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游戏叫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过家家

区域活动课上,娃娃家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他们唱着童谣“我来做爸爸呀,你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玩,来玩过家家,洗米,洗菜,做菜,放盐,我们一起来玩过呀过家家”。

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又投入,我不禁也想起自己童年。相信过家家存在于每个人的童年。

有一种游戏叫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过家家

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玩过家家?

1.还原现实生活,模仿大人过日子

在过家家里孩子们喜欢模仿大人,还原现实生活。

比如孩子们会一起体验一家人在一起做饭菜,一起吃饭,一起去逛公园,去动物园,孩子们在还原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模仿着大人的语气,动作,懂得每个角色担当的责任。

过家家游戏场景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信手拈来,孩子们在游戏里充当大人的角色,如同获取了和大人一样的权利,演绎大人的生活。

2.角色扮演,满足做小大人的愿望

孩子们玩过家家总是喜欢说今天我是爸爸,你是妈妈,你是宝宝,我们是一家人哦,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宝宝。

当然,除了家庭人物的扮演,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如老师、医生、消防员、工程师等。

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满足了做小大人的愿望,从两岁开始,很多孩子就很渴望自己是大人,那样就可以做好多好玩的事,同时也是宣告:“我长大啦,妈妈你不要管我那么宽啦”。

3.有趣好玩,场景丰富

没有孩子不喜欢过家家,因为它真的特别有趣和好玩。

孩子们设定场景和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在这个游戏里每个人都是主角,不会忽略谁,所以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会觉得很投入很好玩。

再加上丰富的场景设置,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一起设想场景,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达不到的需求,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

有一种游戏叫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过家家

过家家这个游戏不仅孩子爱玩,很多聪明的家长也特别爱给孩子玩,他们会特意在家为孩子布置娃娃家,给孩子一片天地,让他快乐成长。

曾经有个案例,有个宝宝和家长一起去公园时走散了。

出乎意料,他没有哭闹也没有着急,而是很从容地往人流多的方向走去,顺着指示牌找到了公园的服务中心。他清楚告诉服务中心的阿姨他和爸爸妈妈走散的地点、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最后通过广播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阿姨问他你跟爸爸妈妈走散了不害怕吗?宝贝说不怕呀,爸爸和我在家玩过迷路走散的游戏,爸爸做宝宝的时候就是这样找到我的。

看!日常的一个过家家的游戏,在关键时刻帮助宝贝找到家长。

有一种游戏叫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过家家

过家家对于孩子有什么帮助?

“假装游戏并非是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参与,是孩子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很多跟踪调查表明,爱玩过家家的孩子和不爱玩过家家的孩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爱玩过家家的孩子他的心理素质会更高,反向推理能力更强,面对很多突如而来的事情能快速做出反应和措施。

过家家是一个非常传统和典型的游戏,适合于每个小朋友,很多宝宝从会说话开始父母就开始和她玩简单的过家家游戏,到了三四岁他自己就已经能完全支撑起一个游戏,所以说过家家是综合能力培养的游戏。

有一种游戏叫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过家家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跟宝宝玩,那就一起来看看过家家玩法吧!

  1. 布置过家家场地:平时宝宝的儿童房,或者家里的游戏区都可以
  2. 场景设定,确定过家家的场景,比如家庭、商场,动物园或其他,让宝宝根据场景进行故事的设计
  3. 角色设定,在特定的场景里设定角色,比如在家里扮演家庭游戏,那么就可以设定爸爸、妈妈、宝宝三个以上的角色,在这三个角色里孩子们自由发挥要玩什么,发生什么故事。
  4. 道具准备,根据场景设定和角色设定准备道具,比如扮演一家人的角色,就可以准备洗菜做饭,锅碗瓢盆,衣服等,都可以直接在生活获取。

一切准备就绪,便可以把过家家的游戏玩起来。

注意:游戏中不要把大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

他们可以不按特地的方式来进行他们的游戏,因为孩子的游戏就交给孩子,记得在陪玩的过程中你也只是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过家家   游戏   角色扮演   场景   大人   家人   好玩   角色   爸爸   家长   能力   妈妈   宝宝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