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语文课。一位语文老师的小欢喜

晋西北的冬天,最不稀罕的就是狂风裹挟着鹅毛大雪探访人间。今年的雪来得早,落得厚,寒冬随即而至。

一夜落雪,黎明仍旧,上午还是。只是相对于昨夜的风声,早上的风几乎是没有声音的。地上,积雪已经很厚;天空中,雪花还在飞舞。目之所及的整个世界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中,多么纯洁、多么诗意的世界!我喜上心头,踏雪前往学校。

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我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引领像小鱼一般的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大海里自由呼吸,尽情畅游。

一堂语文课。一位语文老师的小欢喜

可是,现实犹如冷冰冰的昨夜。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今年的生源极差,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字词都不过关,稍微有一点点需要思考来完成的作业,他们便无从下手。写作更是无从谈起,多数学生的作文没有开头,直接叙事,内容不精,不懂详略,语句不通,错字连篇,随意结尾,更谈不上凝练升华。更有甚者,几个学生每次写作都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面对这种现状,我真的发了愁,苦恼不尽,也曾有无法接受与面对的糟糕心理,但不管怎样,学生是无辜的,我总得面对现实啊!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在苦苦寻找着突破口的时间里,我不停地告诫自己,鼓励自己。三个多月的教授下来,我在基础字词与古诗词的背写,做阅读题时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写作时如何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勤读书、做积累等方面都引导并督促学生齐头并进,对于那些坚持训练的孩子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语文基础和写作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进步:好几个孩子由第一次月考的四五十分,在一个月后的期中考试中一跃取得了八九十分的成绩。虽没有达到优秀,但对于孩子们的基础现状来说,这已经是质的飞跃了。孩子们有了暂时的喜悦和快乐。兴趣持久、入门才是改变的根源,我还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喜欢语言文字,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着的美妙,由被动接受知识,依靠老师和家长督促完成作业,变得主动乐学,主动求知。我一直寻找着这样的机会,给孩子们上特殊的一课。

一堂语文课。一位语文老师的小欢喜

2020年12月13日,这样的契机终于来了。

20年刚刚教出去的毕业生,现已上重点高中的三位学生的文章刊登在了《辽宁青年》第十期上,20年12月13日,我刚收到这四本杂志。我突发奇想,给我现在教的学生分享这三篇文章,借此激发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激励他们也好好学习语言文字,在文字的营养汲取中,感受文化,走进文化,从而达到求学、乐学的目标。于是,我临时决定今天的语文课改成文学赏析课。

一上课,我给学生介绍了《辽宁青年》在国内具有的超凡影响力,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已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史。告诉他们,能在这样的刊物发表作品,是很难的,也是非常荣幸的,而只比他们年长三岁、刚从我所教的班级毕业的三位学生——他们的师兄、师姐为什么能做得到?李鸿玉、耿媛、李亚聪这三位同学能荣登这么有影响力的刊物,实属不易,他们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因为平日里养成的好习惯:常阅读,勤积累,爱动笔。

一堂语文课。一位语文老师的小欢喜

紧接着,我给学生分享了三位同学的佳作。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词亦是如此,比十里扬州路上的繁华,珠帘翠幕中的佳人丽姝还要美。人生岂能没有诗意的栖居?”这是耿媛同学《人生与诗词齐飞》的开头,在我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语言文字之美,也渐渐由漫不经心到一个个坐直了身子,竖起了耳朵,仔细倾听这么优美的文字。暗淡、无奈的眼睛里,逐渐流露出了赞赏、羡慕、喜悦,这样的眼神成了这三个多月的课堂中从未有过的风景,令我惊奇,令我惊喜。

我接着声情并茂地朗读:“……枫桥夜泊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志,夜雨巴山的孤寂,独自登高的凄切,踏歌送友的深情,瘦比黄花的悲凉……无限情趣诗词中!”每读完一段,我都给学生讲解涉及了多少古诗词,有多少典故:“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出自六首诗,有六个典故,可见诗词真是言简义丰、妙在其中啊!”我边朗读边讲解,学生沉浸其中,一切思维已经跟随着我,漫行在了文化的长河,感受着诗词文学散发的灿烂魅力。我抓住机会再次强调读书积累的重要性,让他们向这位耿媛姐姐学习,希望有朝一日,他们的文字也能如此扣人心灵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荣登各种报刊杂志。

我的朗读声、讲解声伴着变得越来越温和飘落的雪花,一起落在孩子们的心中。雪花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冬姑娘洁白的长裙上飘落的朵朵圣花。她装点着世界,也纯洁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更启迪着每一个懵懂的灵魂。

一堂语文课。一位语文老师的小欢喜

分享继续。

“李亚聪同学写的《人生与挫折齐飞》中屈原、司马迁、曹雪芹、马云、易烊千玺等人在挫折中百炼成钢的故事对大家的做人以及写作有什么启发呢?”我在读完李亚聪同学的文章后适时发问。

“他们每个人都是经历了人生的巨大挫折后,把挫折踩在脚下,成就了不凡的人生。”邢娜有点腼腆而不自信地说。“我们也该在磨练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希望学生们能从写作的角度也说说。

“没有广泛的阅读与知识积累,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一向活泼好动的张卫东说。他的声音本就有点沙哑,说得又不高,我鼓励他放开声音,大胆表达,他一下子提高八度的声音把同学们都逗乐了。

……

窗外的飘雪依旧,寒冷依旧。可是,同学们似乎感受不到寒冷的雪天对自身的考验,在这样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启发。教室里氤氲着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温暖。我也适时、简单地讲解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种种磨难,接受暴风雨的洗礼,成长为一个钢铁战士的故事。除了我的声音,教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已经入迷,进入了优美的境界。显然,《人生与挫折齐飞》中的人物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们百炼成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并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

他们的表现也激励着我继续分享佳作:李鸿玉同学写的《人生与才华齐飞》中首先通过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强调拥有才华的重要性,接着举了诸葛亮因有才华而成为三国蜀汉名相;武亦姝因喜好中国古典文化,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舞台上一举夺冠,最后还联系现实中的反面事例进行了辩证论述,有才华的人生才是多姿多彩的,奉献才华的生命才能绽放美丽……

一堂语文课。一位语文老师的小欢喜

我分享完了,学生们还沉浸于语言文字的奥妙中,有的眉开眼笑,收获满满;有的托腮沉思,向往未来;有的一动不动,似乎还想倾听下去……课堂结束了,学生们纷纷向我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让自己的人生也因才华而更精彩。

窗外,雪花依旧,尽情飞舞,寒冷了冬天;教室里,师生赏读美文,倍感如沐暖阳,春来花开。教室里的向心力有了,孩子们的心也回来了,凝聚了。一向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的学生们,竟然丝毫没有被窗外一直翩然飘落的雪花吸引,在整节课中的表现出奇得好,令我感动,给我欣慰。我随即和学生做了深入的心灵沟通,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每天的读书、积累与写作,独立完成每天的作业,有朝一日他们一定会写出好文章,也能上好高中,读好大学,成就美好未来!

伴随着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我结束了这节课——这节师生共同赏读美文、指导写作的课;这节品味语言、启迪智慧的课;这节乐在其中、收获幸福的课。这节课虽已结束,但幸福一直进行中……

(文/杨旭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保尔   百炼成钢   扬州   珠帘   作业   语言文字   语文课   才华   雪花   诗词   语文老师   挫折   声音   同学   人生   文化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