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因为孩子太野,杭州这位爸爸连续5、6周,被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


可了解事情真相后,爸爸的情绪由最初的抱歉,转为最后的愤怒...


因为真的不怪孩子啊!



1 课间十分钟,野点又何妨?



事情是这样的:


儿子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


“他比较好运动,个子长得也高,平常打打羽毛球、篮球,周末我也经常带他出去动一动。”


对儿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爸爸一直是鼓励的。


直到那天老师在群里艾特他,当众批评孩子在走廊打闹,并强调“教室、走廊严禁奔跑”


这家长哪受得了?


他赶紧跟老师道歉,也教育了孩子。


可没想到,在接下来的5、6周里,儿子连续被点名。


“我们班家长群老师每周会发一个当周小结,里面有表扬榜,还有个优待进步榜,我家孩子就经常因为下课奔跑、走廊跑步这样的原因上榜。”


爸爸实在熬不住,认真跟儿子了解情况。


结果儿子也很委屈。


课间就10分钟,有的时候老师拖堂,上厕所又要排队,上课时间来不及他只能跑,这才被检查的班干部抓到...


爸爸一听确实不是孩子的错,找老师解释情况,但老师认为“学校规定文明休息,不能喧闹,为什么就他不能遵守?”


爸爸气不过,也不好跟老师硬刚,一怒之下转了个朋友圈—只许喝水上厕所,神兽归笼如坐牢:课间10分钟,“野”点又何妨》



2 课间十分钟,孩子都是怎么过的?



说实话,这位爸爸的困惑,真的苦家长久矣。


想想我们小时候,只要下课铃一响,就像小鸟出笼一样涌向操场,踢毽子、踢足球、跳皮筋、跳格子、挽着闺蜜的胳膊去买东西吃...


那种期盼的心情,至今都印刻在脑海里。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可现在不同了,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规定:


课间“文明休息”,

不准“走出教室”,

不准“大声喧哗”,


孩子们下课只能在班级里走动走动,除了喝水上厕所不允许下楼,诺大的操场,课间鸦雀无声。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刚上一年级的小孩调皮,学校还会组织纪律大队,轮值检查课间纪律,遇到不遵守规矩的就扣分,这个分有可能挂钩班级荣誉。


影响班级荣誉那么丢脸的事情,孩子们当然不想做,只能想办法控制。


可这些办法,更让人揪心。


朋友家7岁的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朋友发现以前他一天能喝三四壶水,现在一壶都喝不完,每天都会剩下大半壶。


她理解学校下课不让孩子出教室,怕孩子坐一天上火,就嘱咐孩子课间多喝水,多去几趟厕所,也好散散心。


可孩子却说老师说了“在学校尽量别去接热水。”


老师是为了避免孩子烫伤,可孩子拿捏不好“尽量别去”的分寸,就按照“不去”来执行,索性不喝水。


“那你不渴么?

“不渴,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这句话听的朋友一阵心酸。


以前问孩子上学上的怎么样,儿子总是回答“上课上课上课,吃饭,上课上课上课,放学。”


她还怪孩子表达能力差,现在看来,孩子说的句句是实话。


“本来孩子晚上作业就多,一写写到十点多,在学校又没什么运动量,除了周末多给加一节运动课,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朋友的无奈,也是千万个家庭的无奈。


为了安全,一刀切。


切断了孩子所有危险,也切断了孩子所有快乐。



3 课间十分钟,到底有多重要?



课间10分钟不让动,虽说孩子安全性提高了,可其他隐患就提高了。


2019年,广州日报就这个问题,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有一项调查研究证实: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注意力集中时间有差异。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四十分钟已是注意力集中的极限值

课间十分钟则是孩子们恢复体力、视力、注意力必需的时间

适当的活动可以加快恢复过程,而安静状态显然达不到期望值

体力、视力得不到适当恢复,长此以往,伤害的就是孩子身体


如今小学生近视越来越低龄,体质越来越差,因为白天不能玩,晚上作业多,孩子连喘口气都不能,还谈什么锻炼身体?


就像白岩松说的:


连课间十分钟都很难走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好在,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发布:北京明确要求全体学生,在课间10分钟要走出教室,走向操场,阳光体育,健康成长。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结果是好的,但需要我们守护。


因为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决定。


孩子磕磕碰碰的几率增加,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家长一个投诉也许就会决定一个老师的去留,和学校的荣誉。


这类事件之前发生过太多。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理解家长保护孩子的心情,但既然学校冒着风险把太阳还给孩子,我们也要把信任还给学校。


希望政策之下,学校可以多一些保护措施,监控覆盖到位学生统一保障增加安保人员增加操场安全活动区域,都可以考虑...


(网友建议)

“凭什么不让孩子下课出去玩?”一个小学生爸爸的怒吼


我们要多给学校和老师一些信任,遇事多沟通和理解,小伤别闹,大伤正确维权,不要极端。


相信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有一个初衷—让孩子平安、快乐


所以,只有我们站在同一面,才能守护住孩子那10分钟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爸爸   孩子   作业   课间   操场   走廊   小学生   班级   教室   儿子   荣誉   家长   事情   老师   学校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