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一样的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为人类的行为找个源头


关注不一样的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为人类的行为找个源头

进化过程

为何女性爱财,男性好色,为何女性喜欢逛街,男性喜欢运动?为何外婆格外疼爱外孙?为何重男轻女的思想在男性身上难以消散?种种“为什么”的背后,是人类无法摆脱的与生俱来的动物性。在本讲中,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孙时进结合人类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为中山市民带来了崭新的理论——进化心理学。“人是唯一没有进化完全的动物。”尽管人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但人类的心智会意识到自身局限,从而超越动物性追求神性。


动物性决定了第一行为:男性从山野中走来女性从家庭中走来

说到进化心理学,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在心理学界的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有点陌生。它并非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颠覆,而是部分心理学家试图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类现在的心理要求和生理需要,是进化论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体。进化心理学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还会在现在发挥着影响。

比如说,为什么女性喜欢逛街,她可以逛上好几个钟头,什么都不买,还那么开心。为什么大多数男性热爱运动,空间感很好,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这就要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开始探寻。那时的男人负责狩猎或者捕鱼,他们必须在原始丛林中不断奔跑,追逐猎物,于是练就了结实的体格,同样也培养了他们极好的方向感,迷失在野外是很危险的。而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工作是采集或者织网,不断挑选收集自己需要的东西。

那为何女人爱财,男人好色呢?这就要从生殖繁衍后代来讲。女性一生最多有400多个卵子,而男性一天就有4000万到5000万精子,两者是不相匹配的。女性从怀孕到生产,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男性除了完成最初的受孕,基本不用付出什么。女性从来没有生殖疑虑,孩子是她养育出来的,但是男性却在潜意识里有这种忧虑,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因为他可以随意“签单”。所以外婆比爷爷更疼爱孙子,因为外婆有两次生殖确定,而爷爷则有两次生殖疑虑。

为了让男性不能从家庭这一共同的 “股份公司”中轻易 “撤职”,在原始群居社会,大家需要共同生活抚养着后代,而在现代社会,女性则要结合男性所掌握的资源,比如金钱,让男性在这个“公司”里投入更多的“股份”。这就是“亲本投资理论”。

再比如说,有人对征婚广告进行分析,发现在描述自己和想要找什么样的配偶方面男女有很大差别:女性喜欢把自己描述成相貌姣好的,希望寻找年龄比自己大并且能提供经济保证的男性;而男性比女性更喜欢说自己能提供经济保证,希望寻求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进化心理学对此差别的解释是:一个种族成员总是会选择能成功地繁衍后代并有效地抚育孩子的配偶。这就决定了:女性喜欢那些能够更好地供养自己和孩子的男性,男性则寻找能够为自己生养孩子的女性,而那些拥有明显第二性征——比如胸部发达、曲线优美的女性被认为是生殖能力有保证的。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很反感,浪漫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尽管经过了长久的进化,但人类永远是动物性的,这些早期的行为选择,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超越动物性——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但话说回来,人毕竟是有头脑有感情的动物,当你开始意识到自身这些动物性时,你就能从动物中走出来,不断超越和进化。我非常喜欢顾城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来寻找光明。”人不能总像动物一样活着。像四川地震期间的范跑跑同学,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的动物性告诉他要赶快跑,不顾一切的跑,于是成为全国人民口诛笔伐的对象。比如说我,在看到女儿出世的那一刻时,心里也有一丝遗憾在心头。毕竟儿子比女儿遗传我基因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时过境迁,如今,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每天接送她上学,乐此不疲。我想这就是人超越了原本的动物性,从而不断完善的表现。

与生俱来的东西并非不能改变,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着主观世界。对本性的认识越深刻,越能超越自己,所以我们的生活中,才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生存道德存在。把无意识变成意识,把意识变成行动,敢于承认,勇敢面对,这些是通过人的理智来完成的。比如说,我们从前认为血气方刚的是好男儿,但是如今像谢霆锋这样忍辱负重、大度包容的人也是好男儿。

进化心理学对心灵的理解采取的是“过去式”。换言之,进化心理学关心心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认为所有的“现在”都有一个“曾经”。进化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对心理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有些心理学家甚至断言进化心理学将取代所有的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础。但是也有人说进化心理学也有着严重的缺陷,可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实际上,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却是复杂多变、数不胜数的,进化心理学只是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出口,我们从进化心理学认知到人类的缺陷,而后正视它超越它,才能成长出人类更加完美而高尚的东西。

知识卡片:

进化心理学: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在心理学界的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有点陌生。它并非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颠覆,而是部分心理学家试图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类现在的心理要求和生理需要,是进化论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体。进化心理学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还会在现在发挥着影响。

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5年威尔逊著作《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出版,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热烈支持和社会广大群体的广泛批评。反对意见最大的来自该书的最后一章,威尔逊试图说明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一样,遵从同样的生物法则。但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人类心灵(人文学者和广大人民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与进化论的关系,导致众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一些科学家研究用进化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这门学科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熟,被称为进化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达尔文   心理学   人类   动物性   进化论   心理学家   与生俱来   生物学   源头   属性   男性   动物   孩子   心理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