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最近的热播剧《小舍得》,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共鸣。

里面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关于儿子的各种高压教育以及各种作精式的攀比让人倍感窒息:

家庭聚餐,为了压姐妹一头,各种显摆孩子成绩;

吃个水果也要来个随堂英语测试;

人家表演唱个歌,她直接让孩子背诵圆周率后不到2000位!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搁谁不都得倒吸一口凉气,“自掐人中”。

也难怪网友们把 “心疼子悠”、“蒋欣你可闭嘴吧”打在公屏上啊。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蒋欣在微博自觉封嘴保平安

如果你有孩子,真的,我不建议你看这部剧,因为它很可能让你血压飙升,心肌梗塞。为了自身的健康,远离《小舍得》。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田雨岚前面的那些操作C妈吊着氧气瓶看,还能忍,但最近更新,子悠因课上忘了预算,被老师当堂骂“榆木疙瘩,笨蛋”用词十分难听,正好被外边的大姨南俪看到。南俪为子悠出头,认为应该让老师道歉。

而田雨岚赶到后直接说“不用了”、“老师严厉点那是对孩子好,挨几句训算什么啊”、“金牌班老师就这样,别人都能忍,咱不忍以后老师会更针对孩子”。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我也能理解,她怕得罪老师、得罪培训大头的心。

但子悠满眼含泪的委屈神情,能把人心疼死。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不能说了,还是说今天的正题:当孩子被“欺负”,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被“欺负”后,妈妈的态度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许多父母觉得,孩子经历的那些琐琐碎碎,都是小事。

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不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常常说“老师管你还不是为你好?”、“没关系的,别人也不是故意的。”、“别理他、咱不跟他一般见识。”

如果我们总是先入为主的替孩子做出“没关系”的决定,那么给孩子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我的感受不重要,说出来,连父母都不在乎,别人谁还可能在乎?难怪我被欺负。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相对于被欺负这件事,父母的态度才是真正将孩子推向深渊的那双手。

知乎中有个网友说:

小时候只要和别人发生矛盾,父母总是先责怪自己“为什么打你不打别人,为什么老师批评你不批评别人”,这样的话充斥着自己的整个童年。

后来,自己也慢慢变得自卑、懦弱,害怕与人交流。自己的人生就像掉进了一个深渊,周围都是黑漆漆的,看不见一点光。

对于孩子,父母是唯一的依靠。

请相信孩子的直观感受,如果是小事,他根本不会跟你说,如果无所谓,他根本不会垂头丧气、乱发脾气。

所以,不要一直跟孩子强调没关系,就算对方不是故意的,如果孩子心理上有不舒服,也要认同他,开导他。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让他知道,他的每一个感受你都很在乎。

当孩子受到侵害时,他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臂膀,支持他、维护他、给他力量,对他说“别怕孩子,有爸爸妈妈在”。

在孩子受委屈后,我们应该这样做

01

回应孩子情绪,认同孩子感受

无论何时,当孩子跑过来哭着和你说:

别小看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在孩子看来特别有分量。因为我们认同了孩子当时的感受,孩子情绪上得到安抚,也知道妈妈是在乎自己,爱自己的。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让孩子确信父母爱他这件事。

然后,再问一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02

学会倾听,给足孩子“畅所欲言”的安全感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陪在孩子身边,对于孩子的遭遇也只能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因此,孩子是否敢说、会说,就变得非常重要

有些孩子,不肯说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是因为说了不仅得不到半分好处,反而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我晚上不想吃茄子,老师说不吃完就不让妈妈来接。”

“老师不也是为你好吗?小朋友本来就不该挑食!”

那下次孩子在学校遭遇更严重的惩罚,便也不会说。

“你的衣服怎么破了个洞?”

“被同学扯得”

“好端端的他为什么偏偏扯你,他还扯别人吗?你是不是主动招惹他了?”

下次,孩子再被别人欺负,便不会告诉你。

因为说完之后,不仅没得到父母的理解和维护,反而受到了批评。换谁下次也不会再说啊。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说的机会。

当孩子跟你描述今天在学校被批评、被欺负时,不要大惊小怪的责备,也不要“忧桑”的觉得孩子受了多大委屈。

先关心孩子,肯定孩子感受,再帮助孩子梳理事情的经过。

只有父母先学会听,孩子才能敞开心扉的说。

03

教会孩子正确的“反击”

我们无法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保护,所以请教会孩子,该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

①有气势地威慑对方:

气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气势,一个是语言的气势。

当你底气十足的时候,别人才不敢变本加厉的继续欺负你。

有人抢玩具,可以大声的说:这是我的!

被别人打了,可以怒视着对方的眼睛说:不许打我!

勇敢地大声地说出“不”!

美国儿童心理专家Michael Borba建议:被欺负时,你脸上怎样的表情比你说的是什么更重要。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大喊一方面可以让他知道,你不怕他,别想欺负我。另一方面,也会传递给老师或同学,遇到了危险。

如果都不奏效,那也就说明事情更严重了,先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求救老师或爸爸妈妈。

②求助时,有理有据的讲清来龙去脉

很多孩子被欺负根本说不清来龙去脉,家长或老师如果没亲眼看到就很容易忽视甚至误解。

所以平时接到孩子求助时,一定别忘了一个环节,就是先鼓励孩子跟你描述冲突的过程。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出:

平时也可以练习用这3个要素描述经历,只有清晰地说明缘由,孩子才能争取想要的公正。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PS:对于孩子们的一些社交冲突,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孩子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大人再插手干预。

但是欺凌除外,当孩子遇到来自强者的威胁时,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这个时候一定要有所作为,让孩子知道他有“靠山”。

③给予孩子正确的“疏解”

有时候,孩子跟孩子之间的较量,他们还能还击。但如果对象是老师,就难了,孩子甚至讨不到一个说法、等不到一个道歉,这个时候,就是彰显父母力量的时候。

小舍得|儿子当众被骂 、蒋欣无动于衷,父母的态度将孩子推进深渊


CC从小就是个脾气倔的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没少挨老师的批评。

有次回来说“再也不去幼儿园了”,含含糊糊的还说什么讨厌老师。

虽然听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系列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但理智还是让我佯装镇定、不动声色的进行了一轮套话。

断断续续中,大致明白了原来是CC课间活动结束后,不回教室被老师大吼了一顿:“放下玩具,立马给我回教室!”

“妈妈知道你当时被吓坏了,对吗?”CC点头。

“但是,活动时间结束了,大家都要回教室里。CC没有动,老师当时应该是太着急了,才会忍不住生气发脾气。就像有时出门,妈妈着急了也会喊你是一样的。”

“老师和妈妈一样,会高兴,也会生气,但不代表就不喜欢你,你试试下次按规则去做,老师肯定不批评你。”

首先我们肯定了孩子的感受,同时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认为非常小的一件事,在孩子看来都非同寻常。

如果孩子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我们却没及时发现并疏解,就可能在孩子心里埋下“负面”的种子,日后随时可能爆发。

比起被欺负的孩子,更可怜的是被欺负了却得不到家长的认同。

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孩子需要我们,我们就应当站在他身后,告诉他“有爸爸妈妈在呢”。

只有在爱和信任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更加自信勇敢地敞开怀抱去探索世界,拥有抵挡压力和挫折的底气。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养娃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父母   孩子   来龙去脉   无动于衷   深渊   气势   幼儿园   着急   没关系   委屈   下次   批评   态度   儿子   爸爸   正确   玩具   妈妈   老师   蒋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