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夏天来临,比蚊子更可怕的是蜱虫!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2岁的天天,近日和家人一起到抚顺一个森林公园里玩,天天爬山穿林,还在草地上玩了一会,当时并没有什么异常,当天晚上回来,孩子也没有哭闹,只是偶尔挠下脖子。

大人看到天天的小手总往后脑勺伸,以为孩子只是够不着,就没放在心上,直到4天后,孩子舅舅发现了天天脖子后面多了一个小肉球,才引起重视。

天天的姥姥以前听说过蜱虫咬人的事,当即就带孩子去了抚顺当地医院,但由于蜱虫已经钻进肉里长达5天时间,常规方法很难把虫子取出来。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当地医生建议要去沈阳处理。天天刚入院时,后脑勺皮肤红肿,蜱虫已经有大米粒一般大了。医生推测与蜱虫的原始大相比,已经涨大了几十倍,原来也就是小米粒大小吧。

好在目前孩子情况稳定,没有什么大问题。医生提醒:严重的蜱虫咬伤可能会致命。所以家长务必引起重视。

孩子被蜱虫咬了之后,宝妈当机立断的处理,得到医生的点赞!

正值端午假期,杭州天气凉爽,敏敏和爸爸妈妈约了几对好朋友去了杭州植物园野餐,小伙伴们在草地上蹦跑,打闹,玩玩具,还时不时在草坪上来回打闹滚来滚去。

回家之后,睡前妈妈陪敏敏看书,看到敏敏一直在挠脑袋,说痒痒的,刺刺的。妈妈想着是不是被蚊子咬了,于是让敏敏把头发撩起来,仔细看了下。

看到敏敏头皮那里有一颗黑黑的鼓鼓的,跟肉球一样的东西,妈妈叫来了爸爸,拿起手机灯光又照了一下。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爸爸说:“是不是脏东西,挤掉就好了。”妈妈突然大叫:“这个不能动,是蜱虫,千万不能动,更不能拔,不能扯!

因为家里有孩子,妈妈总会关注一些网上的育儿心得,知道夏季是蜱虫的高发季,在户外很容易被蜱虫叮咬。

蜱虫吸血的口器上面长着倒刺,如果不恰当地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虫,会使它的口器断在孩子的皮肤里,严重的会引起孩子发烧,甚至有致命的危险。

妈妈突然想起,酒精对蜱虫有一定的抑制,着急指挥爸爸把酒精拿过来,滴了几滴酒精在蜱虫的头上,刚滴下去的时候,看到蜱虫的头好像出来了一点点,但是依然叮在敏敏的头皮上。敏敏还是不停地想要去挠。

妈妈记得被蜱虫叮咬最好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于是催着爸爸简单收拾了下,就赶往医院了。

到了医院,妈妈详细地说了自己在家里的处理方法:自己没有动蜱虫,也不让孩子继续挠,只是在蜱虫叮咬的地方涂了一些酒精。医生看了一下对妈妈的做法连连点赞:妈妈的处理非常正确,蜱虫不能拔,拔了反而更危险。

医生看了下敏敏被咬的位置,幸亏妈妈发现的早,还不深,医生用消过毒的镊子,轻轻的把蜱虫的头从敏敏的头皮里拽出来。

医生说:处理蜱虫最重要的是要把头拔出来,很多家长容易把处理其他虫子的方法应用过来,以为拉出来就好了,但如果头持续在里面才是最危险的。

拔出来之后医生还给孩子被蜱虫咬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消毒,在观察了近一个小时之后,敏敏确定自己没事儿了,就回家了。

幸好妈妈及时反应,才避免了敏敏遭受更大的疼痛。

蜱虫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有哪一些危害?

蜱虫(pí)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牛虱、草爬子。它常蛰伏在森林牧场、草丛、植物或牲畜皮毛间,也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虫咬人的时候会分泌有麻醉作用的毒素,所以被咬有时候会察觉不到。

更恐怖的是,它会把头部扎进皮肤里,因此蜱虫号称世界十大恐怖动物之一。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被激怒的蜱咬着男人的手臂Engorged tick biting man's arm

蜱虫也是许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等,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在我国所记录的 110 多种蜱类中,它们可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斑疹伤寒等 20 多种疾病。瑞典一项研究称,蜱虫叮咬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并由此导致血栓。

一旦被蜱虫叮咬,人的皮肤就会肿胀,出现过敏、炎症等症状。

蜱虫成虫的实际大小为2-10mm,口器呈倒钩状,只要勾住你的皮肤就会用力进入。等蜱虫身体全部进去之后,从外表看,很像一个黑痣。 如果你长时间不管它,体内的病毒可能会给你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死亡。

如何避免被蜱虫叮咬

5-10月是蜱虫最活跃的时期,它们常活动于森林,草坪,树林间,喜欢带孩子去户外的宝妈一定要做好以下防护,避免孩子遭受蜱虫的叮咬。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1、尽量远离蜱虫的生活环境

尽量避免孩子直接与树木、草木接触,尽量不去草木茂盛的地方,不要露腿坐在草地上玩。

2、外出尽量减少皮肤露出

蜱虫喜欢叮皮肤组织较薄的地方,如头皮,脚趾头,胳肢窝等。进入山地、林区,穿浅色面料光滑的长衣长裤,扎紧裤腿袖管,尽量杜绝给孩子穿短裤,穿凉鞋。

3、驱蚊驱虫喷剂要药要随身带

外出游玩一定要涂抹花露水,风油精、宝宝的防蚊喷雾,防蚊贴等,可以减少在室外被蚊子和蜱虫叮咬的风险。同时要随身带酒精,及消毒物,如遇到叮咬严重,可以在被叮咬的初期就进行紧急处理,避免叮咬更严重。

4、避免孩子与野生动物接触

野生动物容易被蜱虫寄生,请不要接近。即使是外面的流浪猫流浪狗,也尽量让孩子不要接触,蜱虫很有可能会从这些动物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被蜱虫咬伤后应该怎么处理

被蜱虫叮咬后,有的患者会出现伤口红肿现象,有的伤口则不明显,发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多月。所以出游后,建议回家马上好好洗个澡,并且仔细检查身体 。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如果已发现被蜱虫叮咬,切记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千万不能硬拽。如果强行外拽的话,它会将头部深深地钻入人体皮肤,容易把头、爪子残留在皮肤里,而且容易刺激它分泌大量唾液增加病原体的释放。

2、可用松节油、乙醚或旱烟涂在蜱虫头部,尽量使蜱虫能够自然脱落,并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3、可用棉棒沾酒精沾到蜱虫上,让蜱虫慢慢放松,等待死亡。 蜱虫完全不动了,确认死亡,再用医用的镊子,慢慢将它拽出来。

4、蜱虫在取出后,不要疏忽大意,对叮咬部位进行消毒,随时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感到不舒服,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5、若叮咬处不适感强烈,在家简单处理后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切勿像天天的案例一样,等待四天后,蜱虫都长大了几十倍了才想到去医院,那个时候只能用手术来处理了。

夏天来临,4岁孩子被蜱虫咬,宝妈这样做,医生连连称赞

「暑假即将来临,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带孩子去旅游,在欢乐旅游的途中,爸爸妈妈也不要忘记谨防蜱虫等一系列毒虫的危害,保护我们的孩子欢乐的健康成长」

我是双鱼妈,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期待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儿~[兔子][兔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口器   抚顺   医生   孩子   头皮   头部   蚊子   酒精   爸爸   夏天   皮肤   身体   森林   妈妈   医院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