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校外培训机构终于停业,教育问题终于能回归校园。

其实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为学生减负而努力,学校提前放学,减少家庭作业,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轻松一些。

可提前放学、减少家庭作业,学生们的父母可没觉得放松,反而又将其视为另一种压力,因为想提升成绩,好像就只有报班这一种方法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补课班彻底成为历史

我国的补课问题由来已久,好像每个学生都要有两个补课班的“指标”,比如英语和数学,或物理和英语等等。

尤其是进入初中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要接受超前教育,也就是还没上初中就要接受初中课程。

这种超前教育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各种学科类补习班在近些年由于雨后春笋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如今,双减政策的下发让所有学科类补习班彻底变成历史,很多校外培训机构几乎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因为培训学校只能将学科类培训登记为非盈利性质,而且所有周末和节假日都不能组织培训。

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想在校外补习数学、语文、英语甚至是历史和政治,几乎没可能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生存危机才刚刚开始。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培训机构凉了,学生还怎么考大学?

任何政策的改革前期都是艰难的,学生不能补课,现阶段肯定感觉很轻松,但如果成绩受到影响,同样也会影响最终成绩,影响考大学。

事实上,学科类补习班在提升成绩这方面确实有一定效果,学生在校园学习相对容易很多,如今彻底取消,学生没有补课班的加持,就只能将学习重心放在校园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前不久谢娜侄子考上清华的新闻备受关注,在很多人只看到“明星亲戚”的同时,有人发现这个“学霸侄子”竟没上过补课班。

学霸不上补课班却能考清华,普通学生几乎天天补课却依然碌碌无为,这显然与中国父母的期待大相径庭,好像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学生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学校性质

大家都知道,我国各阶段的学校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公立学校,由国家及各省市教育部承办,另一种是私立学校,主要由私人负责管理。

看似都在教书育人,但实际性质有很大区别,近期可见端倪: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区别一:私立学校更看重升学率

简单说,私立学校没有公立学校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它需要更好的成绩和升学率吸引更多优质的学生,比如:

学校能实现100%升学率的时候,生源会越来越好,学生质量自然水涨船高;

教师资源愈加优质时,因为学生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不用补课也能考出好成绩,毕竟私立学校目的就是升学率,只有投其所好,家长才愿意将孩子送来。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而公立学校因为要落实各种为学生减负的政策,为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做铺垫,生源多半会分出三六九等,毕竟公办学校肩上的责任更重大。

区别二:公立学校更看重教育减负

教育减负是所有学校都应该做的,但相比之下,一定是公立学校更加积极响应,不给学生施加压力,时刻注意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一系列看似减压的操作实际都会影响学生成绩。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而私立学校一般需要住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更大,就比如衡水中学的学习模式,这里的学生几乎不用补课,大家靠的就是自觉性和努力程度。

在人人都努力学习的氛围下,差生也会变得十分积极,于是,私立学校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考上高中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些学生就是未来高考最有竞争力的一群人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笔者认为

虽说当下的教育环境是“努力为学生减负,缓解内卷带来的压迫感”,但只要中考和高考还在,学生、家长和学校就逃不开“分数论”的教育模式

想真正做到减负,不应该只是取消校外补课班这么简单,要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手抓,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距变大,近期可见端倪

虽说让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很不现实,但至少各类学校提供的教育模式应大致相同,只有让教育环境处于良性竞争之中,才能保证未来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达到最佳状态。

今日话题:

双减政策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私立学校   政策   学校   升学率   作业   清华   补习班   英语   端倪   校外   学科   差距   性质   区别   近期   初中   成绩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