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本文导读:近年来,因为“带孩子”问题导致婆媳关系恶化的案例越来越多。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关于“婆婆该不该帮忙带孩子”的讨论从来没有休止。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婆婆没有帮忙带孩子的义务。但是,家不只是讲“法”的地方,更是讲“情”的地方。所以,从社会习俗、家庭互助的角度来说,婆婆帮忙带孩子也是人之常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婆婆不愿意帮忙?如何解决因为“带孩子”问题,导致的婆媳矛盾以及家庭矛盾?看看聪明的儿媳如何化解矛盾,让婆婆主动帮忙带孩子,还能让家庭更和睦!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家里有小孩子出生,无疑是件大喜事。可是,宝妈休完产假之后“谁来带孩子”的问题让刚刚为人父母的小夫妻犯了难。对于大部分的85后、90后爸妈来说,当然都想自己亲自带孩子,可现在的年轻人身上背负的担子都很重:有的有房贷,有的有车贷,而且小孩子出生后的日常花销也是一笔不晓得开支。再加上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很大,年轻的小夫妻也正是该在工作上拼搏的黄金时间。因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向父母求助。因为中国传统习俗的关系,首先“被求助”的人通常是男方的母亲,也就是新宝妈的婆婆,孩子的奶奶。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生孩子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个头等大事,一方面这是两个家庭血脉的延续,另一个方面家庭角色的转变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很多婆媳矛盾,就在此刻悄然发生起了变化。在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帖子:宝妈们抱怨“我婆婆都不帮我带孩子!”然后一群人义愤填膺的数落自己的婆婆。因为婆婆不帮忙带孩子而成了生死冤家,整日陷在愤怒怨恨中无法自拔,婆媳关系箭弩拔张,把媳妇的老公婆婆的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家人因此过得水深火热,真是一言难尽!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婆婆愿意帮忙带孩子,是情,不肯帮忙,是理!

一个家庭组成后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生完宝宝的前三年,关系到婆媳乃至整个家庭的和谐。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关于婆婆该不该帮忙带孩子的讨论从来没有休止。而近年来,因为带孩子问题而婆媳关系矛盾恶化,导致跳楼轻生的案例越来越多。那么,在当今的社会状态下,婆婆究竟有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呢?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对于婆婆要不要帮忙带孩子的问题上,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婆婆是没有这个义务的,所以,婆婆“有权利拒绝”帮忙带孩子。但是,家不只是讲“法”的地方,更是讲“情”的地方。一家人就应该相互帮助。若不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儿媳恐怕也未必愿意“求”到婆婆跟前。如果老人愿意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拉孩子一把,那么孩子的压力真的会小一点,生活真的会轻松一点。孩子们的日子过的有声有色,不正是老人们的心愿吗?

当然,父母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小夫妻俩(不是宝妈一个人)才是养育孩子(包括带孩子)的主要责任人。婆婆愿意帮忙,那是老人顾念亲情,体谅小夫妻俩的难处,年轻人不能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要懂得感恩。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的4个原因,很现实,也很无奈。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婆婆拒绝了儿媳让帮忙带孩子的请求。是现在的婆婆都太无情了吗?当然不是!婆婆也们有自己的“苦衷”。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总结起来,主要有4个原因,这些理由都很现实,也很无奈。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1、育儿观念不同,导致婆媳关系恶化,矛盾不断!

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的经历,生娃之前与婆婆相安无事,可自从生了娃以后,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矛盾就出现了,家里的关系堪称“火星四溅”。

当妈的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恨不得自己能24小时守护孩子。而老人以“自己就是这样把娃带大”的“经验”自居,总喜欢用一些传统的育儿方法来应对现在的宝宝,然而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可取的!虽然老人也是好心,但是用老一辈的育儿观念免不了好心办坏事。 于是,婆媳两个经常会因为孩子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双方都不相让。本意都是对孩子好, 最后却变成婆媳的战争。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2、老一辈习惯了“放养”,偶有疏漏,就遭抱怨,出力不讨好。

老一辈人养孩子多半属于放养,只要让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就算尽职尽责,至于孩子长成什么样,只能听天由命。

随着社会发展,养育孩子的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和从前大不相同,绝大多数人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与此同时,在之前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客观影响下,孩子变得稀罕起来,现在无论城乡,家长都会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可是,带孩子哪里有百分百保险的事情?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好动、调皮,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很多在老人眼里“很正常”的事情,到了宝妈眼里,就成了天大的“过错”,就有可能忍不住抱怨老人“不尽心”。这时候,老人就会觉得自己辛苦付出,儿媳不知感恩,觉得寒心。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3、老人被“疏忽”了,怕“老无所依”,想趁着还有能力,攒点“养老钱”。

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以来,养老问题就越来越凸显。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独生子女们组成的家庭要同时面对4个老人,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也非常大,特别是刚成立小家庭的年轻人,往往是自顾不暇,很容易疏忽了老人。这时候就会让许多老人觉得“养儿防老”不靠谱,甚至“老无所依”,还是趁着自己还能动得了,攒点“养老钱”,才能“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4、老人操劳了大半辈子了,已经很累了,想要“休息”一下,过自己的生活。

中国的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真的很辛苦。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长大了,成家了,自己也老了,就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这时候又要帮忙带孙子,又要重复一遍过去的那种生活,真的很不乐意。更何况他们可能不止一个孩子,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帮了老大家,就不能不帮老二家,带了大宝还得带小宝,一圈带下来,恐怕没有十几年别想“退休”,这对年事渐高,精力不那么充沛的老人,真的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解决“婆婆不愿帮忙带孩子”的难题,只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婆婆是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婆婆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特别是有的有人说,儿媳妇也没有给婆婆养老的义务。所以,婆婆不帮我带孩子,那么,老了也别来指望我养她老。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虽然儿媳没有给婆婆养老的义务,可是她的儿子(儿媳的丈夫)有啊!儿媳如果非要用“法律”说事,只会让丈夫为难,制造家庭矛盾,破坏夫妻感情,得不偿失。

家不只是讲“法”的地方,更是讲“情”的地方。常言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部分婆婆并不是因为“无情”,不肯帮忙带孩子。那么,儿媳们何不在“情”字上想想办法呢?

首先向老人表明态度,儿子儿媳也知道老人辛苦了大半辈子了,很不容易,现在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接着向老人说明面临的实际困难。儿子儿媳刚刚成立小家,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很大,家里经济还不太稳固,抛开别的不说,就光家里的日常开支,添了孩子之后都增加了不少,儿子和儿媳都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如果婆婆不能帮忙带孩子,宝妈就只能辞职在家,儿子就要一人工作养全家人,那会透不过气的。如果再悲剧点的儿子突然哪天失业或发生别的事情,没有了经济来源,将会对家庭造成恐慌贫瘠的生活。既然是“一家人”了,自然“不说两家话”。哪个当妈的不心疼儿子?婆婆又怎会不体谅小辈的难处呢?

最后再来解决婆婆的“后顾之忧”。婆婆辛苦的帮忙带孩子,作为儿子儿媳,平时也会好好孝顺,常回家看看。人都是相互的,你来我往的增进家人的感情。说清楚了利害关系,大部分婆婆都会“动情”的。

婆婆不帮带娃,不是婆婆无情,是儿媳无能!聪明儿媳8个字搞定!

婆婆不愿帮忙带娃?聪明儿媳3步让婆婆主动帮忙!

小美和老公都在城里买房工作,生了孩子后,为了减轻老公的经济压力,小美选择继续工作,由婆婆帮忙带孩子。婆婆很乐意帮忙带孩子,小美心里也很感谢婆婆,每天下班回来后,都让婆婆去休息,自己带孩子做饭。平时也会给婆婆买点小礼物,表示感谢,婆媳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其实,小美正是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成3步,让婆婆主动提出给帮忙带孩子的。

第一步:和老公分析了自己辞职在家带孩子之后,家里将面临的经济压力,让老公去和婆婆提。毕竟,母子之间沟通起来要比婆媳之间方便的多。儿子和母亲打“感情牌”,也要比媳妇有用的多。

第二步:做好分工,并向婆婆表明自己的育儿态度。上班时间把孩子交给婆婆带,下班之后自己带,周末或者节假日,夫妻俩一起带。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哪些底线不能突破,哪些问题可以商量,遇到问题相互沟通。

第三步: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婆婆的感激之情。婆婆放弃了安逸的老年生活,甚至是离乡背井来帮忙带孩子,这是一种情分,而不是本分。对于婆婆的奉献和牺牲,媳妇应当心存感激,和婆婆一起分担带娃、做家务的责任,适当地向婆婆表表孝心。人与人相处,必然会产生矛盾,更何况是婆媳关系这样的千古难题。但是,婆媳之间,只有相互感恩、相互帮助,才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想到对方的好,放下心中的怨气,努力去调节、去磨合。长辈和小辈能相互了解,相互扶持,哪个婆婆不愿意含饴弄孙呢?

最后说一句:女人们要记住,无论婆婆会不会帮你带孩子,日子都是你自己的。你的日子试过的风生水起还是一败涂地,都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儿媳   婆婆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婆媳   无能   义务   无情   矛盾   聪明   家里   儿子   老人   压力   关系   孩子   家庭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