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生活の感悟

孙云晓生活感悟

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生活感悟·397

是中国少先队建队69周年,一个与几代人的童年密切相关的节日。虽然我小学时因为恶作剧被老师当众扯掉过红领巾,但当教师以后,第一份重要工作就是做青岛某区的少先队总辅导员,那是1973年,我年仅18岁。1978年进中央团校学习,结业后成为中国少年报记者,后来主编《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几十年研究儿童与少先队。值得欣慰的是,难忘的少先队生活给我灵感,激励我为少先队写下一系列作品,如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英雄少年赖宁》、长篇小说《金猴小队》和《赖宁的世界》、少先队教育家段镇、韩凤珍的长篇传记小说《解放孩子》和《孩子,抬起头》等等。我曾多次呼吁让少先队进入家庭,将家庭教育与少先队教育结合起来,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尤其是独生子女,少先队组织让他们拥有兄弟姐妹。

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生活感悟·396

分别久了,朋友就是一份惦念。来扬州虽然匆匆,却与一个结识30年的老朋友相约见面,他是数学特级教师赵公明。1988年,我们在中国心理卫生学会的桂林会议结识,因为共同的志趣成为好友。没想到,他保存着我们1993年在北京的合影,25年前啊,彼此多么年轻,而我的女儿那时仅10岁。后来,他潜心研究初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治,颇多著述并多次应邀赴欧美讲学,而我则因写《夏令营中的较量》转向儿童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真正的朋友见面虽少,却知道对方的个性与追求,并持之以恒的相互关注和相互支持。因为一个朋友的存在,对他所生活的地方也多了一份牵挂,其关注度超过名胜古迹。

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生活感悟·395

靠着车窗,晒着太阳,观赏着金秋的田野,就这样驶向远方。2018年十月将去扬州、衢州、宁波、上海、苏州等地旅行,今日目标:镇江南。许多人对出差叫苦连天,我也奇怪,为何自己乐在其中。也许因为是孙悟空的后代,此生注定是行者。哈哈,准确些说,可能与23岁起的9年记者生涯有关,习惯了在路上的生活,那种无限可能的时空。即使坐在侯车大厅长时间等待,也是一杯咖啡一本书慢慢享受。退休之人最大的福利就是自甶自在的享受生活。既然是享受,就要慢生活,给自己留出较多余地,幸福从怡然自得中轻轻溢出来。

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生活の感悟

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孙云晓生活感悟|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同伴群体中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衢州   镇江   团校   孩子   叫苦连天   报告文学   扬州   少先队   夏令营   家庭教育   中国   同伴   群体   记者   儿童   教师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