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非语言信号",比话语更有力量

邻居的孩子刚上学,平时在家不是很听话,在学校还好有老师能管,一旦回了家孩子就开始四处捣乱,总是把玩具扔得一地,邻居反复跟孩子强调不要乱扔自己的玩具,可孩子一直不听。"昨天晚上我本来就工作很忙,把他接回家还要忙着做饭,又带了一堆工作回家。本来想让孩子自己安静的在旁边玩一会,不要过来捣乱,没想到孩子根本不听,我不让他来厨房,他非得去厨房玩。不仅打碎了好几个碗筷,还把我做好的晚饭给弄洒了。",邻居越说越生气,但一点办法也没有,跟我抱怨说孩子好像根本不会听他说话,好像根本没把他说的话当作一回事,在学校老师说什么都乖乖的,一回到家好像耳朵里塞了棉花,什么都听不见。

有不少朋友和同事都跟我说了这个问题,说自己家孩子也是,谁的话都听,就把他的话不当做一回事,不论说什么不会听,其实如果孩子总是这么对待你,而且你说了好多遍孩子都没有听取教训,那我们就可以用用非语言信号,这样会比反复的跟孩子啰嗦更能让孩接受而且变得听话。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非语言信号的意义

要想运用这个技能,就要先了解这个名词的具体意义是什么。非语言信号就是我们不运用经常和孩子交流的语言作为媒介,而是用行为来告诉孩子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等孩子看到我们做的动作时就会知道我们表达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当孩子对你的话语与不敏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用这个方法了,效果或许会比语言更加有力量。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为什么家长要运用这样的方法

为什么我会说行为的力量比语言的力量更大呢,这是因为语言有时候表达的不明确,孩子不能理解和接受,但是一些特定的动作,孩子会清楚的理解并且接受。

1.情感表达更明显

首先就是因为孩子理解能力并没有大人的好,储备的知识也没有大人的多,所以有时候大人说出一些词语句子觉得没有什么,但是却孩子根本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反倒通过一些特定的动作来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孩子是能清楚的感受到的。比如孩子在伤心难过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在语言上安慰孩子,但孩子可能感受不到父母内心百分之百的真实情感。如果通过拥抱或者亲吻来安慰孩子,孩子可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2.相处环境更融洽

语言是带有很多个人情感色彩的,孩子在听到父母跟他说的话时,自然能够敏感的感觉出父母的情感,所以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因为顾及到父母的感受而说不出自己的真实态度。反而运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时候,孩子更能体会到这种融洽的环境,所以更能轻松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父母也能更加的了解自己孩子,比如在孩子取得了一个重大进步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击掌,孩子就能清楚的知道父母在表扬自己,也能体会到那种愉快的氛围。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怎么运用行为动作表达自己

既然非语言那么有用,我们平时的家庭中应该如何运用这项技能呢?

1.选择对的时间

首先就是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了,这个时间最好是在你和孩子都很高兴的时候提出这个非语言沟通,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开心,所以更能接受你提出来的新鲜事物。而你自己因为心情好所以更有耐心的对孩子讲解,不会因为孩子的不理解和一时的不接受而对孩子发脾气。

这本来就是改善你和孩子交流问题的方法,如果不能选择一个愉快的时间就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没有办法,又何谈改善呢?所以家长要选对正确的时间来促成非语言信号的运用。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2.控制好个人情绪

其次就是家长不要随便发脾气了,因为运用这样动作行为语言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平静的环境。所以家长如果不能好好的,一直用平静的态度和孩子交流,这种行为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时候情绪激动就会有夸张的动作,不仅不能教育孩子,反倒会让孩子更加害怕。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要和一起协商着来,孩子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不要先想着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平等的和孩子交流,不然孩子只会觉得这是你强加给他的事情,不是亲子之间沟通的方法。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接受你提出来的沟通方法或者不当一回事的时候,就先想着发脾气,孩子怎么可能会听一个脾气特别不好的家长说的话呢,即使听了也是短暂的屈服而已,也不会想着通过沟通的方式和家长亲近起来,最后只会让孩子越躲越远,你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3.和孩子多演练几次

最后就是要多和孩子练习了,因为这并不是寻常的沟通方式,是独属于你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孩子一时之间可能会忘记或者接受不了,所以家长就要和孩子多练习练习,让孩子习惯这种方式,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他们的接受速度会更加的慢,所以家长要有耐心,平时碰到合适的机会就多和孩子练习,孩子习惯了自然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起来。

比如和让孩子商量好,自己举手的动作就是要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杂物,自己眨眼的动作就是要孩子安静不要打扰到自己等等,同时家长也要记住孩子的行为动作代表的意义以及双方没有完成要有什么惩罚,这些都能更好的促进父母子女之间的行为沟通。

孩子总将你的话当耳旁风,父母学用

大家和孩子的交流是家庭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家长和孩子多交流才能知道孩子目前是什么样子,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所以家长要选择有用的沟通方式,如果在语言上已经对孩子产生不了约束,那就来试试文章中提到的这个方法吧,或许会改善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信号   父母   语言   孩子   可能会   话语   邻居   大人   想法   家长   意义   力量   动作   方式   时间   方法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