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导读

无论你是丈夫还是公婆

如果你家也有个远嫁而来的女子

请一定要珍惜她、呵护她

给她更多的爱,让她踏实


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妈妈的唠叨

文/姚小红

多久没有听到妈妈的唠叨了,多久没有想起妈妈的容颜了,多久没有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了。当我看到《父母爱叨叨不是坏事。为了家庭幸福,请不要嫌弃》这篇文章时,想起那年独自一个人回家的情景。

妈妈和我在一起,就是不停地说话。舅舅家如何,阿姨家如何,嫂子对她如何等等。我听着听着鼻子好酸,妈妈多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那是因为她找不到听她唠叨的人啊……

吃饭的时候,妈妈畏手畏脚,大气不敢出,只吃馒头不吃菜,吃菜时还小心翼翼的。妈妈委屈的样子,看的我心里好难过。记得当时哥哥的前妻在饭桌上这样说:“”你有啥委屈啊?我们是没让吃还是没让你喝呀?”我听后心里特别恼火,可是为了妈妈,为了哥哥,为了这个家只能忍着。

仔细想想,我远嫁浙江平均两年才会回家一趟。平时只是给些钱,让哥哥多照顾照顾妈妈。可是妈妈最需要的是有人能陪伴她,有人能静下心来听她慢慢唠叨啊!那时候我和哥哥都没能意识到这一点,等我们幡然醒悟时,妈妈却再也等不到了。

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当回忆越来越多时,心里的愧疚就会越来越深。

妈妈曾经给我准备过一百条小手绢,她说等我出嫁时就会发挥作用了。大姐二姐出嫁时,妈妈为她们准备过很多小手绢。

村里的女儿们出嫁时,妈妈们都会用织布机织很多小手绢,女儿出嫁那天,亲人们吃完酒坐车回家时,会扔很多小手绢,小时候我捡到过几条,花式各不相同。

可是真正等到我结婚那天,妈妈准备的小手绢没能派上用场,因为浙江建德没有扔手绢的风俗。


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我一直在努力的回想着,妈妈给我留下了什么?记得刚来浙江,身上盖的是妈妈给我亲手一针一线缝的新棉被,被套是上大学时发的浅绿色被套,床上铺的是新褥子。到如今被套还在,可是妈妈缝的棉被和褥子找不到了。

生女儿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千里迢迢来浙江看望我和女儿,背过来很多石子薄饼。在老家女儿坐月子时,妈妈家都会做石子薄饼,主要是给来看望孩子的亲朋好友们吃的。后来,因为薄饼太多了,婆婆只好将它们送给看望我和女儿的亲朋好友了。

妈妈背来了外婆为我的女儿准备的毛毛鞋。很早的时候外婆就为她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们的下一代准备了很多小毛毛鞋。

妈妈还带来了为女儿准备的小棉衣小棉裤。女儿小时候只穿过一两件小棉袄,毛毛鞋从来没有穿过。搬过几次家后,那些毛鞋也不知去向了。

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爸爸去世一年后,哥哥曾经陪着妈妈来建德来看我。我去从火车站接妈妈和哥哥回家,妈妈告诉我爸爸走的时候,身上有几百元她拿走了,她把钱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放在身上整整一年了。我想那些钱是妈妈对爸爸的念想,她用她的体温一直保留着那些钱,一分也舍不得花。

妈妈和哥哥在家里待了一周,因为我一直上班没时间陪他们。他们回家时去杭州坐火车,当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妈妈和哥哥走散了,人太多了妈妈又走得慢,妈妈找不到哥哥急得团团转。还好她睿智,请求乘务员帮她找人。乘务员通过火车站的广播,最后火车开动前五分钟,妈妈终于找到了哥哥,当时妈妈紧紧的抱着哥哥,哭了。

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小的时候,妈妈叫我和哥哥时,都会两个人一起叫:“小红刚刚,或者是刚刚小红。”有时候饭桌上,我总是吃菜不吃馒头,哥哥就会用筷子挡住我不让夹菜,我马上就会向妈妈告状。妈妈每次都会维护我,怒斥哥哥:“刚刚,你让着点小红。”

多想再听听妈妈叫我和哥哥的名字呀!

多想再陪着妈妈一起听她说她小时候的故事!

多想再看看妈妈的笑容!

如今,这些愿望都变得遥不可及。就如我再也触摸不到妈妈手心的温暖一样。

远嫁的女儿,怕的是什么?心里的苦又有谁能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建德   女儿   都会   薄饼   褥子   乘务员   手绢   被套   浙江   小时候   多久   身上   哥哥   爸爸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