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5岁女童跟奶奶串门失联#近日头条中曝出一则新闻,江西5岁女童跟奶奶串门失联,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的消息,我非常理解孩子的父母家人是何种心情,因为我也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是接受不了的,在这里祝愿这个可爱小女孩早日平安回归。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失踪女童 盼早日回归

现在的孩子经历的挫折教育相对较少,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也非常弱,渐渐接触社会的孩童,如何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下,平安健康地成长,是宝宝踏入社会的必修课。那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我重点讲一下,一大批糊涂的父母,还在按照陈旧的“中国式惯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能会让孩子会保护自己呢?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人贩落网

为大家列举一下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背心、内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这个一般的妈妈一般都会告诉自己的女儿。但是中国式惯性教育是:要听话,听叔叔阿姨的话。听长辈的话,难道叔叔阿姨的话都是正确的吗?那些故意搭讪的长辈用心都是良好的吗?

父母应告诉孩子:你的身体属于自己,他人不得冒犯。家长要教给自己的女儿“身体是自己的宝贵之处,不能被人动”。背心、内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另外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亲亲孩子的人就是对孩子的喜欢,有可能是害你。

然而大多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乖,要听大人的话,听长辈的话”,所以9岁以下的孩子对“性罪犯”很少会说“不”。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如果觉得不对头,比如有人想触摸你的身体,让孩子觉得很害怕或很不舒服,孩子可以用“不”来拒绝成年人的要求。必要时,孩子可以大声呼救。这个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

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以上是儿童认识的人。就如同曾经发生在黑龙江的女童猥亵案,是熟悉的单身男女邻居一样。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出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误区二、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般的家长惯性教育是:告诉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成功,当然这句话本身字面意思也不能说有错。

但是你一定还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安全,你应该在首先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再去追求成功。


误区三、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中国式惯性教育是这样的:

我是八零后,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是“英雄少年赖宁”,不知的70后/80后的家长们还记不记得?说的是少年赖宁为救火而牺牲的事情。这样的内容怎么可以作为教科书的内容呢?还有甚至有人竟然宣传一小学生为了不使国徽受到车的挤压,竟然舍身在车到来前,救起那枚硬币。这是多么糊涂的教育啊!

家长应该要告诉孩子:人生在世,生命第一,为财舍命划不来,不管为什么?都划不来!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这个要放在第一位。

孩子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一旦发生危险,我个人不建议大人教孩子去用生命抵抗,毕竟孩子弱小,如何抵抗也抵抗不过身强力壮的大人。这个时候,告诉孩子她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受到肉体伤害的同时,再受到来自家长的精神摧残。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可能并不懂性伤害在精神上的意义。很多时候都是社会舆论和家长造成的。她们能够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肉体伤害。当孩子面对这样情况的要求就是,只要她能够保住生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如果你不拼也是死,拼也是死,到那个时候,那就是玩儿命也要拼,拼的目的不是为了找死,而是为了能够活下来。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误区四、小秘密要告诉父母

但是在中国的惯性教育中:当孩子告诉妈妈秘密时,妈妈可能会暴跳如雷,直接指责孩子,“你怎么可以这样想?这是孩子该考虑的事情 吗?”由此,孩子再也不敢告诉妈妈了,这是不行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改。

正确的教育是:孩子的秘密不对,可以委婉地换个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来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真正可信的是父母,父母是最不会伤害你的人。有小秘密可以告诉爸爸或妈妈,不要藏在心里,更不要胡思乱想。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误区五、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错误的惯性教育是:孩子要听话,但是很少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应当拒绝别人。

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你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对陌生人你可以说不!


误区六、不与陌生人说话

中国式惯性教育:孩子啊,你要讲礼貌,不理睬别人是不对的。

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请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孩子可以不和陌生人说话。当陌生人与你说话时,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也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误区七、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中国式的教育:碰到坏人要逃跑,没有可操作性

应该告诉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可以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在紧急之中,可以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就是典型的处理紧急情况的事例。


误区八、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中国惯性教育:看别人干什么你就跟着干,肯定没错,随大流

应该告诉孩子:你有果断逃生的权力,跑得越快越好!


误区九、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中国式教育:只是停留在信守诺言的层面

家长要告诉孩子:即使孩子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时,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不要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不应该保守这样的秘密!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误区十、坏人可以骗

中国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孩子,你要诚实,不可以撒谎”的层面

要告诉孩子: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想办法,要学会用机智对付坏人。


以上十大误区还请家长一定要重视。这篇完整的视频版:使用这几个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避开各种危险

江西5岁女童串门失联,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十大误区”

如何让孩子自我意识“反霸凌”,可阅读博爸推荐的“反霸凌启蒙绘本8册”,博爸诚心推荐,让孩子在积极兴趣阅读中来学习保护自己[机智]。

博爸推荐反霸凌绘本8册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女童   误区   家长   平安   江西   惯性   中国   长辈   坏人   教育孩子   陌生人   大人   父母   秘密   妈妈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