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现在的育儿界流行一个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夸奖意味着被认可。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会吝啬于对自己孩子的称赞,适当的夸奖不仅能够让孩子获得鼓励,他的自我价值也会上升,自信心也会增强,还能让孩子从父母的夸奖中定位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夸奖,对于孩子是必不可少的动力。但是,夸孩子是门技术活,很多父母并“不会”夸孩子。他们在表扬孩子时只会一个劲地夸孩子“你真棒”之类的话,并没有夸到点上,有的时候这种行为反而更加伤害孩子,还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夸孩子”呢?其实也并不难,只要注意“三宜”与“三忌”,就能夸出“好孩子”。

一、夸孩子的“三宜”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1、夸“行为”

当孩子表现优异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夸赞孩子“你真聪明”。

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不如换成这种:“宝贝,老师说你学习有很大进步,我想你平时在课堂上一定很努力很认真吧。”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夸“聪明”和夸“努力”,两种夸法在结果上千差万别。我们经常听到的“你真聪明”这种“夸法”,会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成功在于天赋,我天生就是聪明能干的、天生就是拥有某种能力的、我天生就是最棒的,根本不需要努力,努力是不聪明的人才做的事情。

如果把焦点放在“努力”上,肯定他的努力,把学习的提升归于努力练习的结果,这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努力练习就会进步”。

另外,孩子有被“看见”的需求。前面我们说到,父母通过孩子的学习有进步,推断出孩子很努力,进而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把“努力”说出来,把重点放在“努力”上,这样做就是他的努力被“看见”了。被“看见”其实是人的终极需求。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2、夸“细节”

曾经路过商场,看到里面正在举行一个亲子活动,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陪着孩子按照步骤做手工。 我驻足看了一会,耳边时不时传来“你真棒”、“对了,你好厉害”、“宝宝最聪明了”等家长对孩子的夸赞声。 孩子每做完一个步骤,家长都要夸奖一下。爷爷奶奶眼里的骄傲藏也藏不住,爸爸妈妈的开心也一览无余。

这时候,我听到一个妈妈用清脆的声音夸赞她的孩子道: “浩浩,妈妈看到你非常专心地独立地完成了这个作品,而且还精心挑选了这几个鲜艳的颜色,让这个作品拥有漂亮的色彩,妈妈很喜欢这个作品。” 说完,还抱了抱孩子,在他额头亲了一下。我心里忍不住为这个妈妈点赞。

其实及时给予孩子反馈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只是完成了一点点就要夸奖一下,这样不仅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夸奖对于孩子更是一剂毒药。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们的“你太棒了”会让孩子产生无措感,这句话太笼统、不走心,让孩子不知道妈妈是在夸自己哪个方面。因为孩子年纪小,会迷茫,如果父母不指出具体细节,他们就很难明白,即使想再得到夸奖,也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下手了。而那个智慧的妈妈,她并没有泛泛地夸奖孩子棒,她具体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表现是什么,因为他的什么品质而成功地完成作品,这样的夸奖,就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剂。你说得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知道自己的哪个行为是受到赞扬的,下次就会更加愿意重复这个行为。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3、夸“结果”

常听到带孩子的家长说,“我们家宝宝是最棒的!”就这一句,然后没了.....这样的夸奖多么的空洞,干瘪,苍白!不具体,没形象,无创意!如果把夸的重点放在“最棒”上,常常这样泛泛的夸,孩子对“最棒”就很介意,如果有一天夸了别人最棒,他心里就会非常不舒服。而且总是夸最棒,就会给孩子一种感觉“我只能 / 必须最棒”,同时也会想“是不是我不是最棒妈妈就不喜欢我了?”如果下次没做到“最棒”就产生挫败感。

正确的该怎么说呢?夸的重点可以放在那些事情产生的效果上。比如,注意到孩子收拾了玩具,我们可以说:“哇,今天宝贝把玩具都收拾好了,还分门别类整理了,现在看起来焕然一新啊!”

二、夸孩子的“三忌”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1、不分对错的“乱夸”

当孩子做错了事或伤害了别人、损害了公众利益时,个别家长还袒护孩子,认为孩子小没关系,还很“精灵”,这种不指明利害关系,不正确引导、乱夸,孩子就认为自己做得对,进而得寸进尺,结果贻误了孩子。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2、毫无缘由的“胡夸”

夸孩子,不是无原则地戴高帽子。在引导和鼓励夸奖孩子的同时,夸要夸在点子上,不能胡夸。很多家长都喜欢随口的夸奖,稍微有点事情就是“你真棒”,哪儿棒?不知道,反正就是棒。其实这是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的。年龄大一点“不棒”、“不优秀”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感受:敏感型的孩子会觉得被讽刺、侮辱,产生痛恨;活跃型的孩子会觉得你在忽悠,别有用心,产生愤怒;反应型的孩子会说:“我知道你不是真心的”,觉得被骗;接受型的孩子认同了这个高大的评价,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与之相符的事例,内心充满矛盾,自责。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受挫能力越来越弱了。

夸孩子是门技术活,注意“三宜”与“三忌”,才能夸出“好孩子”

3、夸大其词的“虚夸”

有些家长在孩子众多的群体里,大夸自己的孩子怎样.....怎样好,不切实际的大吹,这样会让孩子有—种人人都不如自己的感觉,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说大话目中无人的不良习惯。还有的家长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当着孩子的面在别人面前胡夸。孩子会想我真的是父母所说的那样,到后来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样孩子就养成了说谎话以求得高人一等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好孩子   戴高帽子   孩子   技术活   泛泛   步骤   下次   聪明   很大   家长   事情   父母   重点   努力   妈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