


我可能早已放弃。


我相信,读书一定为他漆黑的世界撕开了一个缝,露出一道光,尽管微弱,却可以引他心向璀璨,不断前行。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你读过的书,吃过的苦,


终会铺成你脚下的路,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2


读书,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我觉得特别好的一个比喻是:书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它能解决80%的迷茫。


我和包爸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很痛苦,找不到方向,唯有读书。重新去了解世界,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很痛苦但是真有效,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如涅槃重生,那段阅读彻底改变了我俩的思考模式,带着我们走出谷底。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睡前读书,已经成了我和包爸的习惯)


即使生活匮乏,书可以使我们内心丰富;即使深陷泥泞,书也可以让我仰望星空。


有一位职场妈妈给我留言,说自己很苦闷,公司把最苦最累最没含金量的活儿都派给她,还降薪,她去找老板沟通,老板说“你这个年纪,能有份工作不错了,还要什么升职加薪”?


我劝她不要理会这些羞辱压榨,多看书,长本事,总能有机会。她读书进修,最终凭着自己能力和格局的提升,被朋友推荐到新的公司,实现了升职加薪。


书的魅力就是,在字里行间里,藏着前程万里。


在书籍面前,每个灵魂都是高贵的。


无论是山里的孩子,拾荒的老人,地铁上看《Nature》的教授,还是坚持一年阅读50本书的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们,都是在字里行间,和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对话。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孩子,也许你想问,坚持读书会带来什么改变?


这么说吧,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


隔一个月看,差异也不大;


但是隔一年再看,隔五年十年再看,


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的差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当你迷茫时困惑时,去读书吧~


终有一天,生命之花会悄然绽放,惊艳四方。



3


读书,是一辈子的习惯



在读书日聊看书,不是说今天要看书,而是提醒其它的364天,不要忘记读书。


当然,我们说的书是真正的书籍,而不是小视频、手机里的新闻、文章这些短平快的阅读。


碎片化的阅读,让人深入阅读、独立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就变成,感觉读了很多东西,却不知道获得了什么。


刘擎教授强调:读书带来的“深长缓慢的阅读,长程深入的思考”,对每个人都太重要了。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


今年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看50本书,已经看完15本,进度有点慢,我努力加油!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曾国藩读书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也许大家希望我推荐一些书,其实网上的书单已经不少了,大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


白岩松说:人找书不容易,但是书找书就简单多了。越读书越知道该读什么书,书会带你去读书。当书读的足够多了,棋盘上的棋子就能连在一起,人生就成势了。


重要的不是一下子能读多少,而是你真的开始读。


特别是我们希望孩子读书,首先问问自己每天有在阅读么?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请相信,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我们常高估自己一天能做的事,却低估自己一年能做的事,不如从今天开始,为自己和孩子打开一本书吧~


希望我们都: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读哭7亿人的博士论文致谢,是对“为什么要读书”最好的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毕节市   长程   纳雍县   博爱   柏木   避难所   靠山   升职   山路   公益   博士   妈妈   孩子   学校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