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大家好,我是沈奕斐。

最近有很多的朋友私信我,希望我谈谈乃万事件,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性别对立的话题,希望我这个时候一定要说话。

可是我看了半天的乃万的事件,真的不知道怎么说。

事情经过是一个叫乃万的歌手,在音乐节上发表了一个言论:

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结果就这一段遭到了各种的攻击和支持,然后有各种不同方向的讨论,以至于这个事情越来越走向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


很多网友给我发私信说“沈老师一定要看一看”,我就想:这东西有什么好说的呢?


她提出了一个观点,然后反对的人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说:你以为男孩子都这样吗?我们女孩子才是最辛苦的。


我们女孩是怎么辛苦的,这又是另外一个观点。这些观点在不断地互相指责,可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不同的观点而已

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我有的时候看到我老爸每天接送孩子特别辛苦,我就觉得:哇,男人真的好不容易啊。但我看到我妈又在家里做活,我就会说:好像我妈更辛苦一点点。你要知道这些都是观点。


然后我看到我儿子,我会觉得我儿子真的好可爱,跟他聊天真的好有意思。可是我每次陪伴我儿子做作业,我会就很火大:你看男人就是这么不靠谱,做点作业就不能像姐姐那么学习吗?


我会有很多这样的想法,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我的感受和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没有办法做到非常完整的阐述,说部分男人怎么样,部分女人怎么样,这些都是观点。


如果我告诉你,我觉得男人真的很辛苦,我脑海里呈现的可能是我爸爸的形象。


如果你说,男人有什么辛苦的,当然是女人更辛苦了,你脑海里可能呈现的是妈妈的形象,可是这两者都没有问题。

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如果我们要讨论男女两性到底谁更辛苦,谁更值得梦想,谁更坚持自我,咱们得拿事实说话。在哪一块领域,到底出现什么问题?


比如说是不是买房买车就不是男孩子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是有这个理想的,至于这是不是女性强迫的,你也得拿出事实来。


我们能讨论的是对于这些事实本身的讨论,所以我从不支持没有事实支持的观点,我所支持的观点一般都是要有事实支持的。


每个人的事实可能不一样,但是如果我要去讨论这个话题,我要告诉大家观点,我也是要拿出事实来,我们才能来讨论。


为什么性别讨论常常走向对立?


我觉得像乃万事件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性别讨论议题,大家在性别讨论里面为什么经常会走向对立,让我们觉得很不舒服?


因为我发现大量的性别讨论都停留在口号和观点,而当我们喊口号和观点的时候,它其实是没有对错的,它讨论不出一个结果来。


我们社会性别的目的不是说用一种观点去压过另外一种观点,你这种观点是错的,只有我这种观点是对的。


恰恰相反,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不是变成“我认为正确的声音一定要压倒你的那个观点”,也不是说“我一定是正确的,你一定是错误的,虽然我们都不谈事实,就谈观点本身”。


我觉得这其实特别没有价值,这种讨论对性别本身平等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一定要回到具体的事实里面。


如果这个人讲了这段话,TA提供了事实,我们才值得去讨论TA的事实对不对。如果TA连事实都没有提供,你就直接忽略TA就好了,有什么好讨论的。


我们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容忍这种差异,而不是变成我是正确的。


因为我有性别意识,因为我有女性意识,所以我都是正确的,你们只要为男人说话,你们就是错误的,我觉得这种性别意识恰恰不是我们社会性别或者女性主义所要倡导的东西。


区分事实、观点、情绪


我之前一直跟大家说,如果我们要讨论公共事件,一定要区分事实、观点和情绪三个概念。


什么是事实?事实是可以被证伪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发生什么事,它可以被证明,发生过或没发生过。


观点是什么?观点是我个人的偏好。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观点其实没有对错。


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事实和观点


而情绪是什么?情绪连证明都不用。我觉得自己好痛苦,觉得自己好惋惜,这是我自己的感受,连证明都无需证明。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去讨论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观点,而不是说你的观点让我情绪不好了,让我不舒服了,让我愤怒了,我就要去反击他,这其实是不对的。


我经常鼓励大家要积极地发声,但是这个发声要依据事实,而不是依据你的情绪感受。如果你单纯地依据你的情绪去发声,你要非常小心,因为这很容易被反噬。


在私人的亲密关系中该怎么做


不仅在公共领域是这样的,其实在私人的亲密关系里也是这样子的,我身边经常有朋友分手了以后向我来咨询。


我就发现他们很多时候分手,仅仅是因为对方某个观点跟TA截然不同,就觉得对方怎么可以这么想,就决定要分手。


甚至有我学生说:“我上了说了性别意识课以后,发现男生都没有性别意识,那我怎么跟他谈恋爱?”


我就说:“等等,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所谓的观点全部一样才能谈呢?你难道不应该先看看他的行为吗?”


行为才是重要的,有的人话说得很好,不见得做得很好。我们观点有争执是可以搁置的,但这个人对你好不好,那些事实才是更重要的。


听过我跟我先生播客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经常有各种观点是不一致的,我们对事情的理解也不一致,这其实是可以搁置的,因为从事实上我看到了他很多做的很好的地方,这个才是对我有意义的。

为什么我不想讨论乃万事件?为什么一谈性别就吵架?

所以不是说我性别意识很强,我有很好的性别意识,我就一定要求对方也有性别意识才能跟我对话。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性别意识很强,所以我才能理解你,原来你的想法背后有这样的原因,你的生长环境让你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能接受这种差异。


我觉得我们学性别都是在学会理解差异,包括学《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以及《在2021聊性别》,你会发现我鼓励的都是怎么打开自己,怎么能更好的容忍差异。


因为当你能更好地容忍别人的差异,不再像刺猬一样去刺激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好。


从我们学者来讲,我们会有的时候比较的挑剔,这个有问题,我们要拿出来讲,我们对公共机构会有一定的要求。


但在私人领域,我们要时时刻刻牢记我们不见得一直是正确的,我们的观点只是我们的观点。别人也有权利拥有跟你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不见得是种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性别   事件   目的   对立   差异   辛苦   情绪   事实   想法   私人   观点   意识   事情   正确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