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蓝色的布带


文/杨旭萍


在我的大衣柜角落里,一直珍藏着两条蓝色的布带。二十年过去了,这两条普通的布带始终系在我的心头,连接着过去的岁月,给我记忆的温暖、温情和生活的力量、美好。

二十年前的一个春节后,北京火车站。我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一手抱着刚满两周岁的女儿,一手提着一个小包,艰难地行进在赶车的人群中。那时的我由于过多的负重,担心去往候车室的电梯站不稳,我便走步行梯,可谓是举步维艰。当时,我真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我好不容易上了车,找到座位,就着急忙慌地卸下一身重负。哪料,就在背包滑落肩头,重重地跌落座位的一刹那,肩带突然扯断了一根。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下一站还得转车,这么大一包东西该怎么办呢?一时间我傻了眼,一筹莫展,不争气的眼泪溢出眼眶……

我的窘迫被对面坐着的一位大爷看出来了。他大概六十多岁的样子,慈眉善目,询问我到哪去,然后笑呵呵地说:“姑娘,别哭了,我儿子担心我的行李包不结实,正好给我预备了两条宽宽的布带,给你用吧。”说着,便从行李架上取下他的大包,找出两条深蓝色的布带。“你抱着孩子吧,我来给你捆一下。”大爷把两条布带铺在列车的小桌子上,把我的背包横着放在布带上,估量好肩带的长短后打结,还让我试试是否合适。看着这位大爷有条不紊地帮我收拾好断带的背包,我的内心汹涌着无法言说的感激之情。此时的眼泪淌成了直线。我知道,这与刚才的眼泪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无助、无奈瞬间变换成感激、感恩!没想到自己就是那个上帝的宠儿,在最困窘的时候有好心的大爷伸出援手,解了燃眉之急。

这两条深蓝色的布带一直被我珍藏着,每每看到,心底总会涌动着无尽的温暖。在那个寒冷的早春时节,在北京开往太原的列车上,我与他老人家素昧平生,但他的善行,却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他的布带本来是儿子给他以防不时之用的,可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路途遥远考虑,甘心情愿地帮我解决了在我看来是天大的困难。“大爷,您怎么称呼?”“没事,这没啥。”大爷始终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字,这令我至今遗憾!二十年过去了,很多面容和事情早已模糊,但他慈祥的笑容,热情的话语,娴熟的动作永远铭刻在我的内心深处,时时想起,依然清晰再现。大爷看似小小的善举,却给了我一生的感动,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善良、互助和真情。这善举,在岁月的沉淀里,也给了我人生的启迪和传承的责任。播种善良,播种美好,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生活都会阳光明媚。

两条蓝色的布带

我忘不了那个身影,更忘不了自己的责任。传递美好是责任,播种美好,更是不容怠慢。

前几天上午的一节语文课,我一如既往地提前几分钟去教室门口,等候上课的铃声响起。我还没到门口就听到教室里乱哄哄的喧闹声、说笑声。于是,我加快脚步走进教室。原来,又是李晓明在哭,好多同学围着他大声地说笑不止。这个晓明,平日里就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抹鼻子、擦眼泪,哭个不停。只见他两眼红肿着,两手不住地左一下,右一下地擦泪,我立即制止了同学们旁若无人地说笑,让他们坐好,快步走到李晓明身边询问原委。

“你为什么哭呢?”我俯身而问。

“王华……王华打我。”晓明抹着眼泪,哽咽着说,样子实在是委屈得很。

“打你哪里了?”我继续追问。

“这……这只胳膊。”晓明边哭边指着左胳膊。

我深知王华这个柔弱的女孩子不会真把李晓明怎么样,即使“打”也是一场闹剧。晓明的智商与行为,与他十三四岁的年龄相差甚远,有时甚至还不如一个幼儿园的正常孩子。同学们开他两句玩笑会哭,不会做题会哭,找不见课本也会哭……

我必须弄清这次事情的“真相”。

“你为什么打他?”我以平和的心态、平静的语气问王华。

哪知王华一副生气的面孔,脸涨得通红,一言不发。

此时课代表补充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我着急有事,把作业本放在李晓明的座位上,让他帮着发一下,他把王华的作业本放在后桌上了,王华认为他是故意的,就打了他两下。”

我转向王华,温和地说:“就因为这么个原因,你不该打他吧?何况动手本来就不对。他应该是没记住你的座位,不可能故意发错作业本。”

王华依然不语,涨红的脸上显出更生气的样子。我再问,她干脆把脸扭向一边。

王华如此态度,还真让我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这两个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我错怪王华了?但我想,不管怎样,王华应该让着晓明的。

两条蓝色的布带

我问晓明:“你是故意的吗?”

我期待着晓明的否定回答。哪知晓明抹着眼泪,声音洪亮地回答:“是!”

晓明的回答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王华也忍不住笑了。我当然也被晓明逗乐了,这孩子!

“你知道‘故意’的意思吗?”我笑着问晓明。

“知道!”晓明的双手依然左一下、右一下地抹着眼泪,声音依然洪亮地说。

周围的个别同学小声地帮他说出“故意”的意思:“专门!”“存心!”“有意!”……他依然在哭,毫不理会同学们的“好意”。其他同学却又大笑了起来。

“同学们,别笑了,老师一直教育大家要以更多的善心、爱心,关心照顾晓明,即使他有什么事做得不好,我们也不要嘲笑他,更不要打他,我们要去关爱他、帮助他,好吗?”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应着,响亮的应答声充满了教室的每个角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些孩子,智力可以残缺,但得到的关爱永远不该残缺,甚至要更多。

“同学们,老师可是会进一步观察、了解、调查的。今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你们能真正做到关爱弱势群体吗?”

“能!”同学们的回答依然坚定有力。我看向王华,她也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时那刻,我看到了一张张纯真的脸上写满了善良、理解、可爱、活泼。同学们的笑容在那一刻让我感觉到好美,好美!

我一番安慰后,晓明破涕而笑,我开始上课。没想到,同学们比平时更能积极思维,回答问题,向善向上的力量总能激发人的热情和思维。我感知着同学们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我享受着与同学们心灵共鸣的愉悦。

一场闹剧,让我和孩子们的心更近了,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了,让求知不再是无奈的被动而是愉快地主动了。这令我十分惊讶。试想,如果我一进教室看到乱哄哄的场面,只是呵斥、制止,又会怎样呢?

两条蓝色的布带

世界本是美好的,以一颗善良、纯净、积极、乐观的心去看世界,去接纳身边的人、事、景、物,内心便更阳光、更温暖。用这样的心灵亲近生活、感知世间万物,我们就收获了美好,滋养了灵魂。

生活总在不断的祸福、得失中走过朝暮,走过春秋。人生如一条长河,这条长河会因一颗善良、纯净、热情、感恩的心灵更加清澈、明媚。

就如当年那趟旅行,我虽然经历了路途的艰难,但却换来了一生温暖而美好的回忆,让我感受并传承着“赠人玫瑰”的善行,这是何其美好的经历。

生活中从不缺失美好,我们用心感受,时时处处皆美好。红绿灯路口,互相谦让是美好的;排着长队购物,文明有序是美好的;生病时,家人朋友的关爱是美好的;经济拮据时,雪中送炭是美好的……

人生难免遇到风雨,如果有幸遇到帮我们撑伞的人,这是教会我们感激、感恩;如果没有,这是教育我们美丽的彩虹就在战胜风雨后。

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善良、感恩,才有了今天的美好。愿我们每个人做美好的传递者和传播者,给世界以温暖,给世界以阳光,我们就会有一个持久、永生的美好未来。我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也坚信着明天更加明媚、灿烂地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布带   善举   善行   作业本   大爷   背包   座位   善良   教室   温暖   眼泪   美好   心灵   蓝色   孩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