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家庭教育加油站#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老虎来喝下午茶》是英国著名图画书作家朱迪斯•克尔的作品。她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中《老虎来喝下午茶》和小猫莫格系列享誉世界。

为什么选一只花斑大老虎当故事主角,而且还塑造成憨态可掬的形象?

朱迪斯奶奶在采访时曾说道:“这是我女儿快三岁的时候,我给她编的一个睡前故事。”

朱迪斯奶奶的女儿塔西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看大老虎,只要一有时间就不停地央求妈妈:“讲讲老虎吧(Talk the tiger)!”

朱迪斯奶奶和每个妈妈一样,带着满满的童心和爱意一遍一遍地给女儿讲自己编的老虎故事。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1968年,朱迪斯奶奶和女儿把经常讲述的老虎故事整理成一个绘本故事,出版了《老虎来喝下午茶》。

这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小女孩叫索菲。

有一天,她正和妈妈在厨房里喝下午茶。

突然,门铃响了。

妈妈说:“会是谁呢?”

索菲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毛茸茸的花斑大老虎!它说饿坏了,好想一起喝下午茶……

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故事,一经出版就受到家长尤其是小朋友的喜爱和追捧。这么多年来,这个经典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褪色,而是不断被改编成儿童戏剧、动画片,成为世界级的经典作品。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是森林之王,是威风凛凛、杀伐果断的狠角色。但是孩子们对老虎的好奇和崇拜源源不断。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它为什么不能成为我的朋友、我的坐骑呢?孩子们经常会那么想 。当他们听到可以邀请老虎来喝下午茶的故事,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描绘的。而老虎喝下午茶的样子,的确是迎合他们的想象,又超越他们的想象。

朱迪斯奶奶在采访里说:“故事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写出来的,每一笔画都是我带着对女儿的爱画出来的。”

创作来源于生活。

据说90余岁高龄的朱迪斯奶奶还是喜欢和女儿一起去动物园看那些迷人的大老虎,重温当时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而甜蜜的回忆。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老虎来喝下午茶》包涵了太多的爱:朱迪斯奶奶对女儿的母女之爱、人类对动物的包容之爱、分享之爱等等。

但是故事中最让我和孩子记忆深刻的,却是小女孩索菲跟老虎分享下午茶的那份快乐。即便老虎把下午茶糕点都吃光了,把橱柜冰箱的东西都吃光了,甚至把水龙头的水都喝光了,索菲还是心怀喜悦的。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这份快乐对我们日常的“物权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我们常常告诉孩子,你的东西你有权利决定分不分享。这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常常忘记了一个补充,那就是分享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只有自己乐意分享,并且感受到接受人的快乐时,我们才能深刻体验到。

瑞典斯德哥尔摩有一项长期研究,研究者从孩子出生,一直追踪到他们40岁,发现好运的孩子最重要的指标是从小“被喜欢”,这些孩子拥有的共同特征之一是“能与人合作、乐于助人和懂分享”

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在研究“给予”与“索取”时,曾坦言:只会利人不会利己的人,常常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懂得分享,既会利人又会利己的人,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才是正确人生之道。

可见,懂得分享的孩子拥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是孩子不断收获好运的秘诀。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那么,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呢?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教孩子分享,先教会他们拒绝分享。

在孩子能区分“你的”和“我的”是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你的,属于你的东西你有不分享的权利。

比如孩子的玩具,不经过他的同意,不允许他人抢占玩具;孩子的食物和衣裳,也不能随意开玩笑说送给别人。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我们告诉他们属于他的东西可以不分享 ,是教会他分享的基础。如果一味强迫他分享他的东西,他会理解为:

1、原来分享是不开心的事情;

2、原来分享意味着我要失去我心爱的东西;

3、原来分享不是由我决定的,人们可以通过抢夺获得自己想要的。

这样他会失去安全感,会担心自己的东西随时被他人夺走,从而学不会分享。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在图书馆里,有一个妈妈给两岁的孩子讲《老虎来喝下午茶》。她讲完后问孩子,你愿意和老虎分享你的蛋糕吗?孩子说我不愿意。这位妈妈一听就生气了,她说故事中的索菲就愿意,她分享了所有的食物给老虎。

孩子嘟着嘴,神情委屈。

其实,我们问孩子愿不愿意分享,却不允许他们不分享,这样做不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而是告诉他一定要分享。这样,孩子会为了讨大人欢心说愿意分享,却不是真的愿意分享。

第二阶段,我们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但是给他示范分享的乐趣。

《老虎来喝下午茶》里,妈妈先分享自己做的三明治给老虎。索菲看到妈妈分享,便跟着分享自己做的小圆饼给老虎。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老虎离开后第二天,索菲妈妈带索菲去超市,还买了一大罐老虎粮给老虎。她们都期待老虎再次到来。可惜老虎却再也没有来过。

索菲妈妈对老虎的慷慨,是一个很棒的示范。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我们常常口头教育孩子要分享,但是他们往往体会不到“把自己东西给了别人会有什么乐趣”?当他们亲眼看到父母和长辈的示范,感受他们分享的乐趣时,他们会明白分享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第三阶段,孩子无论分不分享,尊重他的选择,直到他真心愿意分享。

我之前看到一本关于分享的教育书籍,作者不建议让孩子什么都分享,而是恰恰相反,如果有好朋友来玩,他们会让孩子把不愿分享的东西先收起来,以免发生争执。

孩子没有收起来的东西,意味着孩子自愿分享的。

这样做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把分享的权利交给孩子,也不会产生尴尬的场面。孩子非常有安全感,他们知道自己心爱的东西不会随时有失去的危险。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孩子的“真心自愿”,是需要父母守护的。

正如《老虎来喝下午茶》的索菲,她心甘情愿分享食物给老虎,就会从中体验到一种类似满足感的快乐。

有一次,我女儿抽奖抽到两个玩偶,我侄子却一个也没抽到。我希望女儿分享一个给侄子,女儿却完全不愿意。我只好尊重女儿的想法。但是不一会儿,他们玩得很开心,女儿自发地从书包掏出一只玩偶送给侄子,当听到侄子兴奋地说谢谢的时候,女儿脸上的笑容是灿烂明媚的。

因此,分享带给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是满足别人的那份开心。而这份开心,只有在孩子是自愿分享时才能体会到。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这个故事是朱迪斯奶奶当全职妈妈的时候,在家产生的灵感。她回忆那时候的生活有些无聊,期盼有人来家里和她和两个孩子一起聊聊。她在给孩子讲老虎故事的时候,思索着为什么不让老虎来家里呢?她这有趣的念头让一家人都颇为激动。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老虎来喝下午茶》让孩子看到了分享的乐趣,父母可以问孩子:

下午茶是谁的?

(划分物权)

为什么索菲和妈妈愿意分享下午茶?(探讨分享的原因)

索菲和妈妈分享后快乐吗?

(体验分享后的感受)

假如你是索菲,有什么是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的?

(了解孩子不愿分享的范围)

这些问题,会把孩子内心的疑惑展现出来、解答出来,让他们自己解答自己的疑问。

同时,我们也可以听一听,每个孩子心中独特的《老虎来喝下午茶》的故事,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但肯定是美好又纯真的。


为何请老虎喝下午茶那么开心?心理学家:孩子适度分享更有价值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老虎   花斑   下午   孩子   经典作品   侄子   心理学家   奶奶   乐趣   权利   女儿   父母   东西   妈妈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