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相信常常在网上看育儿知识的家长,对于“延迟满足”4个字不会感到陌生。


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追求更远的目标,会克制暂时的欲望,放弃眼前的小诱惑、小享受,这种行为称为延迟满足。


表现在孩子身上也很好理解:

比如为了明天能按时交作业,今晚就要好好完成,拒绝电视节目的诱惑;

再比如为了长身体,就要多运动按时吃饭,不能贪图零食饮料等等。


但是延迟满足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把控的严格一些,生怕伤害到孩子的情绪,可要是都顺着,又怕养成越来越没有耐心和自控力的孩子。


延迟满足到底和什么有关?具体要怎么操作?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和大脑神经机制2个角度,给大家做个专业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 什么叫做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追溯这个词语的来源,就要讲到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美国斯坦福的一个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分别找了很多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他们面前放了一些糖果,并且明确的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够坚持不吃这些糖果的话,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糖果。


一些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愿意去等待,但是一些缺乏耐心忍耐不住的孩子没过多久,就忍不住吃了一颗糖。


科学家经过十几年的跟踪观察得到结论,那就是那是为了获得更多糖果,而等待更久的孩子,他们往往比那些缺乏孩子的人更加容易成功。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他们获得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那么延迟满足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哪些方面会受到影响?


01 情绪

延迟满足能力差的孩子容易形成急躁的性格,比如有位家长就曾在咨询的时候说:“儿子总是觉得简单的题目没必要做,碰到难的题又很喜欢发脾气,嚷嚷着不会做、烦死了......为了让他好好写作业每次我们都要开导小半天,真的心累!”


同样的,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认为在物质上和一些小事情上没必要为难孩子,可这样孩子就无法拥有自我价值感,没有办法去体会自己争取东西的快乐,等遇到父母无法代劳和解决的问题(如学习)时,就会情绪失控,消极对抗。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02 注意力

延迟满足能力薄弱、自控力差的孩子,他们很难在一件事情上面保持精神的集中,他们很有可能一件事情没有做完之后马上就会被另一件事情所吸引。


可以说自控力和注意力是相辅相成的。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对于延迟满足,网上讨论的更多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今天我们就要从神经机制的角度给大家分享:哪些脑区控制着延迟满足这种行为。


也希望这份科学知识分享,能带给家长更多的启发,帮助孩子更好的提升自控力。


★ 啮齿类的延迟满足实验


科学家通常会给老鼠两类选择,一类选择对应即时的小奖励,而另一类选择对应延迟的大奖励。


正常的老鼠,会在脑子里根据延迟时间把奖励打个折扣:延迟越小,奖励的折扣越微小;相反,延迟越长,奖励的折扣越厉害。大奖励的延迟时间越长,老鼠选择延迟满足的概率就越小。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有了这一行为范式,科学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损毁或抑制某些脑区,看看老鼠的行为会不会变化。


伏隔核核心

伏隔核依据细胞分子的不同特点,以及和大脑其他部位的投射连接的不同,可以在空间上分为两部分:核心和外壳。外壳位于核心外侧。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科学家发现,如果损毁伏隔核的核心部位,老鼠会变得更加偏爱即时的小奖励,选择延迟满足的概率减少。或者说,老鼠的行为变得更加冲动,急不可待。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伏隔核核心损毁后,大鼠更加偏爱即时的小奖励,选择延迟满足的概率减少(圆点曲线)


背外侧杏仁核

杏仁核(Amygdala)位于大脑底部,颞叶内侧,在记忆、抉择和情绪反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发现,损毁背侧杏仁核,效果跟损毁伏隔核核心一样,大鼠会偏爱即时小奖励。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 人类实验


科学家同样在人类被试上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同时,用功能核磁共振脑成像观测了各个脑区的活跃程度。


口渴的人类被试需要在立即可得的少量水和延迟的大量水之间做选择。科学家发现了人脑内存在两套脑系统,分别对两种选择敏感。


内侧眶额叶和伏隔核活跃,而外侧眶额叶和后顶叶沉默时,人类被试者会选择即时的小奖励,行为较为冲动。


相反,当外侧眶额叶和后顶叶活跃,内侧眶额叶和伏隔核沉默时,人类被试会选择延迟的大奖励,行为较为理智。


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自控


考虑到爸妈们的需求,这一次我们找到了拥有12年注意力训练经验的专家老师合作:

针对孩子最常见的学习问题:上课分心走神、写作业拖拉、多动冲动等,特别开授了为期7天的注意力训练营(针对3-12岁孩子),帮助孩子提升读写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每天15分钟,让孩子在家轻松提升注意力,让家长也能掌握一整套正确的教育思维模式,轻松学会提升亲子关系的方法和窍门。

无论您家孩子现处什么学习阶段

都能通过专业注意力测评报告

制定个性化提升训练

有效提升孩子优秀学习力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咨询,可通过私信或者留言7天注意力训练了解训练详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顶叶   额叶   能力   杏仁   自控   概率   糖果   注意力   科学家   老鼠   情绪   家长   核心   人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