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上周广西高考成绩放榜后,「唐尚珺2021成绩」冲上了微博热搜。


似乎除了自家孩子,网友们最关心的就是:唐尚珺考了多少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唐尚珺何许人?就是那个瞒着家人复读7年,参加高考12次,非中科大不读,今年已经33岁的广西高中生。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2016年,即唐尚珺在高中苦读的第十年,曾有人为他拍过一部纪录短片《高十》,记录了他百折不挠的求学故事。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纪录片《高十》于2018年上映后,曾引发网友热议


第一次高考没上本科线,此后瞒着家人年复一年复读。碍于天分,他每次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专科、三本、二本、勉强过一本......


后来终于在第7次高考中考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他挺满意,我等看客也放下心来,以为他终于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夙愿。


可就在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家时,发现父亲已住进了医院,被查出肺癌晚期。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命运似乎对唐尚珺极为残酷,给一点甜头,就要用更大的苦楚来交换。


纪录片结尾,唐尚珺带着父母去北京玩了一圈。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大半辈子在地里劳作、首次走出广西农村的父母,在镜头前显得新奇、兴奋,脸上也露出少有的笑容,这让人稍觉安慰。


而纪录片之外,为了拿到补习学校提供的20000元复读奖金给父亲化疗,唐尚珺放弃了得之不易的中国政法大学,再次回到高三教室。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父亲仅捱了一年还是撒手人寰,而唐尚珺从2017年退学后,又参加了5次高考,至今没进入大学。


6月23日,广西高考成绩放榜,网传唐尚珺考了621分,超出一本线134分,却依然无缘梦校中科大。


这一次,他还会选择复读吗?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1988年,唐尚珺出生于广西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父母靠种植甘蔗为生。


67岁的母亲白发苍苍,从早忙到晚,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10岁。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为了供唐尚珺读书,家里老房子连做排水沟的钱都拿不出来,下雨时屋子周围泥泞不堪。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或许是原生家庭的贫穷,坚定了唐尚珺“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


可惜他天赋平平,尽管学习刻苦,200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连本科线也没够上。囿于家里条件,父母希望他去读个专科学一技之长,赶紧出来挣钱才是正事。


懂事的唐尚珺不愿忤逆父母。新学期开学,他拿着家里卖甘蔗攒下的钱去了南宁某技校报道。


但他越想越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认命,很快又瞒着父母退学,用退回的学费开启了漫长的复读之旅。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过去12年里,唐尚珺并非没有考上好学校——


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

2015年,吉林大学抛来橄榄枝;

2016年,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2019年,被重庆大学录取;

……


但因为不满意学校、不满意专业、家里出现变故......他一次次放弃,这么多年过去,33岁的唐尚珺仍然徘徊在大学门外。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也因为这样,很多网友说唐尚珺是在浪费生命,甚至有人骂他“病态”、“自私自利”、“脑残”。然而完整看过纪录片《高十》后的我,却实在不忍责备他。


唐尚珺不算有学习天赋,不仅没有天赋,他的起点也低得可怜——出生于偏远小山村,家徒四壁,父母年迈。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尚珺却从小有个梦想,“我一定要考北京的大学,带爸妈去北京看看,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以后回想起来心里应该是很欣慰的。”


所以,在第7次参加高考并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后,他满意了。只是这一次,父亲被查出癌症晚期,命运再次捉弄了他。


唐尚珺在微博简介里说,“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非刻意为之。”


其令人费解的坚持,或许只是一个寒门学子的别无选择。


至于后来他非“中科大不上”的偏执,就要从另一个“高考疯子”吴善柳说起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吴善柳也是有名的“高考钉子户”,复读八次,曾拒绝北师大、中大、北大、南大,最终在32岁那年,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理想大学清华。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有意思的是,唐尚珺和吴善柳同为钦州二中补习班的学生,俩人甚至打过照面、有过交流。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左边为吴善柳


在纪录片《高十》中,唐尚珺说自己视吴善柳为榜样,坦言被吴善柳“非清华不读”的远大志向打动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2017年从中国政法大学退学后,唐尚珺便效仿榜样,为自己设立了“非中科大不读”的目标。


然而就在唐尚珺奋战在高三教室,憧憬美好未来时,他一定想不到考了9次才考进清华的吴善柳,刚进大学就尝到了智商被碾压的痛苦。


吴善柳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泡图书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常常学习到凌晨才睡觉。就这样卯足了劲,在年级132人中,他也才从最初的倒数升至58名。


“在清华读书真的好辛苦、寂寞,忐忑啊,但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言语中不乏悔意。


当老师问他未来的规划时,他只是说:“考个教师资格证会不会很难啊?”


2018年,清华毕业的吴善柳奔走于北京各大企业,试图留在这个让他向往的大都市,彼时他36岁,最黄金的十年青春已经流逝,无任何工作经验的他四处碰壁。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时间退回到十二年前,24岁的吴善柳因为没有大学学历证书,被很多工作拒之门外,只能在南方某电子厂打工,每天工作12小时,收入微薄,生活窘迫。


正是这段经历,让吴善柳认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每次看到那些清北毕业生能轻易找到工作,对我的心理总会造成很大冲击。”


然而他做梦也没到,自己用八年青春换来的清华学历,似乎也无法扭转他的境遇。


最终,还是他在大学期间考取的教师资格证派上了用场,被郑州一所民办高中聘为数学老师。


这结局算不上坏,只是早知如此,又何必非清华不可呢?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和吴善柳一样,唐尚珺也将高考当作解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因为自小家里穷,唐尚珺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农村,“农村这个圈,很多人都讨厌在这里呆着。”


所以他不停地参加高考,专科不行、三本不行、二本不行、一本也不行,似乎非得考上顶尖985,才能一把将他从泥淖里拔出来。


普通院校和名校的差距很大,这点无法否认。但考进普通院校,就无法突围了吗?


去年,27岁的张霁刚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就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最高的一档年薪(201万元),一时轰动全网。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深扒背景后发现,张霁不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还是个本科毕业于武昌理工学院(他考入时还是三本)的普通学生。


进大学不久,张霁就制定了四年计划,确定考研目标。


据同学回忆,“无论上什么课,他永远坐第一排。空闲时经常去学校图书馆自习,抱着书啃,乐此不疲。”


接触科研后,每次拿到课题,张霁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在外调研,仔细分析思考。


就这样,他从武昌理工学院毕业后,成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又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读博士......


毕业后顺利进入华为,年薪秒杀大部分同龄人。


有人说,高考多10分、少10分,你会进入完全不一样的学校,遇到完全不一样的人,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看完张霁的故事后,你还会这样觉得吗?


事实上,高考不会决定你的人生,更不会决定你变成什么样的人。实现人生的“指数型成长”,选择权其实仍然在你的手里。


可惜唐尚珺迟迟不明白这个道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说到底,在和高考死磕的那些年,唐尚珺或许压根没有思考过人生。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也没有抬头看看世界的变化,才钻进了死胡同,盲目迷恋于“上好大学”。


殊不知高考只是手段,大学也只是敲门砖。中科大没法保证他从此脱离农村、衣食无忧,就跟清华无法让吴善柳留在北京是一个道理。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在纪录片《高十》里,醉酒后的唐尚珺显得格外脆弱,“我现在都怀疑知识改变命运那句话是不是(真的),小时候都蒙了我很久……”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的,但不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更何况人生并非由一件事主宰,高考失意了,完全可以在下一关卡奋力拼搏,绝地反击,扳回一城。


令人欣慰的是,据《高十》的导演何汉立披露,唐尚珺这两年会在寒暑假跟着他外出拍摄,帮着扛脚架、挑杆录音,解决温饱的同时,也逐步尝试与社会接触。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摄于2020年龙脊梯田,左唐尚珺,右何汉立,俩人是初中同学


而从唐尚珺的社交动态来看,他的“执念”似乎也在渐渐瓦解,“是偏执,当初不知道人生可以有很多的路......”


扎心!12次复读,因20000元给父亲治癌放弃名校,他今年又高考了


事到如今,我们不忍苛责,唯有祝福。


无论今年高考结果如何,希望33岁的唐尚珺能勇敢地向未来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武昌   华为   父亲   清华   广西   纪录片   北京   名校   天赋   中国政法大学   家里   父母   农村   学校   人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