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位居全球第一,超16%的学生都有轻生念头。

最近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45岁中年男人潜入“平均年龄15岁的QQ群”,开导寻死青少年。

45岁中年男人徐世海悄无声息混进了平均年龄只有15岁的QQ群,在这里他努力伪装成一个与其他人同龄的孩子,努力理解他们的世界,主动倾听孩子们的心事。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如果发现有人有轻生、负面的发言,徐世海会努力与他取得联系,想尽一切办法开导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在去年忽视失去了17岁的大儿子。

因为忽视,徐世海在2020年失去了他的大儿子,在亲戚的印象中,徐世海的大儿子非常乐观开朗,会主动帮助别人,很懂得照顾他人情绪,身边朋友也很多。

怎么也想不到,原本性格开朗的孩子会突然选择自杀,可当徐世海潜入QQ群后才发现,没有一个孩子是真正轻松开心的。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在这个群里,会有很多人突然抑郁,然后传递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想改变人生,只能重来”等等。

和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在了解这些事之前,徐世海也认为自己的儿子很幸福,毕竟他衣食无忧,生在这样无忧无虑的时代,应该没有什么烦心事。

可事实上,时代不同,青少年面对的问题也不同,如果家长无法感同身受,或者及时开导,就容易发生悲剧。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为什么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与日俱增?

据调查,我国每年平均有10万青少年自杀,这就意味着每两分钟就有2人失去生命,6人自杀未遂。

这项数据无疑是让人心酸且痛心的,但也有网友表示,现在的孩子就是生活太好,无病呻吟习惯了。但这是这样吗?其实不是的,这样说未免太冷血。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作为我国知名职业培训专家,职业教育学者谭一平,关于我国青少年自杀率越来越高曾发表相关看法,他认为:

“虽然如今青少年没有生活压力,但生活非常无趣,他们的感受也出奇一致,压力大、厌学、焦虑、抑郁,乃至轻生,都会发生。”

家长给予的学业压力,校园中的各种冷暴力,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现在的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但他们真的非常累。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徐世海经历的QQ群,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小学生会相约自杀,原因无非也是学习、家庭和老师。

不得不说,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严重低估,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孩子只是为了逃学找借口,就是无病呻吟。

有些家长只有在孩子发生意外之后才后悔莫及,才重视心理医生当时给的建议,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父母和学生自身都要努力

父母应该怎么做?

作为孩子的父母,不只有养育他们的义务,也有保护他们的义务,现如今孩子们的压力非常大,就算做不到换位思考,也不要给他们太多压力。

前不久热播剧《小舍得》的田雨岚,就是非常负面的代表父母,因为自己过于焦虑,导致儿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人格分裂迹象。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幸运的是,她能悬崖勒马,能意识到自己这些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及时调整自己,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所以,作为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的生命里也不只有学习和成绩,他们应该有美好的生活和童年,物极必反,请适可而止。

学生自身需要如何调整?

首先不要接触负面过多的同学和朋友,情绪是会传染的,它会让原本乐观开心的人变得同样抑郁不满。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如果身边都是情绪负面的朋友,自己一定会被感染,所以,逃离不健康的社交圈,是学生党首先需要做的事。

另外,学生党需要正确认识死亡,死亡背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你无法承担的,要多替父母考虑,有心事要多与父母沟通。

父母是世界上永远不会背叛你的人,他们任何时候都是你最亲近的人,有问题尽可能找他们解决,千万不要自己憋在心里。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却被网友吐槽无病呻吟,太冷血?

写在最后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与日俱增,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没有家长不喜欢孩子,不爱孩子,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要有个度,生活中千万别忽视孩子的求救,不然后悔莫及。

今日话题:大家是如何看待中国青少年对死亡的态度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与日俱增   中国青少年   大儿子   后悔莫及   无病呻吟   负面   抑郁   青少年   情绪   平均   家长   父母   压力   努力   孩子   网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