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高中学习的紧张程度不同,为了稳定并继续提高成绩,有些家长会让子女去住校,因为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同学们在一起也能增加学习氛围

不过,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学生脱离父母管教,更没自觉性,高中学习本身需要较强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去住校,反倒会让他们变得懒散松懈,肯定会影响成绩。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高考结束后才发现,高中住校与不住校区别很大

一名刚刚结束高考的高三学长,对住校这个问题非常有发言权,由于家长工作原因,这位学长从初中就开始住校了。

学长认为,高中住校与初中住校有很大区别,初中阶段学习相对简单,空闲时间更多,身边很多同学因为自律性差,经常发生意外。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老师找过家长很多次,希望能将这些同学接回家,但他们的家长不同意,最后老师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学生自甘堕落

虽然说老师应该对学生负责,但如果家长都已经放弃了,无论老师怎么用心,都达不到父母教育的效果,初中住校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进入高中后,寝室环境有很大改善,周围同学几乎都在忙于学习,学习氛围非常好,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很努力。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而且因为节省上下学路上的时间,同时还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住校的同学们成绩相差不大,还都是班级前几名。

这位学长后来总结:

虽然我们寝室可能是个例,但高中住校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一起进步,身边人会催着你更加努力,在这种共同努力的氛围下,我们都考上了喜欢的大学。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高中住校因人而异,但这些好处不能忽视

首先,高中住校能锻炼自理能力

住校就意味着脱离家庭,脱离父母,在没有父母的帮衬下自己生活,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而住校的意义就在于锻炼学生们自行解决麻烦的能力,这对将来上大学也是有帮助的,毕竟每个人都要独立面对世界,要有自立、自律等独立意识。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一般来说,高中生的身心发育已大致成熟,可以独立面对很多事,住校能让优秀的人变得更加优秀,普通学生也会逐渐产生自律意识。

其次,高中住校能感受学习氛围

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氛围也很重要,衡水中学之所以能培养学霸,就是因为这里有严格的规定。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学生需要在固定时间完成固定事宜,错过了没人会等,每个人都是十分忙碌的样子,学习氛围爆棚

有些毕业生接受采访时说到:“在衡水感觉每天都很忙,什么事都要跑着做,感觉一会不学就会被人超越。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笔者认为

高中是所有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事都能成为学习的阻力和干扰项,如果能稳定心思在学习这件事上,肯定能提升成绩。

虽说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住校,但对于自控力强、目的性强的学生来说,高中住校是有好处的,毕竟身边同学都在学习,自己一定会受到积极影响。

不过,任何事都是因人而异,如果性格不适合住校,家长强行决定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倒不如回家有家长看管更有效。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有以下情况的学生不建议住校

自律性很差的学生

一般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非常强的自律能力,如果管不住自己,一会看手机一会玩游戏,肯定不适合没人管的学习环境。

一个寝室再严格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尤其是那种不学习还影响其他同学的人,真心不建议住校,别打扰其他人。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适应能力差的学生

因为是离家住校,每个同学都要一段时间适应陌生环境,有些人适应能力强,很快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但有些人就不能。

如果短时间内难接受新环境,可能造成身心上的不良反应,所以与其强行接受陌生的学习氛围,倒不如回家继续一个人。

高考结束才知道,高中三年“住校”和“不住校”区别很大,别选错

家离学校很近的学生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家在学校旁边,这样既能节省上下学时间,又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能回家住,尽量不考虑住校,毕竟家里很多条件在学校是无法满足的。

结语

高中住校与否,学生应以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住校对自身要求肯定更高一些。

如果感觉住校对提升成绩有帮助,就选择住校,如果没有,倒不如回家学习,这样身心能更放松些,高中很重要,大家可别选错了。

今日话题:

高中时期,你会选择回家还是住校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衡水   高中   自律性   学长   身心   氛围   很大   区别   家长   父母   初中   成绩   同学   结束   老师   环境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