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语文这门功课?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报道:

有一所学校曾经举办过一个投票活动:将你最不喜欢的科目列出来。当统计结果出来之后,英语这门主课不出意料地榜上有名,但是仅仅排在第二,排在第一的居然是语文。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语文这门功课?

为什么会这样?汉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么?

笔者觉得,原因是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校和家长都把语文看得“太功利”了。要知道,语文应该是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的。因为语文即生活,我们不是教孩子背诵典故,而是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学语文不是教回答题目,而是教阅读的方法!

但是你随便去问一些学生,什么是语文?大概率他们会回答你“语文就是抄抄抄、写写写、背背背,烦都快烦死了”。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语文这门功课?

当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说“我讨厌语文”时,身为家长的我们作何感想?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一门功课的“讨厌”或者“喜欢”,做父母的不必太当真,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他对语文这门科目的学习态度上,感受到孩子的真心厌烦。

现在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从小抓起。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陪着他们识字、阅读。在孩子上学之后, 又在语文上下了更多的功夫。但是很多家长的反馈却是不尽人意。很多孩子对于语文的态度,距离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偏离太远。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语文这门功课?

笔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有它自己独特的来源,在让孩子认识这些字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字里的故事。远远比抄抄写写来得深刻与有意义。可惜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也只讲字的读音,让孩子记住字的意思、会组词会造句,仅此而已。

并且现在的学校教孩子语文课文的方法就是用的归纳总结法,每篇课文按照一个套路去分析段落、总结中心思想,考试也是按照这种套路去考,你要是不这么做就是错的,就拿不到高分。

这样就导致孩子学完之后没有了深刻的思考,也没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学完一篇课文只是记住了一些好词好句,掌握了一些应试的技巧,仅此而已。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语文这门功课?

要知道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体会到的意境肯定也不一样,但是为了拿高分,不得已去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而生搬硬套。至于自己读完之后的真是感受?谁关心呢?

就像是之前一个著名作者说过:“看到有些老师对于我写的文章去归纳、总结什么中心思想,那总结出来的根本不是我原来的本意。”

你想想看,一个只会生搬硬套的人,写起作文来也只是为了凑够字数。就像是一个口吃的人,说起话来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这样的孩子会热爱阅读?又怎么能喜欢语文这门功课呢?

你们说是这个道理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语文   孩子   生搬硬套   中心思想   套路   课文   仅此而已   归纳   科目   功课   讨厌   家长   父母   老师   方法   学校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